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又火了!“切断”世界最长河流,美日媒: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我国在国际上又火了一把!近年来我国以光速不断地发展,不仅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仍旧蒸蒸日上,尤其是在基建方面在国际上属于相当炸裂的存在,各种令西方望而生畏的大工程拔地而起,令所有人震惊不已。

不少国家见识到了我国“基建狂魔”的实力后,在建造工程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我们,并且一个个好评如潮,一下子令中国基建火出了圈

如今我们更是完成了一项多有国家都觉得不可能完成的工程,竟然直接切断了世界上最长的河流,令西方国家目瞪口呆,纷纷直呼:“不可能,肯定不可能!”

那么这项工程到底有多艰难,为何令他们如此惊讶,而我国又攻克了哪些困难,创造了怎样的奇迹?

麦洛维大坝

麦洛维大坝,是由中国承包建成的一座世界上最长的大坝,横切尼罗河,也是非洲最大的水电工程。该水电工程历时五年,2009年建成之后,汩汩的尼罗河水迅速滋润了原本饱受干涸之苦的一百多万亩农田,苏丹人民的生活用水也得到了保障,苏丹也直接成为这一区域发电能力最强的国家。

原本位于尼罗河流域的苏丹应是得天独厚的位置,本应享受着河流资源带来的福利。然而,却因为没有水电站,而反而饱受河水的折磨,时不时会遭遇洪水冲击。

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尼罗河上修筑水坝,从而调节它的水量,以至于雨季不会产生严重的洪涝问题,而到了旱季,由于库区存储有大量的水资源,所以可以保证旱季尼罗河沿岸的农业用水,利于非洲大陆的长期发展。

苏丹政府招标

很早以前,英国殖民者曾想在此地也建一座大坝,以此发展起来。然而,该想法在当时遭到了邻国的强烈反对因为这会触动到他们的利益。因此,可怜的苏丹只能和那点水资源相依为命。

但苏丹全国的收入来源几乎一半是依靠农业收入若农业发展停滞,那么国家也将止步不前。因此,苏丹终于决定要修建自己的大坝。可单靠苏丹本国,还远远达不到独立建立水电站的要求。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国际,他们决定公开招标。

一开始,各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派出考察团声势浩大地前往苏丹,中国也不例外。可一番考察过后,原本炙手可热的项目,一下子变得无人问津

原来,尼罗河十分平缓,如果贸然抬高水位,一不小心河堤被冲溃,就会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而且苏丹气候燥热干燥,温度极高,不仅会让材料水分蒸发,工人的身体也耐不住。再加上交通落后,苏丹政局不稳,一系列难题都让各国企业止望而却步,还发出了人类目前的水平是不可能在此处修建水电站的言论。

但事实证明,中国再一次创造了奇迹。如果按照言论所说,人类目前的水平都无法完成该工程,那中国岂不是突破了这一人类现有水平?这的确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面对一系列困难,我国工程师见招拆招。材料干燥开裂?那我们就现场自己研发混凝土保湿技术;交通运输效率低下?那我们就雇大型运输机,还组建自己的车队运输物资……一连串的问题得到了解决,也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

毕竟从古时候开始,我国先祖们就已经在水利方面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一些著名的水利工程还一直沿用至今。

例如灵渠,它的原理虽然和著名的巴拿马运河相同,但令人惊叹的是,它却比巴拿马运河早了二千余年灵渠除了航运以外,亦有灌溉功能,是中国古代水利工程中的一项重大瑰宝。

再说秦国郡守李冰督造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水资源综合开发的一个最成功的典范,使内江水系范围内的政经中心成都不仅解除了旱涝之害,同时又引进水源,满足了灌溉、通航和漂木的需求,成都称“天府之国”,也多归功于此。

京杭大运河,沟通了中国南北水路交通,方面隋炀帝为了建成这一运河,几乎动用了全国的劳动力完成。该运河最后也没有辜负众望,它由多条运河组而成,可由南方的北上直通北平,全长174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最古老的条大运河。

看到中国工程师们这么尽心尽力的建造水电站,苏丹当局也派出了军队,保障工地安全,解决了因局势动荡而带来的不安全因素。

最终,经过不懈努力,水电站终于完工,中国再一次突破了世界基建一大难题,这无疑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基建也因此进一步扬名世界,得到了“基建狂魔”这一称号。

这座大坝的修筑,还让中国施工团队拿到了“鲁班奖”荣誉,大坝的成功带来了一系列积极意义,我们赢得了很多国家的肯定,大大推广了中国基建能力

令中国在国际上又火了一把,不少国家见状,只要国家要搞建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中国,交给中国既放心又靠谱,没有什么是我们科研人员解决不了的事情

尽管苏丹为麦洛维大坝准备的工程款并不算非常诱人,仅有16亿美元,约合100亿元人民币,从纯经济的角度,承建大坝的中国企业实际上是赚不到多少钱的,但是在修建大坝的过程当中,中国树立了负责任的国际形象,得到了非洲国家的信任,这无论用多少金钱,都是买不回来的。

例如2009年,中国团队在沙特建造的麦麦高铁,同样是令各国专家摇头叹息的项目,最后中国团队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建成了,不仅收获了两国友谊,还得到了该铁路五年的经营权和另外的高利润项目。

我国在非洲的援助之举

中国是一个热爱和平的大国,自古以来讲究以德服人,不以暴力形式打压欺负弱小,也不像某些国家那样暗中使手段,我们十分喜欢乐于助人。


非洲大多数国家还处于十分贫穷落后的状态,在非洲用不上电的人数几乎达到6亿多,中国贷款中有四成用于发电和输电方面

本文说到的麦维洛大坝,比中国的三峡大坝还长。另有30%用于非洲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实现现代化。比如坦赞铁路,蒙内铁路等等。仅蒙内铁路就投资了38亿美元。


在我国的互联网上,一直有这样一种说法:中国太傻,中国投资非洲国家(包括一些其他地区的不发达国家)是一种完全无利可图的事,甚至是吃力不讨好。但是事实真相是如此吗?要知道,中国政府重新拿回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得到了众多非洲兄弟国家的鼎力支持的。事实证明我们是个知恩图报的国家。

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主要在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的发展快速道路也是伴随着基建设施的完善,中国是实实在在利用自己的发展经验来帮助非洲国家发展,时间验证了这一切,中国给非洲国家带去的只有和平与发展,取得的是双赢。反观西方国家,打着保护的名义,带去的只是战争、混乱、贫穷罢了。

难道中国真的是冤大头,做的完全是拿着纳税人的人去做滥好人吗?答案是绝对否定的。

中国在非洲国家的投资为中国在非洲国家树立了极好的声誉,非洲国家虽然贫穷,但是有些很多优秀的资源待开发,而这些也恰恰是我们需要的,也是全世界经济发展所需要的。


一些以前从未关心过非洲的西方国家的人,突然变成了非洲人的保护者,似乎担心非洲被剥削的可能性,但实际上他们的担心是出于嫉妒,中非关系可能使这两个地区能够与发达国家平起平坐。但我们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大国,却是崇尚和平的,追求共同发展的。

笔者认为

中国基建实力日益强大,却也不忘拉一把非洲兄弟,一直在帮助他们建设基础设施。其实帮助他人,又何尝不是自身强大的证明呢?

在适度超前的建设原则下,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举世

瞩目的成就,建成全球最大的高速铁路网、高速公路网、世界级港口群。北京大兴机场、港珠澳大桥、上海洋山港自动化码头等标志性工程,见证中国向交通强国迈进。

中国如今自身已经日益强大起来,综合实力已经发展起来。在新时代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也将以更坚韧顽强的意志以及不断更新进取的姿态迎接挑战和机遇,不断发展和增强自身实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巴拿马运河   尼罗河   中国   美日   非洲   水电站   大坝   基建   河流   最长   我国   国家   工程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