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冬病”适合“夏治”

夏至过后,天气一天热过一天,酷热的三伏天也不远了。三伏天是适合夏治的时间,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天治疗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夏季阳气上升,人体经络通达,寒邪内伏不发。选择这个时机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一方面有强壮补阳的作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另一方面能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起到标本兼治、防病保健的作用。



冬病夏治只适用于部分疾病


冬病夏治并不带有普遍性,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群。临床上冬病夏治最经常用于呼吸系统疾病,比如慢性咳嗽、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咽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鼻炎等。除呼吸系统疾病之外,其他因感受风寒湿邪而致病的疾患也适合冬病夏治,比如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等脾胃虚寒性疾病。

温州市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中医师廖文军曾介绍,三伏天调脾养胃正当时。正所谓“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在中医看来,现代人长期熬夜、嗜食生冷、经常吹空调等行为,使得自身阳气受损,因脾胃虚寒而得病的人越来越多。脾胃虚寒调理当以温热之法为主,用三伏灸冬病夏治再合适不过。



穴位敷贴不适合所有人


冬病夏治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使病症减轻或消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传统医学二科副主任医师周扬曾介绍,冬病夏治方式多样,包括手法治疗、穴位敷贴、中药定向透药治疗、督灸等。

其中穴位敷贴应用较为广泛。穴位贴敷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理论依据,使用特制的中草药熬成软膏,贴敷于体表穴位,通过经络腧穴传导,把中草药直接传到病灶,产生治病的效果。穴位贴敷的适应性相当广泛,可以治疗某些慢性病症,也可以治疗一些急性病症,主要有疼痛性疾病、小儿咳嗽、成人咳嗽、妇产科疾患等。但对于孕妇、幼儿、对药物或敷料贴过敏者慎用。



冬病夏治穴位敷贴有注意事项


那么,冬病夏治穴位敷贴还有哪些注意事项?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须冰曾在其文章中介绍:

敷贴治疗前后不要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治疗后2小时内不可洗澡,治疗当天不宜游泳;治疗期间应清淡饮食,忌食生冷寒凉、辛辣发物、肥甘厚腻等。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敷贴后局部皮肤会出现潮红、轻度刺痛、瘙痒等,属正常现象,一般不必特殊处理,但忌抓挠或沐浴揉搓,以免皮肤破损感染,待局部症状消失1~2天再进行下一次敷贴治疗;过敏性皮肤或瘢痕皮肤患者,敷药后若有灼热疼痛感应立即取下药饼;若敷贴局部皮肤出现红疹甚至水疱,建议暂停敷贴治疗,必要时及时就医;若敷贴疗程期间发生急症,如哮喘发作、高烧、急性肠胃炎、感冒等情况,应及时到门急诊就诊,并调整敷贴时间。


转载请注明来源保健时报微信公众号
记者 || 燕声
编辑 || 颜红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岳阳   伏天   生冷   阳气   脾胃   穴位   经络   病症   局部   皮肤   适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