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活(发散风寒药)

中药处方常见到 “二活”一称,这里是羌活和独活的缩写。抗击新冠的处方之一败毒散,方中用到的君药就是羌活和独活。羌活来源于多年生草本植物羌活是这种植物的干燥根,它在国内大多数地区都有出产,在有些地区人们也把它叫做黑药。

“羌活”一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独活”条下,列为别名。其曰独活“一名羌活”。故在《本经》、《别录》时代,羌活、独活没有分开。《本草经集注》首次从形态上区分羌活、独活,谓“羌活形细而多节,软润,气息极猛烈……独活色微白,形虚大”。至唐代《药性论》才将羌活、独活分列两条。清代《要药分剂》:“以形大有如鬼眼,节疏色黄者为独活。色紫节密,气猛烈者为羌活。并出蜀汉,又云自西羌来者名羌活”。由此可见,羌活之名的由来,与药材产地和形态有关。

中医

中药羌活为伞形科植物羌活或宽叶羌活的干燥根茎及根。主产于四川、甘肃、青海。春、秋两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切片。本品气香,味微苦而辛。以外表皮色棕褐、切面油点多、气味浓者为佳。生用。

中药羌活性味辛、苦,温。归膀胱、肾经。具有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

注意:1)本品辛温香燥之性较烈,阴虚、燥热证忌用。2)用量过大易致呕吐,脾胃虚弱者慎用。

《本草经解要》

气平,味苦甘,无毒。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奔豚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一名独活。

羌活气平,禀天秋燥之金气,入手太阴肺经;味苦甘无毒,得地南方中央火土之味,入手少阴心经、足太阴脾经。气味降多于升,阴也。其主风寒所击金疮止痛者,金疮为风寒所击,则血气壅而不行,其痛更甚矣。羌活苦能泄,甘能和,入肺解风寒,所以风血行而痛止也。奔豚者,肾水之邪,如豚奔突而犯心也,苦可燥湿,甘可伐肾,所以主之。痫者风症也,痉者湿流关节之症也。羌活气平,可以治风,味苦可以燥湿,故止痫痉也。女子疝瘕,多经行后血假风湿而成。羌活平风燥湿,兼之气雄,可以散血也。久服则脾湿散,所以轻身;心血和,所以耐老;皆味甘苦之功也。

制方:

羌活同麦冬、前胡、黄芩、甘草,治太阳疫症。

同白术、苍术、秦艽、生地、苡仁、木瓜、石斛、黄柏,治下部湿热。

同生地、赤芍、甘草、丹皮、石膏,治风热牙疼。

《药品化义》

羌活 属阳中有微阴,体轻而虚,色紫,气香香而雄,味辛苦(云甘,非),性微温,能升能降,力发散,性气重而味轻,入膀胱,小肠,肝,肾四经。

羌活气雄味辛,发汗解表,属足太阳膀胱经药。自头至踵,大无不通,小无不入,透利关节最捷。若多用主散邪,凡风湿寒气,恶寒发热,头疼体痛,以此发泄腠理,为拨乱反正之主。若少用则利窍,凡周身骨节疼痛风热,及中风瘫痪,手足不遂,以此疏通气道,为活血舒经之佐。痘家用之,善能运毒,走表追脓,又消诸毒热痈,解百节疼痛。独活气香而浊,善行血分之邪;羌活气雄而清,善行气分之邪。

现代药理

中药羌活主要含挥发油:α-侧柏烯,α-蒎烯,β-蒎烯等;香豆素类:紫花前胡苷,羌活醇,异欧前胡素,8-甲基异欧前胡素;酚性成分:花椒毒酚。还含脂肪酸、氨基酸、糖类等。

中药羌活有抗炎、镇痛、解热作用,并对皮肤真菌、布氏杆菌有抑制作用。羌活挥发油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心肌缺血和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羌活水溶部分有抗实验性心律失常作用。羌活对小鼠迟发性过敏反应有抑制作用。


时间:202303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羌活   风寒   本草   金疮   燥湿   挥发油   独活   太阴   中药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