近两千名观众畅游“博物馆之夜”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牛伟坤 程功 实习生 刘嘉雯

小小讲解员上岗讲科普,科研人员走到台前揭秘策展故事,展厅里上演原创话剧……8月1日,国家自然博物馆开启一年一度的“博物馆之夜”,近两千名观众尽享博物馆奇妙夜。

“大家好,我是小小讲解员丁怡然,今天由我带领大家一起认识古哺乳动物。”18时30分,古哺乳动物展厅门口,10岁的丁怡然眼睛含笑,语气沉稳地向观众打过招呼后,右手向景观箱微微示意,接着说道,“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景观箱里的剑齿虎和大唇犀。景观箱的设计只是为了让大家直观感受动物之美,并不代表里面的动物生活在同一时期。在进化史上,剑齿虎和大唇犀的生存年代、生存地点和环境都不相同……”伴随着她落落大方的讲解,大小观众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徜徉在古哺乳动物的世界里。“今天是我第一次正式上岗。”丁怡然略微紧张的语气里不无骄傲,“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国家自然博物馆,很多外地甚至国外的朋友都会过来参观,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讲给大家听,我觉得特别开心。”

在神奇的非洲展厅,幕后的科研人员走到台前,向观众们揭秘标本背后的故事。“大家知不知道这只鸵鸟是雄性还是雌性?”在鸵鸟标本前,专家卖了个关子。面对不一的答案,他给出了一个小线索,“鸵鸟孵蛋有个特点,晚上由雄鸵鸟孵,白天由雌鸵鸟孵。不过现在是黎明状态,应该属于换岗期。”观众面面相觑,他接着揭秘,“正是因为处于换岗期,狒狒才有了可乘之机,抢走了鸵鸟蛋。”他的语音刚落下,观众们的视线也随之投向鸵鸟前方的狒狒,只见一脸恐惧的狒狒怀抱着鸵鸟蛋,正望向怒目圆睁的鸵鸟,“其实,处于食物链中下端的狒狒不管抢什么食物都很恐惧……”简单的两个标本,专家一口气讲了近十分钟。“很多观众走到这里可能照张相就过去了,其实展览中的每个标本里都有很多丰富的细节。”

今年的“博物馆之夜”不仅知识性强,而且趣味性足。博物馆专门设计了“博物护照”供观众盖章打卡。排在古爬行动物展厅盖章队尾的一位女生满脸兴奋,“我是从山东来的,想趁着暑假到北京的博物馆里多学点儿东西。”在这位女生看来,在博物馆里盖章格外有纪念意义,“回家翻看这些盖章的时候,我也能想起自己在这里参观的经历。”

国家自然博物馆科普教育部副主任金淼介绍,今年的“博物馆之夜”实现了“质”和“量”的双重升级:针对观众不同的休闲体验和学习体验需要,该馆设计了内容丰富的活动内容;活动周期也从往年的一周扩展到8月整月。“我们希望能尽最大的努力,为观众拓展出丰富的活动空间和教育内容,吸引观众走进博物馆,感受博物馆的魅力。”金淼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博物馆   剑齿虎   观众   讲解员   狒狒   哺乳动物   博物   鸵鸟   标本   景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