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发病各方提出了不同见解,中药方剂可以有效改善症状?

慢性胃炎(CG)为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根据胃镜下黏膜病理改变主要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两型,本病具有发病范围广、病程长、易复发,难根治等特点。

目前现代医学主要以质子泵抑制剂、抗生素、枸橼酸铋等药物治疗,但疗效尚不确切。

中医运用自身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特色在慢性胃炎的诊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彰显出治疗本病审证求因、分型论治的独特优势和广阔前景。

一、病因病机

根据CG的临床症状,现代医家多将其归属于“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因此其病因病机也不外乎有饮食、情志、外邪、体质等因素引起的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瘀血阻络、痰湿中阻、胃阴亏耗、浊毒聚集等。

铉力等通过总结胡兵经验,认为CAG主要的病因病机为饮食、情志、外邪(HP感染、药物、环境)等内因外因造成的虚实相兼,其中“虚”为脾胃虚弱,“实”为气滞、水湿、痰饮、湿热、食积、血瘀等。

王韶康等总结王道坤经验认为气虚痰瘀为CAG的病机,指出脾气衰弱,会导致血行无力而瘀滞,同时气机停留中焦,也会与痰、血、饮食聚结为病。

谢晶日认为CAG的发病与虚、滞、瘀、毒关系密切,脾胃虚弱、气机失调、瘀毒互结为其基本病机。

二、辨证分型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在CG的辨证分型上,现代各医家以《慢性胃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中6种主要证型为依据,并结合自己经验进行具体辨证分型。

王国斌等根据CAG脾胃气虚、阳虚、阴虚的不同,将其分为脾胃阳虚、痰湿阻滞、胃阴虚、肝气郁滞四型进行辨证论治。

刘启泉等认为CAG的病位在胃,关乎与肺,在分型上根据气、热、瘀、虚的病机,分为肺胃气逆、肺热蕴胃、肺胃瘀阻、肺胃阴虚四型

来论治。

邵金华等依据《脾胃论》对CAG进行病因病机和治疗原则上的探讨,认为其存在脾胃不足、肺金受邪、肝木妄行、肾水侮土四型,并提出以脏腑为依据进行论治。

吴光炯认为在虚实夹杂为CAG基本病机,将其分为脾胃气虚、胃阴亏虚,肝郁气滞,湿阻中阻、热毒蕴结等型来治疗。

三、中药治疗

1、经方治疗

古代名医大家在脾胃病的论治中留下了众多经典方剂,这些方剂为CG的中药治疗提供了灵魂与源泉,现代医家对这些经典方剂不断传承创新,在治疗CG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的经典代表方,在治疗HP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型胃炎中被广泛使用。

卢美璘等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寒热错杂证患者120例,结果显示,2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改善率、症状积分等均优于西药四联疗法治疗组,同时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较西药组无明显差异,说明半夏泻心汤对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症状改善、HP抑杀均有显著疗效。

秦月影等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慢性胃炎98例,治疗组在经过4周半夏泻心汤治疗后,胸骨后灼痛、烧心、反酸等临床症状积分下降,疗效得到肯定。

凌永明等通过随机对照分组的方法研究半夏泻心汤治疗湿热互结证CG患者临床试验,显示60例半夏泻心汤组患者胃脘灼烧痛、脘腹胀闷、恶心干呕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HP感染转阴率明显升高。

周衡等研究半夏泻心汤联合三联疗法对HP相关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血清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和空泡毒素A抗体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6周后试验组34例患者中医症状(上腹胀满、反酸、口苦、胃脘痛、大便黏腻)积分低于两个对照组,HP清除率、血清CagA和Vac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半夏泻心汤对此型CG效果明显。

柴胡疏肝散为疏肝理气首选方剂法,也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常用方剂。杨楚琪等将69例肝胃气滞证CAG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予以胃复春和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6个月后柴胡疏肝散组总有效率。

中医症状积分改善均高于胃复春治疗组,同时柴胡疏肝散组胃黏膜病理组学情况优于胃复春组。

袁培伟等观察柴胡疏肝散合四君子汤对120例CG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分别给予中药柴胡疏肝散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2周后,中药柴胡疏肝散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

张美颖等研究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肝胃不和型CSG患者的临床疗效,通过随机分组、双盲对照实验后,结果显示中药柴胡疏肝散组56例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炎性反应及免疫相关炎性反应递质水平(血清IL-2、IL-6、TNF-α、MCP-1及CRP)优于对照组的56例患者。

黄芪建中汤源于仲景《金匮要略》,具有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功效,被后世医家普遍认为是治疗脾胃虚寒证的首选方剂。

黄兹高等将90例HP阳性CSG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则采用常规西药加黄芪建中汤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实验组胃黏膜组织病理评分、胃黏膜血流量、血清氧化应激指标都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谢建军等采用随机法,将临床90例CSG患者设置为西药治疗组和中药观察组,分别予以雷贝拉唑和黄芪建中汤治疗,经过8周以后,观察发现中药治疗组在胃胀、乏力、嗳气等常见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西药雷贝拉唑的治疗。

史倩等将101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半夏泻心汤联合丹参饮治疗)组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来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丹参饮对HP相关性胃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半夏泻心汤联合丹参饮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治疗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林长华通过随机分组法,将100例CSG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观察者给予丹参饮联合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4周后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胃痛、反酸、恶心呕吐及嗳气等症状消失时间均早于对照组。

说明丹参饮联合治疗组加减对快速减轻胃痛、反酸、恶心呕吐等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有明显效果。

2、自拟方治疗

现代医家在上述治疗CG的经典方剂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特点,自拟了大量经验方,为CG的辨治提供了更多方案。

李小飞等用自拟香术汤治疗CAG,随机将招募的100例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给予自拟香术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胃复春片治疗,8周后结果显示自拟中药香术汤治疗组总有效率,中医临床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且胃黏膜炎症、腺体萎缩等胃黏膜病理评分较胃复春对照组下降明显。

韦宇等总结仝小林院士临床用蒲公英、山药、白及三味小方治疗CG,认为自拟方具有清热消炎、抑制幽门螺杆菌、促进黏膜修复保护胃黏膜等作用。

甘爱萍等运用自拟“沙参益萎汤”治疗CAG患者44例,经过4个月治疗后和服用摩罗丹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沙参益萎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胃镜下内膜修复程度均改善更加明显。

梁燕科临床采用自拟胃炎方对63例CAG患者治疗4周,与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对照组相比,患者自我症状改善情况更明显,总有效率更高。

余修斌通过将临床收集的8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自拟三参胃炎汤和西药雷贝拉唑治疗,结果发现自拟三参胃炎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黄伟英等用自拟中医疏肝健脾养胃汤对临床招募例患者治疗8周,结果显示,自拟方组总有效率高于采用西药治疗的对照组,腹胀、嗳气症状消失时间也较快。

四、其他治疗

除传统的中药内服方之外,针灸、埋线、足浴等中医特色疗法也被各医家广泛应用于CG的治疗中,取得了较好临床疗效。

胡斌使用温针灸治疗脾胃虚弱型CSG患者,将98例分为对照组(选取足三里、中脘、公孙、内关作为主穴)和观察组(在常规针灸的基础上,使用温针灸治疗),经过40天治疗后,结果显示温针灸组中医证候评分和镜下胃黏膜均优于对照组。

陈智昌等采用穴位埋线联合温针灸法治疗CSG患者,结果显示,治疗组胃黏膜改善情况和血清胃泌素浓度优于西药治疗组,在中医症状积分和生长抑素方面,两组无明显差异。

李嘉萍等对72例CAG患者采用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2周疗程结束之后,在中医证候评分、胃黏膜病理组织方面穴位埋线配合灸法治疗组效果更明显。

张迪等招募63例脾胃虚寒型CSG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合募配穴艾灸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胃复春片治疗,12周后结果显示。合募配穴灸法治疗患者CAG的临床症状改善,HP清除率提高,复发率降低。

纪文会采用恒温温经姜疗联合经络拔罐辅助治疗脾胃虚寒型CG患者,将招募的116例志愿者分为两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59例实验组给予西药+恒温温经姜疗联合拔罐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复发率均存在差异性。

杨中莉等采用中药足浴法联合穴位注药法治疗CG,通过74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研究显示,治疗组用中药足浴法(木香、当归、鸡血藤等)加穴位注药法(一侧足三里穴注射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穴位注药法,连续治疗15天后,治疗组患者胃脘胀痛、纳差、嗳气等积分显著降低。

结语

中医以人为本、辨证论治以及防治结合的独特思想,在现代医学实践中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CG作为脾胃病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各个医家学习和研究的重点。现代医家在古人经典理论及治法方药的指导下,对CG病因病机、辨证分型、治疗、及可能作用机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进一步补充创新了中医对CG的认识,丰富了中医药治疗CG的手段,并对中医药可能的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后学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泻心汤   症状   医家   半夏   柴胡   方剂   脾胃   胃炎   西药   见解   中药   患者   中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