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中国人才能发明如此伟大的中餐(中)


小时候的味道,是如今中国人的最眷恋。

回不去了。两个原因。

1是环境和氛围无法还原即关于原生态;2是那味道的确不是原味关于食品加工的科技变革。

槽子糕:面粉打过21世纪最先进的农药了,鸡蛋是与时俱进的电孵速生高产鸡下的了,油是据说最前卫的转基因大豆炼制的了……

不仅如此,关于要有15天保鲜期所需的保鲜技术处理就很要命;

不管怎样,面包坊的师傅早已不是手把手代代相传的“老面点”了……

1、中餐的宿命:烹饪回头看

把鸡集中饲养和批量屠宰,然后“六个统一”于肯德基、麦当劳,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范动作,在全世界推广口味一致、定位准确和标准相同的炸鸡,这是西式快餐?还是工业化西餐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

工业化两个特征,1是流水线作业,2是标准化生产。

呵呵,肯和麦就是。丰田、奔驰也是。帝国主义经济侵略可以获得超级利润。

“帝国主义从殖民地半殖民地这一头牛身上能够扒下三层皮来。”(列宁语)1是商品利润,2是劳动力剥削,3是金融投资收益。

如果有谁不信,您去洋企会计师的账本上看看,他们是不是这么拢的账?

麦、肯如是。可口可乐、星巴克亦是;英特尔、微软、苹果还是。

鼓捣出个好东西,满世界复制。不服不行。真的打开了所有国家的大门,真的就赚了个盆满钵满,真的就征服了一些顾客。

但是,主张向洋快餐学习的中式快餐,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怎么做都不成气候?

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是渐进的。中国农业社会的生活节奏,是缓慢的。中国人的审美倾向是舒缓、含蓄、内敛、封闭的。

即使改革开放40年突飞猛进,然后呢?结果呢?后来呢?

回到原点。回归中餐。

从麦当劳也开始卖油条豆浆开始,帝国主义餐饮的本质暴露无疑:只要能赚钱,没什么是不可以的。

中餐截然:首先是好吃,其次是吃得好。跟赚钱没什么太大的关系。

在我看来,洋快餐的真正定位,是地方风味系列。风味食品,地方特色。就这么简单。

被有些人吹捧的神乎其神的肯得鸡们的管理理念,其实跟餐饮一点关系都没有。

所谓“六个统一”,是“泰罗制”(标准化)用在工业现代化上特别好使的一个生产制度。

道理很简单,拿统一原料、统一口味、统一烹制时间等来包中国的饺子,做不到。

因为饺子的味道是复合味,复合味的最大特点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这是我在这里说的第一点。

洋快餐充其量属于地方风味,要学习它,第一你学不来,第二用不上。因为属性于帝国主义经济掠夺,中国人不屑。我们曾经是帝国不假,但是从来不主义。

第二点,中餐快要死了。被自己人搞死的。

一个最鲜明的事实明摆在那里,如今的厨师太好当了。

1不用生火,全是煤气、电。中国的电气化其实已经率先在饭店的厨房里实现了呵呵;

2是不用调味,各种调味料包、酱包、油包,往菜里一挤就成,一舀就行呵呵;

3是不用吊汤,都是集成块、速成汤呵呵。

这三个呵呵,就要了传统中餐的命!

中餐的灵魂是味,做成这个味的,就是用柴、煤、焦炭的火来吊汤。

或者说传统中餐的最大秘密武器,是吊汤:取动物骨头文火慢煮而成的奶白色液体,用处是调味。好处是入味。长处是自然为的味。

味精的发明和使用,宣判了传统中餐的死刑。

吊汤调味,融入菜肴的是骨香;味精调味,是谷鲜。

这个谷鲜,是化工提炼的产物。而骨香呢?是古法炮制的原汁原味。区别太大了不?

吊汤入味,是由里向外的通透香气。味精添加,是由外向里的强行溶解。

最要命的是,当什么菜呀汤的都以最后的味精“添加剂”来提鲜,所谓的“一菜一味”还有吗?“百菜百格”拉倒了!

不敢去饭店吃饭了。

尽量不去。因为饭店就是刑场。

屠杀的是人类最重要的器官:味蕾。

说中餐的灵魂是味,这是说菜,也是说人。

中国人因为中餐文化的5000年洗礼,全是美食家。

因为中国人的味蕾1比西方人丰富,2比外国人敏感。味道好不好,1是说那味道本身好,2是品味的人的味蕾好。

那些品菜的、品酒的白吃白喝还赚大钱,味蕾是关键,修养是保证,见识很重要。但是完蛋了。

麻辣已经不是原来的麻辣,辛香再不是过往的辛香,浓郁里哪还有清淡了?让你腻得张不开嘴。

香浓里不止有香,还有酸、甜、辣、腥、臊、臭呢!只不过被现代调料盖住了。

您吃就是了,咬、嚼、咽、吞,千万别做的动作是:品。

品味?

是上辈子的事了。

无论什么菜,都过油。不管是什么肴,都味精。哪里还有学技术钻研创新菜的厨师?只有连调料都是成品烹调的技术工人!

其操作系统的配置是,洗菜、走油、掂勺、加料、勾芡、装盘、上菜、卸活儿呵呵。

谁都会了。谁都能做好吃了。信不?不信你在家里也啥菜都过油,啥都放味精,就这两条,保证有馆子味,你也是大厨。

再不信?您再看看电视上的什么烹饪竞赛、厨王争霸啥的,充其量是技术工人,顶多是从工人升级到了工程师。

厨师?厨艺?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中餐,从烧柴火、木炭、煤炭、焦炭到煤气、天然气、电气,就是传统餐饮一步步走向灭亡的历史进程。

和其它文化艺术不同的是,唐诗可以流传,王曦之可以存档,锅包肉、拍黄瓜怎么传统?

中餐的灵魂是味道,美味的来源是火候。日本人发明了柴火饭电饭褒,其良苦用心可赞,但细品之还是洋餐的帝国主义经济侵略。

烹饪,是餐饮的全流程管理。在营销学上,叫整合营销。比如卖牛奶的,要从奶源、奶牛、牧场:草、水、风、露水……抓起直到喝进肚里的全要素、全流程、全覆盖的系统管理技术。

烹饪,敢这么做吗?能做到吗?

如果不敢、不想、不屑、不思、不急着把中餐进行到底,把传统发扬光大,不是末日吗?

2、中餐的山民品质

从末日回头看,就全是中式餐饮的黄金时代。从最原始的烧烤开始,就是。

如今的烧烤为什么这么火?说穿了这一点:就是木头做成的木炭的明火烹调。

不信你改成其它任何的火,哪怕是AI时代的量子木炭,你也吃不出这个味道。

正是所有烹调手法都是在明火上完成的,所以才有了别具一格的风味。说什么怀古啊、还赤壁呢?

根本没这八出戏:人们吃烧烤是出于对古法的追忆和对远古初民的怀恋,有好事者还动辄烧烤文化节呵呵。快拉倒吧。没影的事。

好吃,才是硬道理。那么多传统名菜都歇菜了,北京烤鸭可以说不。

烧烤。明炉。用的是果木,枣树的木头。离北京邻近的河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方有很多枣树。

在所有植物里,枣树的叶子最亮,结出的果子最甜(甘甜:拿水泡过煮过更甜)。

北京烤鸭用枣木,其木纤维密实、火候温良、烟气徐烬、恰到好处。

换成松木,串成松油味;拿松针去熏腊肉才正好。

换成杨木,火力不够;杨木烧不成碳,烤肉串都不成。

咱们中国的山上,有好多、多样、多元的树。拿来当柴烧烤,烤什么?用什么柴烤?就有了充分的选择余地。这就是那个成语说的:得天独厚。

在全世界的全人类进化史上,最早的烹饪、烹调几乎都是烧烤。那为什么只有中国烧烤的最好最久最强?

答案:我们有好山好水好地方。

山好。说的是全。水好,是因为山高水长。

缺乏常识的人,一听我说山好就没水什么事儿,好像山里人要弄点水非得跑黄河长江南沙群岛才行。实际上是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长。

水就在山里,所有村庄屯落都有条大中小河缠绕着。山本身的水叫泉,下雨流成的叫河。

因为有水才有树,有树才有木,有木才有柴,有柴才有烧烤,有好柴才有好烧烤的好味道。

山高林密,地大物博。自古以来休养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人叫“山民”。

在山里讨生活的人们,就有着山样的性格:山样的崇高,树样的正直,岭样的情怀,草样的谦卑。

人如此,神亦然。凭想象,希腊人说太阳神阿波罗每天赶着一辆燃烧的太阳车,被普罗米修斯瞅不冷的偷走了一块,交给了希腊人民,有了火的使用。再不用茹毛饮血从此走向文明。

中国的神则真抓实干,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燧人氏,步行1000多公里,路上经过野兽、风雨、山河等无数艰难险阻,来到河南商丘地方,为找到一种燧木。

因为这种木头被长喙的鸟啄都能起火花,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神一样的发明大师+神一样的木头在中国。

那些没有燧木的地方和燧木用光后怎么取火?我们的祖先用类比发明法,春天的时候用柳树,夏天的时候用枣杏,秋天的时候用柞木,用不同的木头来保证每时刻钻木取火的成功。

火的发明和使用,是革命。“人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恩格斯)蛋白质的形成前提是加热。声光热电磁,是物理运动。物理运动带来化学反应。

蛋白质不仅有营养,还好吃,香得很,味道好极了。

中餐向来强调的味是灵魂,它的文化前提是中国特有的“山民文化”。

上世纪70年代,我在农村看到的,烧火用的还是木拌子,一根原木劈成四拌,做饭烧炕,小火慢炖,使蛋白质的合成因为不那么粗暴而产生美食的最高境界:回味。

还有更关键的一点,是山里丰富的食材供应。应有尽有,丰富多彩。光是野草野果、蘑菇木耳、飞禽走兽就为百姓的餐桌提供了多元化选择。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吃山的什么?我不举大的物产,专门讲点儿不起眼的东西。在山间水旁,有一种叫做“水芹菜”的,摘下来都不用洗,包饺子,那味道!

吃过芹菜牛肉饺子的过来,我告诉你,换成水芹菜,会让你知道啥叫芹菜?是芹菜的祖宗“芹之味精”。原因很简单。种芹菜需要水大,但是比得上水边的野生的天天被水有效的有机的滋润着的芹菜吗?

从野芹菜往上来点儿,有一种轻易还不被发现的“地皮菜”,学名叫普通念珠藻,别名地木耳、地软、地踏菜,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量高于鸡蛋、木耳、银耳等,总氨基酸含量与发菜、香菇相近。

再往上,就是蘑菇了。它是树的副产品,是落叶的生成品。作为森林的产物大自然的馈赠,蘑菇成为“山珍”的骨干。

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树的下面产什么品种的蘑菇,树多蘑菇多,树种多蘑菇的品种也多。

靠山吃山的靠字,意义就在这里了。

穷山恶水出刁民。

富山丰水出什么民?

中国人,思想好,道德高,为人正直,勤劳智慧……好山好水好地方。

即使是在今天,旅游进山的游客间的对话一定是这样的,有谁发现了某种准野菜、准蘑菇什么的,1问是什么?2问能吃不?3怎么做?

现在大家随我的思路往前想,几万年前,1万年前,7000年前,我们的祖先们在他们“旅游”的山里,一定是把这种标准式的问答进行到底的,而且毫不犹豫的进行。

因为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在那个时候。大家的思路别断,再接着想……我们的白菜炖豆腐、北京烤鸭、东坡肉、陕西油泼面、四川夫妻肺片……其间得经过多少次3问(是什么?能吃不?怎么做?)才被发明出来流传下来的?

漫漫长路,初心不改。

就是现在,每次菜市场的每次经历里,总会有和我一起买菜的人会问道“怎么做?”也是在现在在日常生活里,会掌勺的有拿手菜的能露两手的、就是那些因为厨艺精湛甚至能让人惊讶惊奇惊叹的,了不起的人啊。

呵呵如果让我说,有谁想学厨师,别去培训班。去山里。去深山老林里就地取材,向当地老百姓学几个菜,学做几种饭,真正心领深会传统文化在民间。

餐饮艺术在古法,华夏文明在心头。

既然已经知道我们是从山里来的,剩下的多简单啊,再回山里去就是了。

3、中餐的谦逊道行

话说当年女娲造人的头几天,可耐心了。把泥和上水,然后精雕细刻出一个个小人儿来,吹口气,活了。

但是这样一来进度太慢,要造出这么大的国家里好多的人民,怎么办?

女娲索性拿根草绳沾上泥水甩出了更多的人来。那精雕细刻的据说就成了后来的帝王将相和才子佳人,草绳甩出来的,就都是“草民”。

在山顶洞、半坡村、马坝讨生活的草民们,于崇山峻岭间刀耕火种,在乱云飞渡中乐天知命,对山水林田充满敬畏之心,傍日月星辰以生生不息之志。

谦卑。

匍匐在大自然脚下的中国人,甚至在饮食上都谦恭到无以复加。

包饺子。把肉、菜、调料复合在一起,牢牢的包在面皮里。或蒸或煮或煎或烤,物料在封闭中经高温加工后,香气袭人。

把最好吃的东西包起来,不张扬,不外露,不显摆。这是中国人特有的哲学思辨:内敛!主观内敛。

不管客观上怎样,内敛的做好自己就是了。

把对生活的喜爱、对健康的诉求、对明天的寄托统统包进饺子里。这是中国人最典型的性格归属:乐天知命。

把对美食的理解、对烹饪的认知、对烹调的把握一并包进饺子里。馅阴皮阳,火阴水阳,生阴熟阳,最后还有个佐料阴饺子阳,佐料里酱油和醋也是阴阳,两根筷子还分阴阳,碗和筷子也分阴阳,这样的互为阴阳+阴阳互生+阴阳互根:一人一饺一餐一太极。

不敢铺张,不想得瑟,不愿折腾。有钱的吃白面肉馅的饺子过年。没钱的用玉米面包颗大白菜也把年过。大年三十辞旧迎新之际的一碗饺子,包进去希望,吃下去团圆,捞出来喜庆,饺(交)明年的好运。

因为主观内敛的哲学理念,在中国人这里,除了饺子,包子、馅饼、菜盒子、煎饼果子、月饼、点心、糖酥饼……凡是带馅的,一律包起,绝不外露。

外露的,一定是出了“事故”呵呵。

西方人正相反,汉堡包,听名字又堡又包还汉,应该是比饺子的包裹更密实吧?但是全都露着,露到一览无余。

披萨,明明可以把菜啊肉啊虾的包在面里,但是不,不吐不快,不露不明白。

牛排是牛排,炸鸡是炸鸡的,绝不隐瞒。倒是从蔬菜水果色拉上找到点可以复合味道的可能,但可惜,就是沙拉酱拌蔬菜水果,绝不会有第二种口味:洋人第一,哪里会有第二?

欧洲中心论,非中心能上台面吗?

美国优先,给你看看我有多少航母?我们把底牌全亮出来呵呵。

全世界全西方的洋人拌凉菜,就这一种,只这一样,说好的西方人的个性还解放哪里去了?

中国人拌蔬菜,麻酱、大酱、酱油、醋、糖、辣椒油、芥末油、肉酱、虾酱、甜面酱、蒜汁、姜汁、葱油汁……

糖醋口、辛香口、麻辣口、怪味口……

吃得爽口、清脆、快感、惬意……

拌黄瓜、拍黄瓜、腌黄瓜、酱黄瓜……

丰富的就像伟大祖国的万里江山,丰满的就像华夏民族的高尚情操,丰饶的就像中国人民在胸怀里的海纳百川。

比较起来,我们中国人和欧美人正好相反,我们是内在的丰富和外在的收敛,他们是内在的空虚和外在的张扬。

原因很简单。从古希腊和罗马起家的西方人,在海边大石头砬子上能够生存发展下了的,只能是靠外向的、进攻的、掠夺的和侵略主义了。

这样干得久了,顺手了,省心省力了,就一直干到今天。我就侵略了扩张了,你能拿我怎么样?呵呵

从餐饮看哲学。餐饮里有哲学。餐饮,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哲学。

虚怀若谷。典型的中国哲学思辨。就像那伟岸的山峰一样,沉得住气,担得起事,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江山。

如今,还是这么大的国土,没有扩大什么疆域,我们养活了14亿人,还使所有人实现脱贫。

包饺子。虚怀任何的馅,像山谷一样的变幻莫测,像山沟一样的襟怀坦白,像山顶一样的志存高远,像山底一样的默默担当。

谦虚的中餐,隐忍的饺子,谦恭的国人;

温良恭俭让的国风,实事求是的国是,大道至简的国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中餐   中国人   帝国主义   味精   山里   蘑菇   饺子   中国   烧烤   味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