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而行 - 柴火炉炖菜,儿时的味道

文图 | 许卫东

鲁南把烧柴草的炉子叫地锅灶,鲁北我的老家则叫灶库。我的邻居买了台地锅灶,常炫耀做的饭好吃、炒的鸡喷香、炖的大骨头汤那味道更是美不可言。邻居的话勾起了我儿时在三叔家,用灶库烧柴草做的白菜炖肉的美味。我想买个柴火炉,找下儿时的味道。

我转了几家商店,看能不能买到个比较便宜的炉子。柴火炉的价格不低,大都在千元左右,有点舍不得。

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有一款柴火炉,体积不算大,几百元的活动价也挺划算,我便打款订购了。

不几天,柴火炉快递到家了,投递员帮我打开包装,查验了下有无碰伤质量问题,我便签字收下了。我迫不及待地按照使用说明安装起来。把烟筒接到炉台出烟口,把锅盖把手用螺丝固定好,然后用清水刷了几次锅就点起了火。待锅热了,把一块生肥猪肉下锅并不停的转圈擦,使油脂均匀的布满整个锅面,再用热水洗净锅后小火烘干。这样锅在使用中就不会生锈了。

柴火炉做得挺精致,外壳是不锈钢的,炉灶下面有个成灰的抽屉,随时可把柴火灰倒掉。炉体下还按有四个小轮子,移动很是方便。烟筒随着风向可转动。我端详着柴火炉很是满意。

我不顾天气的炎热和爱人的劝阻,用柴火炉做起了白菜炖肉。在我儿时的记忆中,三叔三婶做的白菜炖肉特别好吃,把猪大油烧热后放葱花炝锅,然后放进白菜和几片肥猪肉翻炒,那满屋的香味至今留恋。几十年来我吃过无数次这道菜,在吃饭店时,我时常会点白菜炖肉,但至今也不曾吃到过像叔婶做的那么好吃的白菜炖肉。

我从刚记事起,三叔三婶就常接我到他们家住些日子。三叔特别喜欢我,常推着独轮车带我去赶集,把我抱到车上,然后用根绳子把我拢到车子中间的把手上,防止我掉下来。每次赶集都会到公社的供销门市部,拿猪肉购物票买上几两肥肉,回到家后,三叔都会大声吆喝婶子:烧灶库炖白菜。我们鲁北农村的灶库,是用麦秸和泥土做成土坯垒起来的,灶库和土炕连在一起,烟从炕下穿过顺烟道从屋顶冒出去了。冬天烧火做饭还可取暖。人们常说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日子中的热炕头,应该指的就是用灶库烧的热炕吧。

三叔家有两个灶库,一个在北屋一个在西屋,寒冬或天凉时在北屋烧饭,天热酷暑时就在西屋烧火做饭。灶库的边上都会配上个风箱,风箱是用木头做的一个长条箱子,箱内有个木叶轮,来回拉动把手,风就会吹进炉膛,火就会旺起来。我们鲁北老家把这风箱叫风仙。我觉着拉风箱挺好玩,就老是抢着拉,每次三婶都会冲我高声说:使劲拉风仙,这时我就会使出吃奶的劲使劲来回拉。三婶还时常给我烧圆面圈吃,我们当地把烧面圈叫烧布几,把和好的面搓成圆条弄成个圆圈状,放到柴火炉里烧。

三婶觉得烧熟了,就会用棍子把布几从火堂里挑出来,用手擦去灰尘让我吃。灶库烧的布几,外面胡而发硬,里面却挺松软,越嚼越香。每次我吃布几时,婶子都会微笑地望着我。我吃几口就会往婶子嘴里塞让她吃,这时三婶就会张开大嘴装着狠狠地咬了口,吧唧吧唧地嚼起来,边装吃边说:真香,婶子吃了,孩子你吃吧。只要我住三叔家,三婶都会把仅有的一点白面,给我烧成布几吃。五十多年前婶子用灶库给我烧布几吃的事,记忆犹新。

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初期,三叔把西屋沿街房内的灶库给扒掉了,用土坯垒了个柜台,开起了百货商店,做起了买卖。三叔成了村里的第一个万元户,还受到了政府的表彰。

我曾问过爷爷:灶库和风仙是那个年代开始用的。爷爷说:不知道老祖宗在哪个年代发明的,但从他记事起就用它烧水做饭了。在《闯关东》的电视剧里,也有拉风箱烧柴火灶的影视情节。

前两个月我退休后回了趟鲁北老家。柏油马路布满了整个村庄,一排排的砖瓦房整齐有序的排列着,家家都用清洁方便的液化气烧水做饭了。我儿时记忆中的土屋土炉土炕都没了踪影。

现在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长大的孩子,祖祖辈辈烧火做饭的灶库是啥样子,他们怕是也不知道了,只能留在传说中了。村庄早晨袅袅吹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作者简介:许卫东,男,利津县人,1962年出生军人家庭,文学爱好者,曾在金融文学、齐鲁壹点、济南头条、沂蒙晚报等刊物上发表《非洲女律师梅西》《儿时记忆姥姥家》等散文。

壹点号山东金融文学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12

标签:柴火   儿时   锅灶   炖菜   婶子   烟筒   齐鲁   风箱   都会   炖肉   白菜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