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甜品还能吃上非遗榜单,桂林这座小县城到底有多硬核?

这几天,桂林每天35/36度的气温,让桂林人切实感受到了什么叫“燥热难耐”,真的恨不得住在冰柜里,更别提要备菜做饭了,走到厨房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每到这样的时刻,消暑的甜品必不可少。桂花冰粉是桂林人夏日午后不可或缺的小吃,伴着蝉鸣和树荫,也是很多当地人成长记忆中无法忽视的美味。

红糖桂花冰粉(图片源于网络)


凉粉籽手搓冰粉蕞正宗,是桂林人消暑甜品的扛把子


在桂林,凉粉一定是凉粉籽手搓的才蕞正宗。


切开凉粉果,挖出细细的凉粉籽,晾干后装入纱布缝成的一个小布袋子里,再放进盛着冰井水的盆中用手反复揉搓。等水渐渐变成乳黄色,而纱布袋里再挤不出胶质后,把水静置几小时,待凝结成亮晶晶的固态后,纯天然的凉粉便做好了。

薜荔果里挖出来的凉粉籽(图片源于网络)

小孩子总是迫不及待就想要开吃了的。吃的时候,舀一勺凉粉,随意打碎,倒入提前熬制的冰镇过的红糖水,再用牙签沾一点薄荷油放进去拌一拌,有些人还要再加点醋,这便是桂林凉粉的独特吃法了。


手榨凉粉籽做出来的凉粉,口感软糯,略带气泡,又泛着果香;盛入带花纹的塑料碗,阳光下闪起琥珀色的柔光,光是看着就想要流口水。守在冰粉盆旁边,一口气可以吃两三碗。

桂林红糖冰碴冰粉(图片源于网络)

桂林滨江路街头卖凉粉的流动摊点(图片源于网络)


纯手工制作,做冰粉常见的3种植物,你见过吗?


1. 长得像秤砣的薜荔果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


这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中的诗句,而其中所说的薜荔就是我们做凉粉的凉粉果树。


薜荔的「薜」字与「薛」字很像,其实这个字念bì,大家要仔细区分。薜荔果在南方地区分布广,而北方地区则十分罕见。


秤砣果这应该是很多农村娃都认识的一种植物了,它的学名叫薜荔,在民间俗称为凉粉籽、木莲、木馒头、鬼馒头、秤砣果、爬墙果等。


因为它的外形像秤砣,所以叫秤砣果的比较多,可以说是比较形象了。看图,秤砣果长这样:

薜荔果(图片源于网络)

把它切开以后就会看到内部很像是无花果,里面满满的是细小如同芝麻的种子,而这些种子就是制作凉粉的原材料。


相信有以前很多农村人都有采摘它来做过凉粉吃,其实凉粉果做凉粉也很简单。

凉粉籽,薜荔果的种子(图片源于网络)


切开凉粉果取出它的种子,晾晒干了水分,把它用干净的纱布包裹起来,放在盆里用清水,最好是井水浸泡一会儿,然后用力地揉搓布袋子,把凉粉果种子里面的胶质全部都挤出来。


薜荔果冰粉是小时候最喜欢的冰粉,薜荔果具有黏稠凝固的作用,是一种天然的可食用凝固剂,因此用于制作凉粉时,不需要添加其它凝固剂即可凝固。


切开后的薜荔果(图品源于网络)


这种做法,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杭州府志》中说“夏月捣木莲子盛布囊中,井水绞取,汁即凝如腐,糖醋食之凉彻心肺。” 用纱布包裹薜荔种子在一盆矿泉水中搓出滑腻腻的汁液,常温一小时就能成冻。 绍兴有木莲豆腐,慈溪则叫做冻蒲,都是未染色的。


2. 长得像灯笼的假酸浆果


如果找不到秤砣果,还可以找到它的替代品,一种学名叫假酸浆的野果,来代替做冰粉。


看这照片是不是特别像小时候常吃的野果——灯笼果,有些地方也叫它姑娘果,而它的学名叫假酸浆,在乡下农村多叫它冰粉籽、凉粉籽。

灯笼果(图片源于网络)


假酸浆在南北方都有它的身影,是我国广泛分布的一种植物,它对生长环境不怎么挑剔,在路边、草丛、荒地里都能生长。


这种植物长得和灯笼果非常的相似,不光是植株大小差不多,就连果实也是如同双胞胎一样。而在过去它就是常用来制作凉粉的一种原材料,因为有些地方凉粉也叫冰粉,所以它也叫冰粉籽。

假酸浆的种子(图片源于网络)

假酸浆制作凉粉也很简单,取用的是它内部扁圆如同辣椒籽一样的种子。经过水浸泡以后,过滤掉种子,然后加入适量的石灰水来作为凝固剂,过了一会儿就会凝固成为晶莹剔透、口感凉滑的凉粉了。

假酸浆的成熟种子冰粉籽(图片源于网络)


相信很多人在上世纪80、90年代常在夏季购买凉粉来吃,却不知道它们就多数是用假酸浆的种子制作的。


之所以说是纯手工制作,是因为这两种原材料中,都含有一种或几种可以自主凝胶的化学物质,不需要添加其他添加剂,就可以自主凝胶了。


咱们现在吃的果冻里面,也是提取了这种凝胶果胶,然后再添加一些可使用的色素,就变成了各种色泽诱人、QQ弹弹的果冻了。


仙人豆腐名称源于桂林阳朔,也是桂林人的心头好


除了桂花冰粉,神仙豆腐也是桂林一绝。


仙人豆腐(图片源于网络)

神仙豆腐其实就是客家人用仙人草煮的仙人粄,广西阳朔一直叫做仙人豆腐,然后现在很多人又叫做神仙豆腐,浙江温州有用其制作绿豆腐,别处也有叫观音豆腐,潮汕地区称作草粿、仙草蜜。


其所需原料仙人草、草木灰、米浆和清水,无一不取自天然。农村人用新鲜仙人草汁液、米浆、稻草灰熬煮,等冷却后颜色翠绿如同翡翠,看起来就很有食欲。


制作好的仙人豆腐呈墨绿色,闻起来带有青青草香,吃进嘴里又嫩又冰凉,搭配着红糖水,间或浇一勺桂花蜜,仿佛整座桂林山水都绽放口中。

桂林阳朔金宝仙人豆腐甜品(图片源于网络)


仙人草,又叫做凉粉草。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有记录:

“仙人冻,一名凉粉草。出广中,茎叶秀丽,香犹藿檀,以汁和米粉食之止饥,山人种之连亩,当暑售之。”可见,人工栽培凉粉草古已有之。


仙人草植株晒干后,可煎汁与米浆混和煮熟,冷却后即成黑色胶状物,质韧而软,以糖拌之可作暑天的解渴品,广东、广西常有出售,广州一带称为凉粉,梅县一带称作仙人拌、仙牛拌。


我想,桂林阳朔人之所以把它叫做仙人豆腐,除了制作的原料叫做仙人草,这可能和桂林阳朔的山水有关系吧,毕竟,众所周知,“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宁做桂林人,不愿做神仙”。


桂林山水(图片源于网络)

想一想,在夏日闷热的时节,如果下点雨,烟雨濛濛,云蒸雾腾,吃上一碗冰冰凉凉的仙人豆腐,可不就是赛神仙嘛。

仙人草,有点像薄荷(图片源于网络)

其实,神仙豆腐就是现今各地奶茶铺烧仙草的前身,人们所熟悉的漆黑色烧仙草是用干制的仙人草煮出来的缘故,如果用新鲜的仙人草汁液做出来,就是草绿色。


单纯的仙人草与淀粉已经足够凝固,如果加一点碱性液体增色(草木灰就是碱性,用来增色和加快凝固),颜色会更好看诱人。


晒干的仙人草(图片源于网络)

烧仙草,用晒干的仙人草制作(图片源于网络) 烧仙草(图片源于网络)

除了用仙人草制作神仙豆腐,一些地方还用一种叫“臭黄荆”的叶片,捣碎了做凉粉、神仙豆腐,因此这种树也被叫做“凉粉树”。


臭黄荆为马鞭草科植物,又名短柄腐婢、女贞叶腐婢、斑鸠站、斑鹊子,根、叶及种子可入药,在四川、贵州、湖北及江西这些地方比较常见,浙江、福建、江苏等地方也有。

臭黄荆(图片源于网络)

用臭黄荆来做凉粉,主要是采摘它的嫩叶子,因为它与凉粉籽一样含有丰富的果胶。把它的叶子捣碎了,加入过滤的草木灰水,一会儿就会凝固成为果冻状的凉粉了。


只要用刀划成小块,根据自己的爱好加入一些调味料拌着吃就可以了。


虽然臭黄荆名字有点不雅,但它做的美食却一点不臭,而且用它做出来的凉粉,就曾是无数农村娃童年爱吃的美食之一。在过去闹饥荒的时候,它还是穷苦人家充饥的美食之一。

仙人豆腐(图片源于网络)

近些年,随着奶茶店的兴起,烧仙草也成了奶茶中不可或缺的原料,在有些地方还发展种植臭黄荆树,就是因为它的叶片营养丰富,吃起来又很美味,而且做的凉粉、豆腐都是小有名气了。


由于桂林人喜好酸辣的口味,所以喜欢放醋和辣椒拌匀,当成一种开胃解腻的小菜。


插播一个冷知识:


在2020年,桂林阳朔金宝乡的仙人豆腐,已经列入桂林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金宝乡仙人豆腐成功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类别名录,成为阳朔县第5个市级非遗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图片源于网络)

仙人豆腐的常见吃法:


1)把它放冰箱里冷藏,或加冰、搅拌红糖(或煮好的冰冻红糖水),还可以加入米醋,嫩滑酸甜,夏天非常爽口;

2)凉拌也相当的捧!

3)煮着吃,爆炒辣椒后,放酱油等调料(据自己口味)加水烧开,然后把仙人豆腐放下去再烧开即可,也可以加些番茄和肉沫。

4)放蜂蜜,是很小资的吃法。

仙人豆腐小吃(图片源于网络)

朋友分享的吃法大全:


1)放过蜂蜜柠檬(原来泡的),酸酸甜甜的,个人觉得好吃;

2)放过红糖水,甜得很正,放白糖清甜;

3)放鸡汤煮就比较清淡有点盖了豆腐本身的味道,

4)放肉末辣椒酱油拌的味道也不错。


炎炎夏日,除了吃神仙豆腐甜品,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按照以上吃法尝试一下,解锁不同的口味。


写在最后:


不论是冰凉粉还是仙人豆腐,原料皆取材于大自然,制法则是古今代际相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历史与文明的继承发展,集趣于桂林人的一碗甜品之中。小小甜品,不仅凝聚着一代代桂林人的勤劳与智慧,更向世人展示了独属于桂林人的生活法则:生于山水,食于山水,乐于山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薜荔、仙人草、臭黄荆

梁瑞红:薜荔籽果胶凝胶特性的研究

爱文希ELVIS :中国传统凝胶食品考(植物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07

标签:阳朔   薜荔   秤砣   仙草   凉粉   甜品   仙人   豆腐   种子   图片   网络   桂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