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全球第一!“印式发展”会砸中国人的哪些饭碗?

“看得见的土地我全要了!”

1988年,深圳龙华一片荒地上,郭台铭大手一挥对政府官员说。

随后是郑州、成都、重庆……

哪里人多工资低,郭台铭的富士康就开到哪里。

2013年“富士康之星”颁奖典礼上,富士康工会主席陈鹏说,郑州园区员工突破30万。

放眼整个中国大陆,鼎盛时期富士康大约有120万员工。

人口红利与郭台铭,很难简单地说谁成就了谁。

但劳与资,在富士康身上从未停止过爱与恨的交织。

不论是富士康员工2010年的“十四连跳”,还是2022年的徒步百里返乡,如今的富士康根本不在意眼泪。

“我随时可以搬走,到底谁怕谁?”

“我来大陆建厂,是给他们赏饭吃。”

郭台铭的狂妄,底气很大一部分源自一条邀请:

——2019年4月,印度总理莫迪发出邀请,希望郭台铭访问印度,商谈富士康在印度的扩张计划。

2023年3月,郭台铭的接班人、富士康的母公司鸿海董事长刘扬伟开启了印度之行,会见了印度总理莫迪,几天后消息传出

——富士康准备在印度投资7亿美元建设新工厂,进一步参与 iPhone 的组装。


近日更有消息:“富士康将3000亿产能转移至印度”。

郭台铭这是要把“锅”都端走了。

产业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理论:微笑曲线。

处于曲线两端的是研发和品牌营销环节,属于高利润。曲线中间利润最低,劳动密集。

——这就是富士康所在的制造环节。

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有充足廉价劳动力做支撑。

某种程度上,富士康的成功就是:要持续找到廉价的劳动力。

如果结合最近意料之中又足够炸裂的消息:

——联合国公布印度人口数量超过中国,登顶全球第一!

你就不难理解,郭台铭为什么要另起炉灶?

——该烧印度的“人柴”了。

不得不说,在我们铆足劲挣钱的时候,印度也在铆足劲下崽。

富士康只是人口红利大转移叙事背景下的一个缩影。

印度作为美国的新“狗腿”,会抢走中国人的哪些饭碗?


一、印度的人口红利,是富矿还是贫矿?

我们印象中的印度,是一个恒河水里漂垃圾、洗澡洗衣煮大米的脏乱差国家。

抛开刻板印象,经济数据却告诉我们一个不一样的印度:

2012年,印度GDP为1.63万亿美元,全球第十。

2022年,印度GDP达到3.38万亿美元,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五位,约是日本的八成、中国的1/6。

这十年,印度GDP实现了107%的增速,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5%!

最早2028年,最迟2032年,印度GDP将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三!

就连一直被吹成“下个供应链大国”的越南,也得在印度神奇的增速面前败下阵来。

甚至有印度高官称:

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将在发展方面把中国甩在身后。

印度纵然问题多多:税制混乱、没有土改、语言不通、种姓制度、民众愚昧。

甚至魔笛(莫迪)老仙还在依靠宗教争取选票等等。

但放下所有的傲慢与偏见后,印度这个国家已经不容得我们忽视和小觑了!

印度的经济高速发展,除了1991年开始的经济改革以外,与人口的增长关系紧密。


关于人口,我一直有个观点:

只谈总量,不谈结构,就是耍流氓。

印度和中国目前都是14亿多人,但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却大不一样。

印度的结构图形很漂亮,年轻人的比例非常突出。

相比之下中国的人口结构就“干瘪”一点,有点身体被掏空的感觉。



印度的人口结构有多健康呢?

世界上25岁以下人口五分之一来自印度,47%的印度人在25岁以下。

强到如此的印度,为什么在我们印象中除了恒河水浪打浪,就是神油神药和强奸?

还有无限载人的阅兵摩托?

因为,没工作,壮劳力多也白搭。

印度失业率居高不下,印度2023年失业率从2月份的7.5%升至3月份的7.8%,城市失业率甚至更高(为8.5%)。

虽然人多,但是岗位少啊。

职位短缺使得许多印度人不得不从事传统工作

——回家务农。



近45%印度劳动力从事看天吃饭的农业,而农业对印度GDP的贡献仅为20%。

整体劳动力参与率,印度为39.8%,而美国为62.6%,中国最高为76%。

与勤劳的中国人相比,印度人简直就是“天生躺平体质”。

如果再看地位卑微的印度女性,不光就业率世界最低,就连出嫁都得附赠嫁妆。

没有工作的印度男人,甚至通过多次结婚收嫁妆来生活。

从数据上看,印度正在浪费人口增长带给他们的优势!


印度街头的计划生育:一个家庭只生两个孩子

另外,有一个简单的道理:人口总量并不等同于人口红利。

人口总量与人口红利之间,还隔着一个鸿沟

——人口质量。

这个质量,既包括年龄结构、教育程度等基本素质,也包括经济体制对人才的使用。

印度仅有1.29亿人接受过中高等教育,仍有1.5亿文盲,约占人口的10%。

也就是文盲比大学生都多!

回到苹果产业链上,“打”脸来的太快,印度人生产的iPhone手机外壳,良品率竟不足50%。

——这在工业里属于废品。

而且印度工人还从不加班,遇到紧急订单,抱歉我要回家吃咖喱。

马尔萨斯提出过“人口陷阱”:

——人口按几何级数增长,而粮食只能按算术级数增长,所以不可避免地要导致饥馑、战争和疾病。

没有足够的工作岗位,无所事事又精力充沛的年轻群体非但不是财富,反而是隐患。



2012年,印度“黑公交强奸案”震惊整个世界,6名歹徒揉虐23岁的女大学,通过下体扯出肠子,最终导致受害人不治身亡。

这6个歹徒都是印度底层平民,大多来自贫民窟。

除了严重失调男女比例(男性比女性多7000万),无业游民是印度强奸案频发的原因之一。

印度如果解决不了就业和教育,外界大肆吹嘘的红利极有可能演变成一场人口灾难!


二、印度能从中国抢走什么人的“饭碗”?

郑州富士康高峰期的30多万名员工,如今仅剩6、7万人。

深圳的富士康也已停止雇佣工人,被誉为深圳最好的职工宿舍楼的畔山职工宿舍楼前人丁冷落。



与之相对应的,印度卡纳塔卡省政府今年核准了富士康的9.68亿美元投资案,于当地建造一家新工厂,将创造5万个工作机会。

如果看看苹果产业链,2022年印度的iPhone产量占全球总产量已达7%。

——与2021年1%相比增长了7倍。


其实这个问题不难理解。

2000年,中国制造业人均工资为每年1057美元,仅相当于日本的3%;

2021年提升至每年14295美元,已接近日本的50%。

而2021年,印度的人均收入仅为1956美元,世界排名第136名!

这也是国内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一个普遍困难:

——劳动力成本增速显著高于企业利润增速,一旦利润无法提升,往往陷入无利可图的境地,最后只能选择迁移。

这巨大的人力资源成本差价,很难让逐利的资本家内心毫无波澜。

像深圳华星光电、欣旺达电子和舜宇光学等,已经设法在印度发展业务。



1.印度人想抢什么饭碗?

印度经济发展这么快,仍旧岗位不足,很大的原因在于产业结构失衡。

自20世纪90年代实施经济改革以来,印度第三产业占比逐年增加目前已超50%,反观第一第二产业占比则逐年减少,制造业占GDP比例仅有15%。

要知道:

只有第二产业能才容纳下庞大的劳动人口。

印度总理莫迪不得不说有两把刷子,2014年上台后,立刻制定了“印度制造”计划,重点发展基础设施、数字网络、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等,想要将印度变为“世界工厂”。



2017年中印边境冲突、中美贸易战打得火热时,特朗普扬言“要将可能转移到中国的落后产能转移给印度”。

2020年9月,印度和日本、澳大利亚三国同意启动在印度-太平洋地区建立弹性供应链的倡议,该倡议呼吁减少对中国贸易的依赖。

日本也宣布一项补贴计划,将印度、孟加拉国等列为承接中国产业转移的目标国。

2020年,有人撑腰的莫迪政府,高调喊出了“对华产业替代”政策:

以“印度制造”及“第三方制造”替代“中国制造”;以“印度资本”及“第三方资本”替代“中国资本”;以“美西方+印度”的产业合作模式替代“美西方+中国”的产业合作模式。

其中,印度第一想抢的,就是手机制造业。

2.印度人能抢到什么饭碗?

印度抢饭碗的最大资本,就是人多和工资低。

——那些以廉价劳动力占据优势的中国产业,会被劳动力更廉价的印度等取代。

比如,2022年,印度出口美国的圣诞用品暴增54%,义乌的生意竟然被“抢走了”!

除此以外,印度有个充满现实魔幻主义的最大优势:

——印度裔正在占领全世界政商界的高管职位!

2022年10月当选英国首相的里希·苏纳克,就是印度裔!

此外,印度裔CEO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占领硅谷科技高地,印度人开始统治硅谷!

谷歌、微软、IBM、摩托罗拉、百事可乐、诺基亚、到Adobe、SanDisk、联合利华、万事达卡、标准普尔的CEO们,都是印度裔。

看过《我不是药神》的都知道,印度的医药行业非常发达,全球20%的仿制药是印度产的。

印度更厉害的是,IT服务占据全球外包市场的67%!

3.印度人抢到了哪些饭碗?

2018年7月,三星全球最大手机工厂在印度诺伊达建成。2020年,三星诺伊达工厂计划产能为1.2亿部。2020年1月,三星还投资了327亿人民币,开建一座手机等的显示面板工厂。

此外,中国手机品牌OPPO、VIVO、小米也不断扩大印度的代工规模。

2014年,印度手机制造业产值仅30亿美元,2019年,产值增长10倍,扩大到了300亿美元。

这五年间,印度手机制造业的企业数量也从2家增至200多家。

这些让印度产生一种错觉:

——“中国可以,我也可以”。

看起来很美好,机会给印度了,但是印度自身却不中用!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0年内,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放弃约1500亿美元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其中印度抢到的份额还不到10%。

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流的领域包括:服装、鞋、陶瓷、皮具等。其中,服装外流主要是越南、孟加拉国和西班牙,这些岗位提供了一条从农村永远迁居到城市的途径。

印度决策者不愿承认,这些他们不愿意要的鞋厂和服装厂,也可以赚取美元并创造大规模就业。

印度属于那种低端的看不上,高端的接不了。

——没有富贵的命,却得了富贵的病。

4.印度——跨国公司的坟场

2022年,印度就以税务及合规性理由,罚了小米52亿人民币!

2021年12月至今,包括华为、中兴、vivo、OPPO在内的多家手机厂商都遭到过印度相关部门的调查。

当然,印度有个有点就是“人人平等”

——什么中企美企,统统都要雁过拔毛。

比如2021年亚马逊就在投资一家零售集团的交易中,被判定有所隐瞒,并被处以20亿卢比(约1.7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什么富士康、壳牌、诺基亚、IBM、沃尔玛、凯恩能源等多家企业,都被印度进行了税务调查并开出高额罚单。

为此欧美还专门对印度这种情况造了一个专有名词

——Tax terrorism(税收恐怖主义)。

以可口可乐、IBM、通用、谷歌为代表的美国企业普遍选择先撤为敬,就像他们撤离阿富汗那样。


三、中印产业之争,路在何方?

工业企业大概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核心技术和上下游都不在我们这,没技术含量,纯体力劳动,俗称“打螺丝”,比如富士康;

第二类,核心技术和产业链基本都在我们这的一些成熟行业,比如电器行业;

第三类,代表前沿发展方向的新兴工业,比如京东方和大疆。

1.国内的产业升级必须提速

有些野生经济学家整天咋咋呼呼,说产业链从中国跑了,其实大多数是第一类。

其实这正是我们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因为一方面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倒逼着我们必须提高工业的技术含量。

第二方面现在年轻人也不愿意像牲口一样,成为流水线上的机器人。

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我们不能跟别人比低端,也不能比劳动力廉价。

我们为了美国人的幸福生活累死累活,还对自己的勤奋表示满意,这是阿Q的自我感动。

中国的劳动人口已经在2012年达到顶峰,就像当年美国把落后产能给中国一样。

我们现在也不能把有限的资源和劳动力再投向“微笑曲线”的制造环节。

黄奇帆在书中提到“去工业化”:

中国没有条件也没有理由再以量取胜,出路就是产业升级。

让孔乙己脱下长衫去当骆驼祥子不是出路,让孔乙己成为张之洞、盛宣怀才是才尽其用。

2.必须提防印度虎

时间回到今年1月31日,美国白宫公布了旨在提升美印战略伙伴关系的“美印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强调双方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将致力于在人工智能、通信、半导体、航空航天等六大领域展开密切合作。

当下,以遏制中国崛起为主要诉求的美国“印太战略”逐渐成形。

与此同时,莫迪领导印度人民党也希望重塑印度对外战略与“国际身份”,主动利用大国竞争给印度带来的历史机遇,谋求冒险性战略的“高收益”。

印度对美国的拉拢也从“半推半就”到“开怀相迎”,呈现出加速融入美国“印太战略”的新态势。

一直怀揣“大国梦”野心的印度想加速靠拢美国,来争夺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要解决的问题还有很多。

但是,中国人也得对这个“印度虎”保持足够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三星   印度   人口   印度人   日本   美国   饭碗   劳动力   中国   中国人   美元   产业   全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