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收起你的穷大方



放弃做一个“好人”,才能成为更好的人。


英国著名投资人本杰明·格雷厄姆,讲过一个颇有深意的事。


他发现许多企业家在算价钱时,往往会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反倒是一些生活状况并不理想的人,会主动提出抹掉零头。


对于这个观察,他是这样分析的:


“富人可能雇佣几千名员工,每天可能卖出数十万件商品,每件事上省一点,合在一起就是可观的收益。


而大部分普通人,没有这样的资源和条件,就只能用有限的金钱,换取眼前的体面。”


富抠门,穷阔绰。


富人想的是利益,穷人想的是面子。


一个人越是不如意,越是想要让别人觉得自己过得很好。


最后没有换来尊重,反而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愈加不堪。


所以我常说,人穷不可怕,怕的是穷大方。




01


他人的求助,不必勉强。


《人世间》里有一句话:“中年人就像一根蜡烛,两头都在烧。”


一头是嗷嗷待哺的儿女,一头是逐渐老去的父母,中间是加不完的班,还不清的房贷。


人到中年,不似少年时无所拘碍,而是肩挑一家老小的重担。


如果对别人的事情大包大揽,不仅透支了自己,也连累了家人。


同事老杨是公司里出了名的热心肠。


新人业务不熟练,他就手把手当带教;同事年过30没结婚,他隔三岔五帮忙介绍相亲对象;朋友买房的首付不够,他二话不说就借出2万……


本以为靠着大方积攒下来的好人缘,能让生活过得好一点,但老杨这些年来一直过得紧紧巴巴。


上个月一起吃饭时,他向我大吐苦水。


原来过年回家时,他听说亲戚有个学汽车专业的儿子,毕业后一直处于待业状态。


近两年汽车行业普遍萧条,头部企业纷纷裁员,即使是名校毕业生也不一定找得到工作。


老杨却二话不说,当场拍着胸脯保证:“这行我有熟人,以后你如果来上海发展,找我就是了。”


清明过后,亲戚儿子坐了两天的车,找到老杨在上海的家。


老杨这才发现,自己的熟人只负责产品研发,根本管不了人事招聘。


亲戚儿子却将老杨的承诺挂在嘴边,并表示未找到工作之前,他就住在老杨家里了。


整整一个月,老杨的生活都被搅得鸡犬不宁。


作家李筱懿说:“我们应该常做的是举手之劳,而不是踮起脚尖的托举。”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谁也不比谁的日子好过。


他人的困境,能帮则帮;倘若力有不逮,大可不必勉强。



02


得寸进尺的人,不必惯着。


豆瓣上有过一个浏览过百万的话题:你因为大方吃过哪些亏?


评论区挤满无奈的网友:


好心开车送错过班车的朋友回个家,朋友却提出希望以后每天载他一程;


借钱给亲戚急用,结果亲戚三天两头找上门,借钱的数额还一次比一次大。


不是所有人都配得上你的慷慨。


在有些人眼中,你一旦给予,就应该一直给予;如果大方,就必须一直大方。


你对他的每次成全,最后都反过来变成对自己的消耗。


最近重温韩剧《请回答1988》,对女主角父亲成东日印象深刻。


因为可怜街头摆摊的老人,他常常从对方那儿买些不需要的东西。


谁知老人没有心存感激,反而不断向成东日推销价格更贵的产品。


每次光顾老人的摊铺,成东日在片刻的自我感动后,都要面对更加无度的索取,以及自家日益窘迫的境遇。


终有一天他难堪重负,在买下老人推销的新品后告诉对方:“这是最后一次了。”


从这天开始,他才意识到妻子为补贴家用,同时打了两份工。


两个女儿更是因为家境拮据,每年生日都必须合在一起过。


而直到他把精力放到自己和家人的身上,一家人的生活才逐渐好转。


德国作家内尔·克雷辛西在演讲时说:“善良给了错的人,会变成一种负担,给得越多,负担也越大。”


人到中年本就诸事缠身,一块钱恨不能掰成两块花,一个人恨不能拆成两个人用。


而你以委屈自己为代价给出的那点大方,永远满足不了一颗得寸进尺的心。


与其在索取无度的人面前强撑门面,用有限的精力打理好家人的生活,才能换来笃定踏实的幸福。



03


伤害你的人,不必大度。


郭德纲曾说:


“当你被伤害时,那些不问你经历什么就劝你大度的人,你得离他们远点,因为他们被雷劈时会连累到你。”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原谅伤害,才能显露胸怀,进而获得更多人的认同。


但没有底线的大度,只会让伤害过你的人,不再顾忌再次伤害你的成本。


作家杨本芬的父亲杨仁受,为躲避战乱回到老家,被堂弟以做生意为由借走大半的积蓄。


后来堂弟空手而归,大家才知道他根本没有做生意,而是把钱骗去赌博。


杨仁受认为“回头是岸”,不仅原谅堂弟,还拿钱让他帮自己找房子。


结果堂弟再次把钱赌光后,索性消失得无影无踪。


散尽家财的杨仁受,此后几年受尽地主欺压。


直到土改政策公布,地主全被贬为农民,而他们的大宅也被拿来供穷人居住。


杨仁受觉得不能以怨报怨,坚决不肯跟亲友一起住进大宅,甚至带家人去偏远山脚安家。


因为搬家后仍被曾经的地主骚扰,亲友又不在跟前,杨仁受一家本就难堪的光景,更是每况愈下。


《成熟》里有句话:原谅不是人生的必需品,避免再受伤害才是。


年少时常常觉得,一笑足以泯恩仇。


经历过世事,看透过人性,才明白没有一种伤害的底色是善意。


而那些半生都在辜负你的人,更不会因为一次原谅就彻底改变。


相比宽容大度,直接筛掉伤害过自己的人,才是一种及时止损的成熟。

人到中年,装出面子,不如活出里子。


收起一文不值的大方,努力活成自己和家人的依靠,才能收获真正的尊重。


最后,和大家分享TED演讲中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放弃做一个“好人”,你将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人到中年   大方   堂弟   得寸进尺   大度   地主   亲戚   家人   儿子   老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