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五脏六腑与心悸的关系,心悸疾病的病因与治疗方法是什么?

文|鹿大夫

编辑|羲和


悸即心悸,与悸有关的描述最早可追溯至《黄帝内经》,其中就有“心澹澹大动”“心惕惕如人将捕之”“心如悬若饥状”等对悸的症状特征进行了描述。

《伤寒论》六经辨证中涉及心悸症状的占有一定比例,《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列专病论治,并创立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等经典方剂。

后世医家从心阴亏虚、心脉瘀阻等病因病机出发,创立天王补心丹、血府逐瘀汤等方剂,皆论述了心悸与心的密切相关。

然心悸虽不离于心,亦不止于心,其与五脏六腑均密切相关,现浅论如下。

一、病因病机

心悸病因复杂,虚者可因脏腑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实者可因寒凝、火邪、气滞、血瘀、痰浊、水饮之邪,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心神被扰,发为心悸。

此外,外感、金创、虫兽所伤等亦可致心悸。

  1. 七情所伤

七情过及,皆耗伤心神,可致心悸为患。

常因暴怒伤肝,木失条达,气之运行不畅,郁而为火,扰动心神;或火邪煎熬津液,化而为痰,阻塞心窍;或喜笑无度,心神激动不安。

或长期忧思不解,脾气不能升清,气血生化乏源;或心虚胆怯,骤然大惊大恐,胆失决断,心神不安。

正如《济生方·惊悸论治》所说:“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或恐惧过度耗伤肾精,阴虚于下,心阳亢于上,神魂不安而发病。

可见,七情所伤致心悸者,皆因先损伤相关脏腑,后导致心神失宁而致悸。

  1. 饮食失节

饮食物质由口入胃,滋养五脏,五味对五脏起着重要作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肾,咸生肾,肾生骨髓,髓生肝。”

若过食五味,可致五脏虚损;亦可因好食肥甘厚味,烟酒无度,脾不升清,胃不降浊,水液代谢失常,成痰成饮,扰动心神。

因此,饮食失节所致心悸亦与五脏六腑关系密切,特别是与脾胃有直接关系

  1. 体虚劳倦

《圣济总录》云:“劳极惊悸者,过伤之病也。”

“虚劳之病,感五脏则为五劳,因七情则为七伤,劳伤之甚,身体疲极,则为六极。”可见过劳可致心悸。

或因劳逸无度,或因过度劳神,伤及气血,营血亏虚,所致心神失养。

或因体质虚弱,耗损心气;或年老体衰,真阳不鼓,致心阳不振。

而且本虚之上又可形成瘀、痰、饮等标实,心神被扰而发病。

由此可知,体虚劳倦所致心悸不仅关乎心,亦牵涉脾胃、肝、肾等脏腑。

二、证治方药

  1. 心与小肠致悸

阳虚心悸,《备急千金要方》言:“阳气外击,阴气内伤,伤则寒,寒则虚,虚则惊掣心悸。”

同样表明阳虚可导致心悸。常伴有心中怵惕、胸闷、畏寒、舌淡苔白滑、脉沉细等症状

《伤寒论》中条文64、条文118及条文112已记载论述了发汗伤阳、烧针劫汗及火迫亡阳三种不同程度耗伤心阳的情况。

汗出于心,发汗过多、烧针及火邪迫之,劫夺心液,致使心阳不同程度亏耗,心神浮越而出现心悸。治以温补心阳、安神定悸。

若心阳损伤程度较轻者,用桂枝甘草汤;若心阳耗损程度较重,致心神浮越者,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若心阳耗损程度更甚所致亡阳者,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阴虚心悸,心阴液亏虚,虚火内扰,神失所养,可致心悸。

《景岳全书》论述了心悸之人见“心胸筑筑振动,惶惶惕惕,无时得宁者是也”此症均为“阴虚劳损之人乃有之”。

《不居集》中言:“阴气内虚,虚火妄动,体瘦心悸。”

临床常伴有烦躁、夜不能寐、口干欲饮、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治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若虚火扰神而悸者,可予朱砂安神丸;若心肾不交而悸者,可予黄连阿胶汤。

气虚心悸,《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中言“寸口脉动而弱,动则为惊,弱则为悸”。表明因虚可发心悸。

《圣济总录》提出“惊悸者,过伤之病也,每本于心气之不足”,表明心气不足,鼓动无力,神失所养,则可出现心悸、神疲、乏力、舌淡胖、脉虚无力等。

治以益气养血、安神定惊。予定心汤或甘麦大枣汤加味,另外,可加重镇安神之品。

  1. 肝胆致悸

肝郁气滞,心悸《薛氏医案》中言:“肝气通于心,肝气滞则心气乏,肝气通则心气和。”

论述木失条达,气滞不通,甚则郁而化热,煎熬津液为痰,痰热扰及神明,发为心悸。

肝郁气滞者临床常伴时欲太息、胁痛、胸闷、苔薄、脉弦等。

治以疏肝解郁、调和心气。方拟柴胡疏肝散或越鞠丸。

若气郁化火,可予丹栀逍遥丸;若肝火炽盛,可予龙胆泻肝汤;若肝气乘脾,可予四逆散。

肝血虚心悸,肝者藏血之脏,肝血不足,久则累及于心,魂神失养可致心悸。

如《证治汇补》云:“或因怒伤肝,或因惊入胆,母令子虚,而心血为之不足,皆致惊悸怔忡之症。”

《石室秘录》亦云:“心惊非心病也,乃肝血虚而不能养心也。”

可兼见视物昏花、筋脉瘛疭、脱发、月经不调、舌淡、脉细弱等。

治以补养肝血、安神定悸。方可予酸枣仁汤、补肝汤加减。

胆虚心悸,《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胆者心之父也,胆主决断,与肝共主勇怯,故可以抵御精神刺激所致的心神不宁。

若胆气虚怯,则可致心气不安,《重辑严氏济生方》亦云:“夫惊悸者,心虚胆怯之所致也。”

临证因胆虚而致悸者可兼见易受惊吓、恶闻声响、舌淡苔薄、脉细数等,治宜益气宁心、安神定志,方用十味温胆汤或安神定志丸。

此外,肝胆共主疏泄,若邪侵少阳,胆气郁而化热,亦有致心悸者,可兼见心烦不寐,口干喜饮,身热难以入睡,舌淡苔白,脉弦。

治宜和解少阳、安神止悸。方用小柴胡汤加减。

  1. 脾胃致悸

脾虚心悸,脾气虚弱,无以化生精微,气血乏源,心脾两虚,可致心悸。

《内外伤辨惑论》指出“脾胃虚衰,元气不足”可致阴火扰心,心神不宁。

可伴有纳少、完谷不化、形乏、舌淡胖、脉沉细等。

治以健脾益气、养血安神,予以归脾汤。脾虚湿盛者,可予参苓白术散;若中焦虚寒者,可予小建中汤

脾虚痰饮心悸,脾失健运,痰湿内生,可扰动心神。

《血证论》曰:“心中有痰者,痰入心中,阻其心气,是以心跳不安。”

指出痰湿内停可致心悸。临床可伴有胸闷、心烦不眠、咳吐痰液、苔白腻、脉沉滑等。

痰湿内阻者,予二陈平胃散加减;痰郁化火者,予黄连温胆汤。

若脾阳虚衰,运化水湿失司,水饮凌心亦致心悸,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提到:“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

《伤寒明理论》亦提出:“其停饮者,由水停心下,心主火而恶水,水即内停,心自不安,则为悸也。”

临证上可兼见脘腹冷痛、喜热饮、四肢不温、舌淡苔厚腻、脉弦滑或沉细而滑等。治以温阳健脾、化痰蠲饮。可予苓桂术甘汤加味。

胃气上逆心悸,胃主受纳腐熟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其功能正常方能将谷食之精气散布于心。

若胃受纳腐熟失司,浊气壅阻不通,上犯胸膈,则发为心悸,如仲景所言“胃不和,烦而悸”。

常伴有头晕、恶心、腹胀、苔浊腻、脉滑等。

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若痰饮停胃,胸胁支满者,可予茯苓甘草汤,重者可合用四磨汤。

  1. 肾与膀胱致悸

肾虚心悸,心肾同属少阴经脉,心阴依赖肾精的补充,肾水依赖心阳的温煦。

若心火亢于上,肾水亏于下,水火不相既济,则发为心悸,如《景岳全书》认为:“心本乎肾,所以上不宁者,未由不因乎下,心气虚者,未由不因乎精。”

常伴有心烦、面色潮红、腰酸等。

治以清心泻火、滋肾育阴,方拟知柏地黄丸合交泰丸。

膀胱气化不利心悸,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络肾,属膀胱”,膀胱有贮存和排泄尿液之功效,肾与膀胱互为络属,膀胱化气行水依靠肾阳的蒸腾气化。

若真阳不足,温煦失职,膀胱气化无权,则寒饮内生,上凌于心,发而为悸。

常伴有周身浮肿、四肢不温、小便不利、干呕、舌淡苔滑、脉沉迟等。

治以温阳化气、行水定悸,可用真武汤或济生肾气丸重者可合用五苓散。

《灵枢·营卫生会》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对其他脏腑具有重要调控作用。

反之,若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阴阳亏虚,亦可波及于心之所主,或心神被扰,或神失所养,引发心悸。

因此,心悸其主在心,但不止于心之为病,故可概括为“五脏六腑皆令人心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金匮要略   肝气   桂枝   脏腑   心气   脾胃   甘草   膀胱   气血   病因   心神   疾病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