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连续22小时负电价,释放出什么强烈信号?

继2023年3月13日山东省发改委划定市场电能量价格下限为-0.08元/千瓦时之后,在这个五一假期山东省就迎来了低至-0.08元/千瓦时的负电价。

前后不过月余。

而且这次负电价出现的时间段长度也比较长。根据山东电力交易中心的官方数据,在5月1日20时至5月2日17时这连续22个小时的时间里,山东省实时现货交易价格为负电价,而在5月1日至5月2日期间的48小时实时现货交易中,共有32个小时出现负电价。


5月1日实时市场发电侧小时级电价

5月2日实时市场发电侧小时级电价

5月1日、5月2日山东省实时电力市场报价


经统计,而5月1日的现货平均交易电价为-1.3分/度。用户侧每越用越赚,发电侧越发越亏,必然会引导用户侧重新开机,亦或是发电侧启停,也算是电力现货交易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起调节供需平衡之作用了。


不过由于山东还有每度电0.0991元的容量补偿,所以结算电价还不是负的。而且目前中长期交易的比例占到了八到九成,远大于现货交易市场。另外,居民用户和代理购电用户并不受影响。最后,山东的新能源只有10%的集中式电站参与现货交易,所以这次负电价的影响面、大众感知度并没有媒体宣扬的那么大。


#负电价为什么出现在五一节的山东


负电价为什么出现在五一节的山东?这种情况是多重因素叠加而来的,接下来让我们浅浅分析一下。


首先,如前文所说,早前山东省发改委已经为负电价铺好了路,划定了下限,让其在电价政策层面成为可能。


其次,近年来山东省的产业结构调整迁出了许多高耗能的化工、冶炼产业,如电解铝、钢铁、有机硅等传统重工业转移到了水电更丰富的云南等省,也就是常听到的“新旧动能转换”。大工厂转移,小工厂取缔,产业“腾笼换鸟”之后,山东省的用电需求骤降。特别是到了五一假期,大部分工厂放假,工业用电需求更少了。


另一方面,山东省是我国发展风电、光电的排头兵。根据最新数据,山东省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达5691.5万千瓦,占全省电力总装机的32%,同比增长28.6%,装机规模居全国第二位。而在《山东省能源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中,山东省到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要分别达到2500万千瓦、5700万千瓦以上。今年五一假期天气风和日丽,光电、风电出力随之变多,根据我国政策电网被要求优先消纳新能源电力,就给他们带来了不少的压力。当然,这与山东电力系统缺少常规水电、燃机等灵活调节性电源,调峰能力不足、手段相对单一等短板有关。


供给攀升,需求下滑,因供需之差、电网弹性弱而催生的负电价,可视为山东产业转型、电力来源转型之阵痛。



#电力已经充沛到可以随意弃之的地步了吗?


难度电力真的已经充沛到可以随意弃之,如同1932年倒入密西西比河的牛奶?当然不是!


4月26日,国网能源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电力供需分析报告》提到,结合宏观、中观、微观视角下影响电力供需的因素看,疫情防控优化、经济恢复向好、气温正常偏高等成为支撑用电较快增长的有利条件,预计今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约为9.25万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7%左右。今年全国最大电力负荷将出现在夏季,约为13.7亿千瓦,比上年增长6.5%。冬季全国最大负荷为12.8亿千瓦左右,将出现在12月,夏冬“双高峰”特征显著。


国家电网副总工程师兼国网能源研究院院长欧阳昌裕表示,预计今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8.4亿千瓦左右,同比增长10.8%,火电比重将首次低于50%。全国电力供需呈现紧平衡态势,局地用电高峰期间有缺口,夏冬保电不轻松。


国家气候中心党委常委、副主任袁佳双表示,最新的预判是,今年5-9月的汛期,我国气候状况总体为一般到偏差,旱涝并重,区域性、阶段性旱涝灾害明显,暴雨、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偏多,降水呈南北两条多雨带,长江中游降水明显偏少。“今年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会偏高,华东、华中、新疆等地可能出现阶段性高温热潮,能源保供形势依然严峻。”




#配储!配储!配储!


既然电力仍然存在短缺,负电价的出现只能说明电力供需双方出现了时间、空间上的错配。


作为我国大规模使用绿色低碳能源的重要一环,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的能力早已被视为核心问题之一。2023年4月,国家能源局在组织召开的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会上,指出了“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电化学储能调峰设施建设进度较慢。”等问题,要求“要进一步压实责任,明确整改时限,确保大基地按期建成并网。”


这一郑重发言,可被视为对电网系统、新能源发电侧的“敲打”。值得再次强调的是,锚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之后,统筹能源安全供应和绿色低碳转型,持续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发展可再生能源……这些工作任务是绝不会开历史倒车的。用数据来说:


2023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4740万千瓦,同比增长86.5%,占新增装机的80.3%。其中,风电新增并网1040万千瓦,光伏发电新增并网3366万千瓦,生物质发电新增并网63万千瓦。截至2023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2.58亿千瓦,风电装机3.76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4.25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4195万千瓦。 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持续增长。2023年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5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4%,其中风电光伏发电量达34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8%。可以预见,新能源发电的占比和总量还在高速攀升。


保障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配套电化学储能调峰设施建设,是最简单可靠的保障分布式新能源就近消纳、弥合供需双方时间、空间错配的有效手段。



#写在最后


强化配套储能建设的重要性已无需多言,从电力供应保障的角度考虑,源网荷储多端还要共同发力。


在用能短缺的风险识别环节,要加强煤炭、天然气、气温等因素跟踪监测、风险识别与预判。


在发电环节,应严格机组涉网管理考核,提升机组发电能力,做好水电和新能源发电预测。


在输电环节,要加强全网统一调度管理,发挥大电网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优势,充分挖掘跨省跨区互济潜力,灵活开展跨省区的电力支援,加快推进电网补强工程建设,弥补电网薄弱环节。


在用户侧,要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精细化落实需求侧负荷控制的措施,完善需求响应的积极政策。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电价   山东   山东省   新能源   供需   电网   现货   信号   能源   电力   小时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