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烘焙理论知识问答 (上)

来源:【中国食品报】

1.面包按质地分为哪几类?

面包按质地分为4种。软质面包即表皮和组织都比较柔软的面包;硬质面包即内部组织比较结实的面包;脆皮面包即表皮较干易折断,内部比较柔软的面包;松质面包即内部组织分层次的面包。

2.德式面包与美式面包分别有哪些特点?

德式面包以小麦粉为主料,多采用一次发酵法,面包酸度大,如黑面包,维生素C含量高于其他面包;美式面包以长方形白吐司为主,松软、弹性足。

3.小麦如何分类?

小麦按产地可分为:美国小麦、加拿大小麦、澳洲小麦、中国南方小麦及北方小麦等。按表皮颜色可分为:红麦、白麦、花麦。按播种季节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按角质含量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

4.国际标准中对面包粉和糕点粉成分是如何规定的?

面包粉:水分14%,蛋白质11%—13%,碳水化合物74%—76%,脂肪1%—1,5%,灰分0.5%。

蛋糕粉:水分14%,蛋白质7%—9.5%,碳水化合物75%—77%,脂肪1%—1.5%,灰分0.4%。

5.面筋是如何形成的,其物理性质有哪些?

当面粉加水经过搅拌或揉搓后,麦谷蛋白吸水膨胀,再膨胀过程中,吸收了麦胶蛋白、酸溶蛋白及少量可溶性蛋白,形成的网状结构物质,即面筋。

面筋的物理性质包括3方面内容。弹性是指面筋在拉伸或按压后恢复到原来状态的能力。延伸性是指面筋拉伸时表现的延伸性能。韧性是指面筋在拉伸时的抵抗能力。

6.选择面粉时要考虑哪些因素?

蛋白质含量及质量:蛋白质含量在11%—13%之间。面粉色泽:要求粉色洁白,灰分较少。吸水量:达到一定的吸水量。搅拌及发酵耐力:搅拌耐力强,面团不易打过;发酵耐力强,面包不易发过。

7.烘焙酵母如何分类及使用?

鲜酵母:和面粉直接混匀即可,0—4摄氏度冷藏保存,保质期1—2个月。

活性干酵母:需要用水活化使用,保质期两年。

即发酵母:直接与面粉拌匀即可,保质期两年。

8.酵母的发酵原理是什么?

酵母发酵过程是将碳水化合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及酒精的过程,酵母的发酵原理用面粉中的糖分与其他营养物质,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繁殖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使面团膨胀成海绵状结构。

9.酵母在面包制作中起什么作用?

质地蓬松:酵母在面团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并由于网状组织的形成而被留在面筋网络中,使面包疏松多孔,体积变大。

面筋扩展:酵母除产生二氧化碳之外,还有增强面筋扩展作用,使酵母产生的二氧化碳能留在面团内,增强面团保气能力。

增加面包的香味:酵母在发酵时,能产生面包特有的发酵味道,发酵时除有酒精产生外,还伴有其他与面包风味为有关的物质生成。

提升面包的营养价值:因酵母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酵母体内蛋白质含量几乎占到一半,且主要氨基酸含量充足,尤其是谷物中较缺乏的赖氨酸有较多含量。此外,还含有丰富B族维生素。

10.影响酵母发酵的因素有哪些?

温度:在一定的范围之内,随着温度的增加,酵母的发酵速度也增加,产气量也增加。

pH值:面团的最适pH值在4—6之间。

渗透压影响:酵母细胞膜是个半透膜,但当糖、食盐、无机盐或其他可溶性固态物质浓度较高时,酵母体内的原生物会渗出细胞膜,导致酵母的正常生命现象受到影响或破坏。

加水量:加水越多,面团越软,发酵越快。

面粉:面粉筋度越强,发酵越慢。

防霉剂:大部分的防霉剂对酵母发酵都有抑制作用。

11.食盐在面包制作中有什么作用?

增加风味:食盐可以引出原料风味。

强化面筋:食盐可使面筋质地变密,增加弹性,从而增强面筋的筋力。

调节发酵速度:超过一定量的食盐,对酵母发酵有抑制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配方中食盐的用量,调节或抑制发酵速度。

改善品质:适当量的用盐,可以改善面包的色泽和组织,使色泽好看,组织柔软。

12.后加盐的目的是什么?

后加盐的目的主要有4个:一是缩短搅拌时间,二是较好的水化作用,三是适当降低面团温度,四是减少能耗。

在面团搅拌的后阶段加入,一般在面团的面筋扩展阶段后尚未完全扩展完成之前加入,待面团已离开搅拌缸壁时,盐作为最后的原料加入,然后继续搅拌2—3分钟即可。

13.奶粉在面包制作中有什么作用?

面团中加入适量奶粉,可改善面团的物理性质及提高产品质量。

吸水量及面筋强度:奶粉的吸水量大约是100%,所以加入奶粉能使面团的吸水量增加,同时,加入奶粉,可以增加面筋,增加面包的体积,在这一点上,奶粉对低筋面粉的影响比高筋面粉要大。

搅拌耐性:奶粉加入面团中,不仅可增大吸水量,且也增强面筋的韧性,由此增加面团搅拌的耐性,不会由于搅拌时间的增长导致搅拌过度。

对发酵的影响:因奶粉中含有蛋白质,故对面团的发酵pH值的下降趋势有缓冲作用,增强面团的发酵耐性。

表皮颜色:奶粉内的糖类——乳糖高达52%(脱脂奶粉),且属于还原糖,又未被酵母利用,直到入炉前都保持原料的含糖量,故在烘焙时,这些乳糖便与蛋白质结合,形成金黄色的诱人表皮,奶粉用量越多,表皮颜色越深。

延缓老化:加入奶粉的面包,有较强的保温性,可减缓水分的减少,能够较长时间保持柔软。

14.鸡蛋对烘焙工艺及品质的影响有哪些?

起泡性:即蛋白形成膨松安定的泡沫的性质,面团加入鸡蛋再搅拌,与拌入的空气形成泡沫,并融合面粉,糖等其他颜料,固化成薄膜,增加了面团的膨胀力和体积。当烘烤时,泡沫的气体受热膨胀,由于蛋白质的变性作用和凝固,使面包产品形成疏松多孔,且具有一定的弹性。

热变性:即蛋白质加热变凝固,其温度为58—60摄氏度,蛋白质变性后,其结构发生了改变,形成了复杂的凝固物,当烘焙后,凝固物失水后变成凝胶,使面包表皮光亮。

持水性:蛋液具有良好的持水性,能使制品有一定的水分,而使其柔软。

15.面团搅拌包括哪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抬起阶段。第二阶段:卷起阶段。第三阶段:面筋扩展阶段。第四阶段:面筋完成阶段。第五阶段:搅拌过渡阶段。第六阶段:面筋断裂阶段。

(中焙)

《中国食品报》(2023年05月22日05版)

本文来自【中国食品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面筋   面团   酵母   表皮   奶粉   小麦   面粉   蛋白质   面包   常见   阶段   理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