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院长患肝癌12年不复发,给了4句大实话!

徐院长,接近80岁的老人,如今还精神矍铄。

2006年,66岁时,身为肿瘤医院院长的他,体检时却发现自己患上肝癌。后来他反思、研究治疗方案, 摒弃传统落后的治疗方式。如今12年过去了,癌症都没有复发。

他的理念跟谯教授不谋而同,肿瘤患者最好在保留生理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大创,即不切除不全身放化疗;肿瘤病人是养好的,而不是治好的。

患癌后,徐院长在接受采访和不同场合说了4句大实话,告诉大家“患癌十多年我是如何活下来的?”

很多癌症是吃出来的

身为消化科专家,徐院长明白,“癌”字里面三个口,很多癌症是吃出来的!

“癌症是吃出来的,这个话一点没错。吃得太咸,容易患胃癌,食管癌;吃得太油腻,则容易患结肠癌,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等。”

肿瘤康复中一个重要内容是营养。生命是物质(肉体)、能量和信息构成。能量来自营养。在肿瘤患者,营养不良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削弱对治疗的反应,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缩短生存时间。

营养不一定靠补品。谯教授说:药补不如食补。中国有句古话:千补万补,不如饭补,粥补。吃饭、营养是生命之本。保证足够蛋白质,适量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食物,不偏食,什么都吃,适可而止。

只要我们“吃的下,能长胖,气色好,精力旺”,我们就能健康地控制癌细胞,即使癌细胞不能消灭,我们也能无痛苦地“与癌共存”。

术后化疗不见得都有用!

教训让我最深刻的是,创办肿瘤医院的几年里,接诊过很多肝癌患者。他们中绝大部分是在其他医院手术后复发,有的在术后一两年,有的则是几个月就复发。他们几乎都接受过化疗,且复发的肿瘤往往不是单个,而是“成群”,一下子布满全肝。不仅在肝内,而且转移到肺、骨、腹腔多个器官和组织。很多患者告诉我“怪事”:一边化疗,一边转移。因此,我拒绝了化疗。

癌症不能一切了之

通常患了癌症,大家都会想到手术切除治疗,达到“斩草除根”的效果。但事实证明,肿瘤患者中,仅有20%的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原因有三:

① 癌肿早期无症状,被发现时,或者因为癌症太大,或因为部位特殊,或已发生转移,无法切除;

② 患者年龄大,或合并其他疾病,无条件手术治疗;

③ 病人或家属拒绝手术治疗。

癌细胞想要“斩尽杀绝”几乎是不可能,需要新思路抗肿瘤。徐院长院长介绍,肿瘤一旦发病,就是一个全身性、系统性疾病。虽然手术切除是根治癌症最主要的方法,但“根治”不等于“治愈”。

有研究显示,70%的乳腺癌病人,即使是在“早期”,癌细胞也可能存在于外周血液和骨髓中,这些癌细胞常以“癌干细胞”形式存在,处于“休眠”状态,谯教授说:休眠期的肿瘤细胞是最难的,因为一旦时机成熟,便“苏醒”,快速生长,形成新的肿瘤。因此,通过手术把乳腺癌“切掉”、肺癌“拿掉”,全身性的癌细胞仍然是没法“除净”的。

癌症,不能手术,又该如何治疗?徐院长介绍,对于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该利用高新技术,进行综合治疗。所谓的综合治疗包括“三结合”,即传统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相结合,传统医药与现代医药结合。

看病不能信广告

许多临床医师都有这样的诊疗经验,一些肝炎病人由慢性肝炎逐步转为肝硬化,然后肝硬化癌变,形成“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

当然,这里所指的肝炎是指乙型或丙型肝炎。假如患者只有大三阳或小三阳,转氨酶没有升高,没有肝功能的损害,那么我们称为乙肝病毒携带者,乙肝病毒携带者得肝癌的几率确实要大得多,但目前95%以上都无法治愈,唯一的办法就是定期复查,一旦发现肝癌及时处理,早期肝癌的治愈率可达90%。

乙肝病毒是无法控制的,治疗大小三阳没有意义。很多大小三阳患者为了预防肝癌,想尽办法千方百计去除大小三阳,不少商家也打出了治愈大小三阳的药品广告。

徐院长语重心长地说:“我研究肝脏病40年,大家不要迷信大小三阳可以去除,迄今为止,没有任何药物可以治疗大小三阳,干扰素等药物可以治疗肝炎,但不是大小三阳。”

我曾经在各大肝病主题会议上大声疾呼,很多治疗大小三阳的药物都是没有用的,劝大家不要上当受骗,很多人最后相信广告的结果都是人财两空!

治癌要先治心

徐院长常说,一些病人不是因为患癌死的,而是被吓死的。当我得知自己患癌后也惶恐了一段时间。

“人总是要死的,我很坦然地面对这个事情,发现以后,我很快接受了事实。但是这个癌是一个很恶性的肿瘤,五年生存率就是百分之几,这种情况之下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挑战。”

徐院长说,“我必须让自己活下来,因为还有很多事情要完成。比如说,癌症是一个慢性病,要与癌共存,要采取人性化的治疗,不要让病人吃二次苦,让病人有一个愉快的生活,这叫活在当下、向死而生。这些观点我必须把它系统化,必须把它形成一个概念和模式,从而推广下去。”

12年过去了,他的癌症并没有复发。他仍然带领团队继续攻克生命科学疑难杂症。“开开心心、平衡饮食、适当运动、坚持工作。”这就是他的秘诀。

以下是他分享的 4 点经验:

1,逆思为乐

对癌症,“顺向”思考是“恶性,会致人于死”。但不妨“逆向”思考一下:癌症是人类进化产物。“与癌共存”是生命的另一种形式。而且,癌症是慢性病。

癌症致死也许比心脑血管病更“仁慈”, 可以让患者有机会考虑很多身后之事。生命的最高境界就是死亡。古罗马一位哲人说 “死亡是生命的赏赐,我们静静地迎接它”。接受癌症带来的死亡,不是一种乐事吗?

2,舍得求乐

舍得是一种人生智慧和态度,能帮助人赢得心灵的宁静和快乐。

3,成功寓乐

医生的天职是救人。每当我听说,某某病人,本来“不治”,现在活过来了,而且长期活下来,活得很开心,我就会很开心,一起病人分享治疗成功之乐。

4,友情获乐

生活在这多彩的世界,友情是一种浩荡宏大、可以随时安然栖息的理想堤岸 。友情要经营。年龄越大,越要有友情。对晚辈,主动帮助;对师长,对亲朋,滴水之恩,涌泉以报。

凡有老同学老朋友老乡聚会,我均争取参加。岁月如海,友情如歌。浓烈的友情,真诚的祝福,常常催人泪下,令我快乐无限,绵延长久。#肿瘤# #肝癌# #癌症#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肝癌   肿瘤   院长   癌细胞   高新技术   肝炎   癌症   病人   患者   实话   大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