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要想通多少事才敢生?

Sayings:

今天这篇文章,想讲讲「当妈前,你应该了解的事」

答案,来自于 21 个(即将或已经)成为妈妈的女性。

做这个采访前,我们问了很多未育的女性,想从经历过生育的女性身上了解什么?

@ 薇仔 说:“想生又不想生。总觉得自己还没想好,也没做好成为母亲的准备。”

@ 北北 说:“我不知道如何对一个生命负责。”

@ 不夜侯 说:“我真的不知道需要怎样的勇气才能成为一个妈妈?总想着好好准备所有的事情再去做。”

大家对生育有困惑,有惶恐,有忧虑。大家对生育唯一没有的是想象力。想象中,生育会给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每个人都说不出来具体的问题是什么。

当了妈妈的女性们则告诉我,生育背后就是个庞大的问题库,永远无法“百分百预习”。

生理上的变化需要很长时间适应,心理上也是。

要适应自己新的身份,担心自己无法成为完美的妈妈,也担心逐渐自己被母亲的身份占据。

她们非常懂得大家的担心和忧虑,所以,想对没有经历生育的女性讲讲自己的经验、心得、生育前自己没想到的,踩过的坑。

你能看见这些女性们在生育中遇到了什么,又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

无论你想生还是不想生,最近有没有生育计划,是否有孩子,都应该看看这篇文章。

以下,是 21 个妈妈关于生育问题的回答。

考虑生育之前,和老公进行一次深度沟通,需要对方配合的,都说出来。

双方最好达成共识。否则受罪的一定是我们。

@ 小小S


给两家家长写了信。和老公一起斟酌完,发了家族群。

明确了一些注意事项。说明了哪些事情我不能接受。

孩子现在四岁了,和家人在带娃的过程中没有遇到过什么分歧。

@ 梦玉

早点了解孕产妇和新生儿知识。不至于遇事六神无主。

医院都有免费的孕妇公开课,我还买了育儿书,关注了些母婴平台。

网络上的信息不要全信,看看它前后说的话判断下,筛选出你觉得科学的。

@ 梦玉


备孕和怀孕期间怎么做,可以不听家人朋友的。

但一定要听有权威科学参考的建议。最好是对中国女性做过大规模抽样数据分析的。

@ Honey


建议大家多了解怀孕和产后的生理性变化,再根据这些变化,有针对性地做预防。

我是医院麻醉师,也是一个两岁孩子的妈妈。我发现现在很多女生对孕产风险如数家珍,却不了解如何排除风险。

医疗上,分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强调消除病因,二级预防强调早诊断、早发现,三级预防是临床治疗。

我孕前也焦虑过,但,焦虑不解决问题,还是要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

@ Honey

我在怀孕前就做了很多功课,明确了生育的花费区间。

好处是提前了要做的事情,比如找月嫂。

提前计划好了,就不太会遇到经济上的问题。

@ 梦玉


有些花小钱可以解决的健康隐患,能提前解决就提前解决。

比如口腔检查。如果牙齿需要治疗,多找几家牙医诊所问问,权衡下要不要尽早治疗,怀孕后再治疗很麻烦。

@ Clover


体检报告上待解决的健康隐患最好也解决下。

我以前体检时有幽门螺旋杆菌、痔疮和乳腺结节。备孕前,一一找医生咨询了。我的痔疮和乳腺结节不严重,幽门螺旋杆菌挺麻烦。我提前大半年开始治疗的。这个病的一些药,短时间内会对胎儿有影响。

@ Clover

奉劝所有备孕的姐妹孕前把胃调理好。

我原本胃就不好,孕早期孕反又严重,吃什么吐什么。

对胃的负担很大。

@ echo


前三个月没食欲,清醒着就恶心。第四个月,稍微不注意饮食会反胃。

我查资料才知道,怀孕后激素水平变化会导致胃酸增多 。

那段时间,我的胃变得很敏感。

@ kx

生产过程很顺利,多亏备孕后了解了很多生产方面的知识。

不了解就会慌。以前我做宫腔镜检查,不懂配合调整,宫缩反应疼死了。

备孕后了解多了,生产那天很顺利。

生育后的身体变化我也有准备。心理上,没有分娩创伤。

@ 梦玉


如果怕疼,可以了解下无痛分娩,很多地方的医保能报销。

我用了,对我生育过程帮助很大。生育需要宫口张开到十指才能进行分娩,我开三指就超出了我承受范围。打了麻醉,痛感就消失了。

不用立即做决定,先找医生了解清楚,再决定要不要做。

@ 琳子


怎么形容生孩子的感觉呢?

《辣妈正传》 有一个情节,是孙俪生完孩子,躺在产床上,两眼放空。

我真正经历了生育,理解了那个时候她在想什么。

就是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了,也说不上哪里不一样。

“我真的成为妈妈了,身边多了个小孩。”

内心要经历很长一段适应期。

@ ZJ

宝宝出生后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自己的身体状况、作息安排到周边的人际关系,一切都在一夜之间变了,让人没法思考。

@ 棉


生了宝宝后,情绪起伏很大,经常偷偷哭,会因为失控而自责。

后来发现,完全没有经历产后抑郁的妈妈简直是凤毛麟角。

生产前后女生的激素水平变化很大,情绪波动是很正常的现象。

给自己时间慢慢恢复,积极向身边的家人朋友寻求帮助。必要时去寻求医生帮助。

别有耻感,去正视它。

@ echo


多和宝妈们交流互鉴,互相吐槽也行。

总之都是为了让自己开心 。

@ Yang


母乳喂养指导里有句话:

“找到自己舒服的姿势,宝宝才能舒服”。

在心理方面也都适用。

@ 小兑长哈哈哈

虽然生育这条路上基本上是女性一个人的战斗,但是有给力的战友能解决很多烦恼和累。

@ 海蒂撤


男性对带娃是没有自觉意识的,最好婚前育前就做好细节的分工。

比如晚上要起夜陪我,我喂完娃,爸爸负责哄睡、洗吸奶器;每个周末都要陪我们出门玩,爸爸负责穿背带背娃......

把一件件具体工作、要求说出来。不要憋在心里期待他完成,这对他不公平。

@ WX


半夜被宝宝哭闹的极度崩溃,看到伴侣无怨言的抱起孩子,同时安慰我的时候,理解了“现代婚姻的开始不是结婚,而是生育”。

“生“真的是件大事,如果你们很好地共同度过了这一关,两个人会变得更亲密。

@ ann

孩子不是妈妈一个人的孩子。

如果家人帮忙,不要计较小细节,追求事事亲为。只会更焦虑。

@ Yang


如果原生家庭有问题,不要让两边父母参与进来。

哪怕自己会很累,也好过身心俱疲。

@ 1


成为妈妈的头几个月,我的重心几乎全放在孩子身上。

责任感特别强,觉得孩子交给谁都没有自己来的好,搞得自己和周围的人十分疲惫。

当我意识到:我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性,我周围的人对孩子也很关心之后,让孩子接受了更多人的爱,真的轻松了很多。

@ 小美

孩子第一次吐奶时,我差点被吓哭了。

之后一段时间,每天给宝宝拍背。也格外注意家里的饮食卫生,担心大人影响宝宝的胃健康。

@ echo


我第一次做妈妈时,总是很紧张。

孩子无理取闹起来,会受不了,忍不住发脾气。虽然也看了一些育儿书,但理论和实际操作总是有段距离。

直到生了第二个孩子,突然就变松弛了。

原来孩子的某些行为,真的只是某个年龄段的共性啊。

@ ZJ


不用太在意所谓的专家建议和老人经验。

一个孩子一个样,自己摸索最适合自己孩子的养育方式。

@ 加盐吗?

第一次听到胎心时,鼻头一酸,心脏一颤,眼角不自觉流出泪水。

那是对自己竟然孕育出一个鲜活生命的震撼。

向前的航行虽然偶尔偏离方向,但问题不大,自己始终掌舵。

我更愿意把这个旅程当成自己人生的重要体验去感受,有种新鲜感,我喜欢在生活中去经历这种新鲜感。

@ 关关


做母亲是一个打碎自我又重塑自我的过程。

痛苦,但也让我有契机回溯了自己的过往,去面对:我是怎么样的人,我想成为怎么样的人,以及我跟自己母亲的关系,我跟丈夫的关系。

我觉得值得的部分不是你有个孩子了,是这个面对自己的契机很难得。

@ mojimoji


生育需要付出身体,时间,自我等各种代价,如果用指标衡量,似乎是不划算的。

但你也用这些换来了一段最紧密最无私的一段人与人的关系。

其实就和世间所有事一样,付出才有收获。

如果内心期待这样的关系,那就找一个相处融洽的人生一个吧!

@ Cowgirl


撰稿:阿朱

责编:梁珂

设计:葵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幽门   焦虑   很大   担心   母亲   妈妈   关系   宝宝   孩子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