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洛市的区划变动,地名名称演变… …

商洛市是陕西省下辖的地级市,在地理位置上它位于陕西的东南部地区,同时坐落于秦岭的南边,商洛的面积比较大,它的总面积有19,292平方千米,而商洛是典型的地广人稀,面积虽然大,但人口比较少,它的总人口只有202万人左右。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商洛的经济收入总值为852亿元。

历史上商洛,就一直都是秦楚咽喉,是长安通往东南还有中原地区的要塞,商洛境内有不少的旅游景点。目前商洛一共管还有一个区六个县。总体来看,在自身优势上商洛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只要能够把经济搞上去,未来商洛肯定能够发展的很好。

那么历史上的商洛发生了怎样的区划变迁沿革,才一步步形成现如今的区划格局的呢?

从战国时期开始说起,当时的商洛主要是楚国和秦国的边界之地,所以说战乱不断。战国后期的时候秦国逐步统治了商洛地区。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开始崛起,然后采用统一兼并战争横扫六国,在全国推行了郡县制度,秦朝的时候商洛属于内史,是秦王朝的政治核心所在地。

西汉时期仍然采用了郡县制度,同时在郡县制度的基础上还增加了郡国并行的体制,西汉中后期的时候,在郡的级别上增设了州,将全国划分为13个州,商洛属于司隶部弘农郡,此时商洛的地名叫做上雒。

东汉时期仍然沿袭了西汉的制度,不过此时的商洛属于司隶校尉部,京兆尹。黄巾起义之后,东汉政权名存实亡。三国争霸时期,商洛属于雍州京兆尹。此时商洛的名字叫做上洛。

西晋时期,我国迎来了短暂的统一,西晋时期大举分封王侯,商洛属于司州上洛郡。

西晋政权土崩瓦解之后,历经多年的战争。到了隋朝时期,我国再次迎来了统一,隋朝的时候,重新采用了郡县制度,此时的商洛,属于上洛郡,地名叫做上洛。

唐朝时期,改用了道州县这样的三级行政制度,同时在一些边疆地区设立了很多的都督府,还有节度使,唐朝时期商洛属于山南东道商州。

北宋时期改道为路,采用的是路州县三级行政制度,商洛属于永兴军路商州。南宋时期,陕西地区一直是被金国占领,在地方行政区划上金代一直沿用了北宋的体制,商洛属于京兆府路商州。

元朝建立之后,元朝的疆域规模空前的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国,在地方行政上,为了方便管理,元朝采用了行省制度,在陕西地区设立了陕西省,此时的商洛,属于陕西省下辖的凤元路管辖,地名改为了商州。

明朝时期仍然采用了行省制度,不过为了体现出和元朝的不一样,将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商洛仍然属于陕西承宣布政使司管辖,改属于西安府。

清朝时期仍然沿袭了明朝的制度,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

民国时期废除了明清时期的州和府制度,全部改名叫做县,商州改成了商县。隶属于陕西的关中道馆下。

民国后期的时候采用的是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的制度,当时的商洛地区属于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商洛地区解放,同年设立了商洛专区,1969年商洛专区改名叫做商洛地区。商洛地区下辖有商县等其他的6个县,1988年的时候,商县成为了商州,是此时的商州市是县级市,2002年商洛地区和商州合并,统称为商洛市,商洛市以地级市的身份出现在陕西的行政区划上。至此为止,商洛的区划变迁沿革算是彻底结束了。

既然文章说到这里,简单的给大家说一下商洛这个城市怎么样。

说起商洛这个城市,大家很可能就是他的名气并不是很大,在我国甚至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商洛市,但是他的战略地位非常的不一般。自古以来商洛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战国七雄时期开始说起,当时的商洛,就是楚国和秦国争夺的重要地点。在近现代中,由于商洛地处于几个省的交界之处。是陕西省非常重要的物流中心和转运枢纽。未来商洛的发展肯定是一片光明的。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商洛市   京兆   郡县   秦国   商洛   陕西省   陕西   区划   地名   变动   时期   名称   制度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