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樱桃红

吕若琦

樱桃,古时又有含桃、樱珠、莺桃等叫法。高诱注《吕氏春秋》说:“以莺所含食,故曰含桃,又名莺桃。”《说文》也解释:“莺桃,莺鸟所含食,又名含桃。”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说:“其颗如璎珠,故谓之樱。”

入夏,树上的果叶碧绿,樱桃鲜红,娇小玲珑,色彩明丽,晶莹剔透,光泽红润,红得透亮,恰似九天繁星散落树上。其实樱桃成熟后,颜色深红的称作朱樱,紫皮中有细黄点的称作紫樱,还有红黄光亮的叫做蜡樱……

樱桃不但好看,而且好吃。品上几颗,清清的香,淡淡的甜,软润爽口,耐人寻味,实乃时鲜之佳果也。《燕京岁时记》文载:“四月中,芦笋与樱桃同食,最为甘美。”老北京称樱桃乃时令鲜品,挑担售卖于街市者,京腔京调地吆喝着:“赛过李子来,大樱桃!”

樱桃,在古代就被视为珍贵之果,祭祀之品。《礼记》说“仲春,天子以含桃荐宗庙”,《周礼》也说“以含桃先荐寝庙”,祭告天神,嘉气日兴,永保宗庙,天下幸甚也。至若百姓,于“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麦子,供神享先……”以其樱桃的艳红之胜,以作供养。

在唐僖宗年代,中了进士的,要设“樱桃宴”,大会公卿,成为科举中文人的一大盛事。后世至元代,有一拟古宫词说,“近臣侍罢樱桃宴,更遣黄门送两笼”,可见其流传之盛之广。时至现代,樱桃宴不见了,我却在婚宴上,看过由红樱桃、橘子瓣和山楂糕条拼出的凉菜拼盘———“双喜临门”:大大的圆盘上,黄瓜绿皮雕成的绿绿青竹形似大门,上挂红红的灯笼,正中红红的“囍”字,真个是“双喜临门”啊!

古代诗文中,又常常以“樱桃口,柳叶眉,杨柳腰”,或以“樱桃小口、杨柳细腰”,形容佳人俏丽之美。白居易就有“樱桃樊素口,杨柳小蛮腰”之诗句……

樱桃是先以开花,后长叶子的树木。细细看去,樱桃花一蕾生四五朵,花开五瓣,白中微带浅红。绽放后花冠白色,或略带红晕,或一白如雪。李绅的《北楼樱桃花》说,“落英频处乍闻莺”,李商隐的《无题》诗说,“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可从中领略到,千年前的樱桃花景。

白居易有诗说,“小园新种红樱树”,于此欣赏樱桃花,“闲绕花枝便当游”,他的小园成了“口袋花园”了。我所住的一楼窗前,也有一棵自家栽的樱桃树。要看樱桃花,在窗前便可。

而古诗说的,“芦笋生时柳絮飞,紫樱桃熟麦风凉”,则是描述了“绿葱葱,几颗樱桃叶底红”的景色。对于宋人蒋捷《一剪梅》的“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之句,有人赞其“语多创获”。一红一绿,巧妙搭配,神思情采,声情并茂,大美也!而我家的樱桃树,虽然年年开花,年年结果。可是一等到樱桃“焕若随珠,皎如列星”,就被纷纷飞来的鸟儿当作美餐,啄食得所剩无几了。

由此想起元代方虚谷的诗句,先说“浅浅花开料峭风,苦无妖色画难工”的花之俊美,紧接着笔锋一转说,“十分不肯精神露,留与他时著子红”。

明人李渔却在《闲情偶寄》中说,樱桃“花之可有可无者也”。窃以为,樱桃花可一饱眼福,樱桃可供人品赏,不但成为一景,而且成为一种文化,甚至成了饮食文化。

由此看去,樱桃花,焉能可有可无!若是无此花,何以著子红?再细想想“十分不肯精神露”,明看是说花之精神,实则是暗喻人之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至元   周礼   宗庙   芦笋   双喜临门   花开   可有可无   杨柳   樱桃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