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鱼龙混杂、产品货不对板,研学旅行走向何方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你好。

暑期到了,五花八门的研学旅行也随之升温。大漠观星、名校访学、非遗体验……家长们本着“让孩子多见见世面”的想法,把他们送进了各种主题的研学团、夏令营。不久前,我们聊过了《一程山水有弦歌,“研学”需要回归教育的本真》。今天,我们再来聊聊这件事。

名为“参观北大”的研学项目,却不进校园,只安排与校门合影留念;打着“去中科院学科学”旗号的夏令营,其实是去对外运营的中科院植物园游览;还有叫“七日速成珠心算”的研学营,实际就是个暑期补习班……研学机构鱼龙混杂、研学团成旅游团、研学产品货不对板等问题屡见不鲜,相关话题引发广泛关注。研学旅行的问题出在哪,出路又在何方?

研学旅行不是个新现象。此前,我们从研学旅行中挖掘“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中国教育传统,也发现研学旅行正为当今旅游市场培育新的增长点。有关数据显示,2022年研学旅行人数突破600万人次,达到历史新高;研学旅行市场总体规模将超千亿元。可以说,研学旅行需求大、市场广,有广阔发展前景。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挤满了研学团。图片来源:每日人物社

时下,有些研学旅行之所以引发家长的不满,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少商家在推销时虚假宣传,做“一锤子买卖”。研学旅行是一种非标准化服务,不亲身体验,很难探清虚实。只有当孩子背上行囊、亲身参与,才会发现有的研学旅行货不对板、价高质低。更有甚者,还会导致青少年身心健康受损。公众高度关注的背后,是对研学旅行安全性、规范性的担忧。这也为研学旅行行业敲响警钟:粗放经营已不合时宜,唯有精耕细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与其“得过且过”,不如着眼长远、苦练内功,满足人们对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的新需求。

研学何为?教育部等十一部门曾在2016年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研学旅行是一种“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研学旅行,旨在弥补课堂教学中的不足,让学生走进自然与社会、丰富眼界与阅历、收获知识与成长。不同于传统旅游项目,研学旅行的诞生与发展,承载着个体与社会对素质教育的探索期待。

规范研学旅行市场秩序,引导其健康发展,重要而紧迫。此前,江苏、江西等地已经出台相关规范文件,就研学旅行的课程设置、组织实施等设定标准规范。相关部门依据规范,细化监管责任,完善监管机制。只有守住行业的教育本味,才能真正做到寓教于景、寓教于乐、寓教于行。

从素质拓展,到自然教育,再到科技创客,研学内容各有特色,但共性在于:和普通旅行相比,研究性学习门槛更高。一位业内人士曾回忆,他组织的一次研究性学习以烟蒂对环境影响为题。在采样环节,每组学生在一个50米长、1米宽的样方捡烟蒂,一人负责捡,一人负责记录,还有一人拿着尺子测量。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却让孩子们扎实掌握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

成长无捷径,面对“研学热”,还需“冷思考”。一方面,既然报名了研学旅行,就不妨做好让孩子接受挑战、克服困难的心理预期。另一方面,教育和成长无处不在。在老家的田间地头,在郊外的绿水青山,在都市的非遗工坊、红色景点,打破“标配思维”的束缚,让孩子找准一个主题、组织一项活动、研究一个问题,都是有意义、有意思的暑假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研学旅行,最重要的不是外在形式,而在于莫失莫忘“游学博闻”的本意。

这正是:

远游以博闻,研学本艰辛。

产业再升级,不负父母心。

大家晚安!

作者:孟繁哲

来源: 人民日报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粗放经营   大漠   旅行   鱼龙混杂   烟蒂   夏令营   中科院   暑期   研究性学习   此前   走向   机构   市场   产品   何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