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长三角|不同的人生阶段,遇见不同的黄山


程秋萍

登黄山,确实观止矣。

今年的“五一”假期,黄山是很多游客的必打卡景点。但身为黄山人,我第一次登黄山已经是读大学之后了。还记得大一入学自我介绍时曾骄傲地说,我是在黄山脚下长大的,其实心里却一直发虚,因为我也同其他人一样,只从书上或者网上看到过黄山美景。于是大一那年放寒假回家,我与高中三五好友相约,趁假期来了一趟黄山冬日之旅。


还记得登山那一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第二天就是大年三十。虽然天公不作美,一直下着淅沥的冬雨,但是初登黄山的喜悦早已冲淡了一切。

慈光阁

登山的人不多,沙沙的雨声又给山林增加了一份冬日的寂静。刚踏入慈光阁山门,便见两侧山体巍峨,与其他地方看到的山都略有不同,中间一条颇有年代感的登山古道一直向上延伸,似乎通往未知的远方。


一路行来,常闻前方潺潺流水,声音叮咚悦耳。走过几层台阶路,山回路转,便可见一道清澈的山泉水自上泻下,两侧被冲刷的岩石显现出嶙峋姿态。一株松树自斜上方探下身来,构成一幅灵动的松石流水图。

雨后黄山

这样的场景一路皆是。虽然山雨朦胧中起了薄薄的晨雾,但是并不影响我们登山赏景的兴致。偶是几座形态各异的山峰在远方的薄雾中若隐若现,偶是几株倔强的松树在夹缝中恣意地舒展枝丫,偶是山间遇到的小松鼠一闪而过,留给我们一阵惊呼……


等一路攀爬来到迎客松时,小伙伴们全身已经基本淋透。此时的迎客松在雨中依旧岿然而立,他似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迎接着我们的到来。而我们则整理好湿漉漉的头发,留下了迎客松前那一张难忘的落汤鸡照,随同这张照片存在脑海中的,还有这段雨中初登黄山难忘的回忆。


后来大学毕业,机缘巧合来到了黄山工作,自此观黄山美景便成了家常便饭。而在黄山的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中,给我震撼最大的便是云海。这种可遇不可求的自然奇观,是大自然赋予黄山最神奇的礼物。

黄山云海

我曾经在北海景区观过一场浩荡的云海,如今思来仍觉回味无穷。烟云一波万顷、浩浩汤汤奔涌而来,在峡谷之间汇聚成海,紧紧地将山峦峰石纳入自己的怀抱。


此时站在梦笔生花处遥遥望去,眼前的云海洁白无瑕,厚重绵软,令人不禁产生掬起一捧放入口中品尝的想法。骤起的风不时轻轻拨动紧密相拥的云,想要让人更真切地目睹它们的真容。

梦笔生花景点

云海逐渐分散,云朵变幻得如蝉翼般稀薄,像是化作了人间上乘的白纱,为高耸的山峰穿上了最美的嫁衣。当人们凑上前去想要看清楚云里若隐若现的峰峦的面容时,云朵又似一阵轻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野,然后在人们满怀失落的心情时它们又于山谷间汇合涌来,似波浪不断冲击沿岸的青山。云海仿佛把峡谷作为了自己表演的舞台,无拘无束,快意洒脱,任自己在天地间轻盈地翻飞舞蹈,自由穿行。

瀑布云

后来,我曾很多次在黄山不同的地方观过云海。前山雄伟,后山秀丽,大峡谷梦幻,不同地方,不同形态的云海,带来的却是同样的震撼和感动。云海变幻多姿,绚丽缤纷,大自然最大限度地赐予了黄山得天独厚的美,置身这隅人间仙境,需要做的只是尽情享受这份大自然的馈赠。


再后来我调至市区工作。宝宝四五岁的时候,我便开始带他来爬黄山。去年五一,我带着他从迎客松,徒步走到天海,再从西海大峡谷谷底爬到排云亭,三四个多小时的山路,他跟我一起,沿着长长的台阶一路攀爬。此时的大峡谷,已经是满目盎然的春意,微风不燥,阳光正好,山谷里奇峰耸立,鸟鸣花香。爬累了,便在台阶旁随意坐下,看蔚蓝的天空白云悠悠,看一只扑腾飞起的鸟儿从眼前一闪而过,清脆的鸣叫声在峡谷里回响。

排云亭

在黄山的所有登山道中,西海大峡谷的山道是最“鬼斧神工”的所在。那些修建在峡谷悬崖上的道路犹如一条条天路,将峡谷的风景带到了世人面前。沿着蜿蜒起伏的山道,在峡谷中,一会是壁立千仞的悬崖,转个弯,又是一处山峰点缀着松树的小景,再行至前,又有一道石板翘立于悬崖之上,站在石板上抬眼望去,眼前一片开阔,峡谷的奇峰一览无余。移步换景在这里有了最贴切的注释。而在这蜿蜒延伸的山道上攀爬,不放弃每一小步的努力,坚持不懈地朝前走,最终定能到达目的地,是我此行最想给小儿上的一堂课外课。

西海大峡谷

回想起人生中与黄山的这几段遇见,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感触,而黄山,也以他开阔的胸怀和奇幻的美景,给了我不一样的收获。


登黄山,确实观止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黄山   西海   山道   松树   大峡谷   云海   山峰   峡谷   悬崖   台阶   阶段   人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