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研究指出太阳风来自于冕洞

IT之家 6 月 13 日消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近日发表的新科学研究中,借助美国宇航局的“帕克”太阳探测器(PSP)收集的数据,进一步揭开了太阳风的来源。

PSP 于 2021 年成功飞掠日冕,和太阳“亲密接触”;在最新探索中,PSP 追踪到了太阳风的源头--冕洞。

在每隔 11 年的太阳活动高峰期,这些冕洞可以移动或出现在整个表面,向各个方向释放太阳风。

IT之家在此附上相关名词解释:

太阳风:

太阳风,天文名语,是指从太阳上层大气射出的超声速等离子体带电粒子流。

在太阳日冕层的高温下,氢、氦等原子已经被电离成带正电的质子、氦原子核和带负电的自由电子等。

这些带电粒子运动速度极快,以致不断有带电的粒子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射向太阳的外围,形成太阳风。

冕洞:

冕洞是太阳的日冕中因为能量和气体比平均密度低,而使温度较低所形成的黑暗区域。冕洞是太阳日冕中的一部分,并且由于日冕的不均匀而不断的变化和重塑。

太阳包含的磁场拱弧会远离因为能量和气体稀薄的日冕区域,当它不再落回时就会出现冕洞。因此,太阳粒子从该地区以较高的速度逃逸,而创造出气体和能量密度较低的低温区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太阳风   超声速   日冕   负电   粒子   密度   气体   能量   区域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