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尽头在哪?科学家发现的最远天体,能被认定为“边缘”吗?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星点点,月团团。倒流河汉入杯盘。”“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这些美好的诗句,都是古代人们对繁星点点的美好想象。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从未停止对宇宙的探索,那么宇宙中的星星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宇宙到底有没有尽头呢?如果说宇宙是有尽头的,那么它的外面是什么呢?这是极其重要的宇宙学问题,历代科学家都积极地加以探索,力争给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宇宙学说

刚开始人们认为宇宙是有边界的,所谓天圆地方,宇宙也是在一定空间内的,这个时候出现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学说。

后来,人们开始逐渐接受宇宙是无边说,宇宙无边说把宇宙想象成一个三维无限的欧几里得多向空间,也就是说,朝着上下、左右、前后这6个方向都可以永远走下去,以至延伸到无穷远。这种观点在与中世纪宗教神学的斗争中,曾起过非常积极的作用,但它跟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一样,都是没有被证明的科学假说。

再后来,很多科学家开始思考和研究宇宙是不断膨胀的,并提出了宇宙膨胀论。既然宇宙是膨胀的,那宇宙是如何膨胀的呢?

1948年,伽莫夫提出了大爆炸宇宙学。这个学说认为,宇宙最初形成之时密度和温度都很高,所以极易引发爆炸,在爆炸发生的瞬间,释放大量能量,宇宙的温度和密度都会急速下降到之前的1/3。1967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为大爆炸宇宙学模型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宇宙的组成

自古以来人们对宇宙产生了无穷无尽的遐想,随着科技的发展,观测手段的不断进步,人类对宇宙的了解已日益加深。那么,宇宙里都有什么呢?

现在人们已经知道宇宙是由无数的星系、星团所构成的,那又是什么组成了星系、星团呢?这就包括了我们平时仰望星空看到的恒星、彗星、行星及少数特殊星体。那像恒星、彗星、行星等这些星体的主要成分又是什么呢?这就就到了我们都能理解的层面,各种星体的组成可以称之为分子。

众所周知,原子组成分子,原子核和运动电子及超子由组成了原子。在宇宙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很多物质之间都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也就是说几种分子中的原子会重新组合而生成其他分子;很多物质也会出现衰变,也就是说它会失去质子、中子或电子而变成其他物质。在宇宙中每天都会有一些恒星、行星、彗星等星体从它们所在的星系中消失。

根据宇宙爆炸学说,宇宙自从发生爆炸后,温度和密度都急剧下降,据文献记载,宇宙目前的密度大约仅有9.9 10-_L克/立方厘米,属于密度极小的范畴,而通过观测和探索,目前宇宙的组成中有大部分是暗能量,约占73%,23%为冷暗物质,剩下的4%才是普通物质。

宇宙边界推测

假如我们有机会到太空去旅行,就会发现我们一直生活在以“地球”命名的宇宙飞船上。我们常用的观察和丈量工具眼睛和尺子在宇宙空间中是无法使用的,一般只能通过天文望远镜来观察,而在宇宙中普通的计量单位是远远不能满足要求的,在宇宙中普遍使用的丈量单位是光年。

1988年有两个对宇宙探索极其重要的人出现了,他们就是宇宙望远镜科学研究所的乔治·麦里和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的钱伯斯,经过两人的不断研究和探索,他们发现了编号为4G41. 17的天体,通过模型计算,得出这个天体离地球的距离大约是117亿光年。

这一发现刷新了人们能够观测到的宇宙最远距离,从前人们认为离地球最远的星体是编号为0902 +34的天体,它到地球的距离大约为是115亿光年。专家们认为4G41. 17便是目前人们所能够“看到”的宇宙的“尽头”。此外,还要考虑到,光和电波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传播。离地球117亿光年的4G41. 17发现的光和电波经过了117亿年才达地球。

因此我们看到的是117亿年前的4 G41.17的样子,现在这个星体是什么样子,恐怕早已物是人非了。

当然知识探索是无止境的,现在受科技发展水平和观测工具的限制,我们最多只能观测到4G4.17星体,也就是距离地球117光年远的距离被我们认为是宇宙的尽头,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更远的星体。

为了加强对宇宙的进一步探索,人们不断的研制新的观测装备,有直径为4米的大型望远镜,红外线摄像机、CCD(电荷耦合器件)摄像机等,这为发现新的、距地球更远的星系提供了可能性。

现在人们正致力于观测和寻找距离地球大约125亿光年的星系。如果真的观测到,就可以证明星系是在宇宙诞生后的5亿年前就形成了。

但是到目前为止,虽经过各代科学家的种种努力,仍然不能发现比120亿年更早形成的星系,也许是宇宙诞生10亿年前后产生的大量“宇宙尘”,使人们无法看见已经形成的星系。

但是人们对宇宙的探索和研究从未止步,无论如何,人们总是想找到宇宙的“尽头”。面对探索宇宙边界的未来,或许当观测技术进一步提高,观测比[4G41.17]更远的天体,精密地求出其气体的化学组成将成为可能。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好的研究和探索宇宙的奥秘,到时候我们也就能够发现真正的宇宙的“尽头”吧!

宇宙死亡

在了解了宇宙是如何产生及边界推测之后,我们自然而然会思考宇宙将会以何种方式终结。最后会发出“呼”的一声巨响还是在悄无声息中消逝?

答案取决于宇宙中到底有多少物质如果宇宙中有足够多的物质,那么引力最终将占据主导地位,宇宙的膨胀将停止,并逐渐收缩,这将导致所谓的“大挤压”。而且这可能反过来引发另一次大爆炸,这一想法令哲学家、天文学家和科幻迷们兴奋不已。事实上,我们并不能确定我们所在的宇宙是来自第一次宇宙大爆炸。

然而,更具可能性的是宇宙中没有足够多的物质让引力将全部物质拉回到一起,因此宇宙将会持续膨胀。最终,所有的能量将消散,等同于宇宙死亡。但是别担心,宇宙的终结在短期内是不会发生的。

宇宙的死亡是由其所构成的星系的消亡逐渐累积的,星系由开始的不稳定,到中期的燃料枯竭,再到最后的崩塌。宇宙中所有星系一个一个经历这个过程。有些恒星(如超新星)死得尤为壮观。

其内核先发生惊心动魄的塌缩,将自身炸成碎片,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炸成的碎片被高度浓缩的物质吸引,这种高速浓缩的物质压力非常大,能够将原子向内激发,形成中子。有的恒星甚至不能形成中子,而是自身收缩,变成黑洞。

恒星燃尽之后剩余的残骸在星系中游荡,时时发生碰撞黑洞会吞没任何恒星以及它所遇到的物质(包括光)。也就是形成宇宙中心黑洞,这样一来,黑洞将会越变越大。在极长的时间里,恒星残骸会越来越靠近星系中心,最后被那永远吃不饱的黑洞吞没。

有些死星却能逃离这一厄运,这是因为它们幸运地撞上了其他的恒星,这些恒星将它们撞出星系,成为范范天涯的空间中的孤独的漂泊者对于这些漂泊者来说,逃脱只是暂时的,包括未被黑洞吸入的气体和尘埃。大约1032年之后,它们的核物质就会蒸发干净。一切固体物质就这样分解了。

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宇宙(一切空间、时间、物质诞生于大爆炸;他们也同样认为,宇宙消失于大崩塌。消失于大崩塌就是完全的漂灭,地点没有了,时刻没有了,什么东西都没有了。

当存在的一切都死于引力的无限的毁灭力量时,就有了最终的“奇点”,然后就再也没有什么了。引力曾是宇宙的接生婆,引力也是宇宙的送葬者。

结语

人们对宇宙世界的未知还有很多。什么是黑洞,黑洞里有什么?随着对宇宙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探求宇宙的新领域,宇宙中存在反物质吗?宇宙中存在外星生命吗?所有的这些宇宙的奥秘都在等待着我们一一去探索。

好了,本期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看完这期别忘了给我们点赞,关注和转发。谢谢您的支持,下期更精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宇宙   星体   星系   天体   恒星   引力   学说   黑洞   最远   尽头   边缘   物质   地球   发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