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 - 小儿“三伏贴” “扶阳艾灸”正当时

传统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肺、脾、肾常不足,最易受到外邪侵袭而发病。在阳气旺盛的夏天进行干预,能够有效防治儿童慢性病,减少秋冬季节发病率

“冬病夏治”源于《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理论,根据《素问.六节藏象论》“长夏胜冬”的四季生克制化关系发展而来的中医养生防病方法。通过温阳益气,祛除伏寒阴邪,起到防病治病、提高免疫力的作用,有效治疗多种反复发作、冬季易加重的疾病。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三伏贴”“冬病夏治艾灸”是冬病夏治常用的外治方法。穴位贴敷以白芥子涂方为基础方,根据病情优化分组,将特定中药研末后调配制作成穴位贴,在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三伏天进行穴位贴敷,更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伏天不止只有三伏贴,借助三伏天阳气旺盛,扶阳艾灸神阙、身柱等穴,培补正气,起到调节脏腑、强身健体的功效。


三伏贴、扶阳艾灸适应症

01呼吸系统疾病

体虚易感冒、咳嗽、小儿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咽喉炎等;

02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腹泻、慢性肠胃炎、消化不良、厌食等;

03虚寒性疾病

生长发育缓慢、免疫力低下、遗尿、多汗、夜啼、畏寒等。


适应人群

2岁以上儿童。


禁忌人群

皮肤过敏、皮肤破损、有严重心肺功能疾病、疾病急性发作期(发热等)、急性传染性疾病等。


每次贴敷时间

0.5-2小时,具体时间需根据儿童年龄、皮肤及体质来定,以皮肤感受和耐受灼热水平为察看指标,揭开胶布后皮肤出现红晕即可。如哭闹较重,随时取下。


注意事项

1.贴敷时最好选择较宽松的衣服,以方便操作,避免药膏弄脏衣服;

2.适用于疾病的缓解期,在肺炎急性期、发热者不能贴敷;

3.皮肤对贴敷药物及敷料极度过敏者,不宜贴敷;

4.敷贴期间避免剧烈活动,勿食生冷、辛辣及油炸之物,贴敷当日不能洗澡;

5.敷贴后如局部发红、出现瘙痒等情况,不可抓挠,以免感染,等数天后症状消失后再进行下一次敷贴;

6.敷贴后局部出现大片红斑、大片水泡,为皮肤反应太强,避免捎抓,以免感染,此类患儿需减少敷贴次数,若反应过强者,需及时回医院就诊,停止使用;

7.冬病夏治是扶助正气、驱除伏邪的有效方法,建议连续治疗3年及其以上,以期取得良好效果,三伏贴配合扶阳艾灸,疗效更佳。


2023年小儿三伏贴、扶阳艾灸时间表

夏至:6月21日-6月30日

伏前:7月01日-7月10日

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7月30日

中伏加强:7月31日-8月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伏后巩固:8月20日-8月29日


就诊地址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门诊2楼中医科门诊25诊室


咨询电话

0371-61205666转6107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伏贴   艾灸   小儿   日中   伏天   脏腑   阳气   穴位   皮肤   疾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