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我们有话好好说 - 愉见周末

作者 | 夏心愉

出品 | 愉见财经


好久没在公号写写小品文了,今天趁着周末银行业新闻清淡,就跟老友们汇报我的点滴生活感悟吧。这篇关于对如何进行有效沟通的思考,也同步刊载于本月吉祥航空杂志,如果端午节出游碰巧坐吉祥的话,记得来看看“我”,我正用另一种方式陪伴着您呐。
如何进行有效沟通?为什么人们常常把出发点好端端的“沟通”,最后演化成控制、较劲、抱怨、争吵?究竟哪里出错了?我们不妨先来看看沟通是怎么被扭曲的。

第一种可能性是,很多人在进行沟通的时候,只带了嘴巴,其实没带耳朵。

这种情况下,人们更专注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然后选择性地寻找对方观点中和自己契合的部分,形成对自己观点的加强;同时忽略对方那些和自己不一致的内容,就当耳边风了。

要知道,评价同一个事物,未必只有一种价值观。最经典的案例就是夫妻双方评价对家庭的贡献度,哪方都觉得自己是更不容易、更劳苦功高的,那是因为他们都选择性地拿了一张自己得分更高的“考卷”而已,换一张,也许结果并不如此。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妨试试闭上嘴巴,也闭上心里各种主观预期和假设。可能到那一刻,我们才开始真正听见了对方在表达什么。

第二,有的人会被沟通中的负面信息刺伤“全能自我”,那么接下来他再传递的信息就不再是基于沟通,而是忙着去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了。

比如当一方告诉另一方,你做这件事情的方法是不对的,如果另一方的“全能自我”又大又脆弱,那他听完这句话后的注意力其实就已经不在事情上了,也就无法就事论事地继续沟通,有些人甚至会表现出某种“又卑又亢”。

这时我们常常听到有人说“行行行,反正我一无是处好了吧”这样的话,或者跳过事实本身转而在其它方面攻击对方,“你在某方面也很糟糕啊,还好意思说我”,这些表达,背后的潜台词或许就是“你的话让我的自尊心受伤了”。

第三种可能性是,每个人其实都是携带着自己的底层利益诉求进入沟通的,因此在沟通中,有些人看似在表达事实,但其实背后充满了观点;有些人看似在表达观点,但背后又充满了立场。

处理这类沟通问题时,有一句话叫“小孩子的世界才分对错,成年人的世界只讲得失”。如果对方已经进入明显的立场,那再就基础事实非要争论对错就没有意义了,换位理解他的利害得失是什么,才能有效推进后续沟通。

第四种可能性是,有些人的性格就是喜好和平、逃避冲突与张力的。既然是沟通,那么过程中很可能会有不同意见需要协调,因此有些时候敢于沟通的前提,还在于不要害怕意见冲撞,正视差异与矛盾,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当然,沟通中观察到非理性情绪过高,暂缓沟通是明智的,但长期和每次都逃避沟通,又是另一个概念了。

发现了问题在哪里,也就更能理解沟通中的五条黄金方法论。

第一条,是在下结论之前,先仔细观察对方,然后陈述客观事实,而非武断的结论。

比如孩子回家没有第一时间做作业,父母先别忙着呵斥“你也太不自觉了”,而是观察孩子的行为,然后把沟通语言改为“你正在看手机上的什么内容,这件事情是不是比较重要”,更能表达客观事实。

第二条,是换位思考,尝试理解对方的利益诉求以及情绪发生的原点。

所谓“听话听音”,不仅要理解对方话语的表面意思,还要通过换位的方式感受他真正的需求和痛点,从而在这个原点上进行沟通。

第三条,是把对于对方的评判,改成对自我感受的表达。

比如恋人或配偶对于某件事情的处理没有顾忌到自己,那在沟通时,就尽量把“你是个自私的人”或“你也太不负责任了”之类的话语,改成对客观事实的描述加上自己的感受,比如“刚刚你走路走得很快,我在后面还要提着行李,跟都跟不上,差点把脚崴了,你都没有来帮帮我,我现在心里感到委屈。”

第四条,是把情绪宣泄、抱怨或批评,改成提出具体需求,表达具体想法。

比如孩子出门前磨磨蹭蹭,父母通常的话语就是:“你怎么每次都这样拖拖拉拉,每次都是别人等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但越是这样,越容易引起对方的逆反心理,导致适得其反。因此不如换种方式,跟孩子说:“妈妈特别担心迟到,所以我们五分钟内必须出门,我来做闹钟,每过30秒提示一次倒数计时,我们开始吧。”

第五条,是理性和建设性。把沟通的目的,双方的利益诉求厘清,然后就事论事地讨论,不要被情绪带着跑,尤其是不要翻历史、不要扩大化、不做恶意攻击,不把小问题演绎成大麻烦。

同样是上文中的例子,眼下要解决的是孩子这次出门的磨蹭问题,因此没必要扩大成“每次都这样”、也不用上纲上线成“不听话的孩子”,而是寻求建设性解决方案,比如“你负责在五分钟内理好书包、穿好衣服和鞋子,妈妈负责收拾餐桌和洗碗,我们比一比谁的动作更快。”
点击“在看”或转发,是您对我们最好的奖赏


大道至简 | 山雨欲来 | 精打细算 | 后台魅影 | 寻租空间

五十度灰 | 生如夏花 | 火眼金睛 | 人艰不拆 | 知己知彼

舍得之间 | 请君入瓮 | 碧瓦朱甍 | 游刃有余 | 明日之城

互惠互利 | 姗姗来迟 | 那年花开 | 尽职免责 | 一念成佛

造假成本 | 完美谎言 | 种豆得豆 | 异曲同工 | 演员诞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就事论事   建设性   可能性   话语   客观   情绪   事实   亲爱   周末   观点   利益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