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汉服游苏州河,社区“民星”带市民探索沿岸城市记忆

裾似飞燕、袖如回雪,4月12日,北舞泱华汉舞团一曲《采薇》美不胜收,“汉服翩翩 礼乐苏河”——上海社区“民星文化联盟”苏州河水岸联动主题文化活动在静安区北站社区拉开帷幕。

本次活动在静安区北站社区苏河湾沿线文化地标地举行,通过由普通市民组成的“民星”团队文艺展演、历史建筑寻访、苏河游船体验等“文旅融合”新形式,探寻苏河湾沿线的城市记忆和文旅地标,沉浸式感受“一江一河”的人文魅力,充分感受城市文化“美美与共”理念带来的福祉。

来自北站街道的十余位社区“民星”穿着汉服带市民探索苏州河沿岸历史建筑。

“苏州河水上游船旅游活动由来已久,沿岸历史建筑和文化空间又充满亮点,但两者一直未能充分联动。”上海市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协会秘书长杨永发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此次活动是一次“文旅融合”的全新探索。上海市民文化节举办十年,培育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团队,也建立了大量优质社区文化空间,这些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联动,必将起到1+1 2的效果。

在北站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来自北站街道、石门二路街道等部分优秀群文团队,为市民带来汉舞《采薇》、越剧《兰花吟》和时装秀《似水如花》等节目。汉舞《采薇》选自中国歌剧舞剧院大型古典舞剧《孔子》,妙龄少女们在盎然生机、杨柳依依的美景佳色中结伴出游,婀娜而不媚俗,清新而又绰约;越剧《兰花吟》,将兰花所蕴含的谦谦君子之意与越剧自身的典雅艺术气质融为一体,以悠扬的曲音和柔美的舞姿展现出美轮美奂的江南画卷;时装秀《似水如花》,似水韶华随梦去,如花岁月逐江波,经典江南旗袍配上优雅的舞步,宠辱不惊而典雅地秀出老上海的美丽风景线。

参加演出的民星团队均是市民文化节中涌现出的市民团队,展现了城市大美育“人人出彩”的喜人成果。带来汉舞《采薇》的北舞泱华汉舞团成立于2017年,是静安区优秀白领学习团队,由生活、工作在北站的青年白领组成,大家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汉舞,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进行学习和排练,如今已是静安区四星级文化团队。

北舞泱华汉舞团表演汉舞《采薇》

“在大众观念里很多人还认为社区文化中心的活动都是老年人在参加,北舞泱华汉舞团是一支年轻人的团队,充满活力。”杨永发说,如今上海社区的市民团队经过十年市民文化节培育、沉淀,不论数量还是质量都达到高峰,上海社区“民星文化联盟”就有23000多支登记在册的优秀文艺团队。这样的文化活动也为市民团队提供了登上舞台展示自己的机会。

展演结束,在北舞泱华汉舞团领队许崇崇带领下,来自北站街道的十余位社区“民星”,换上色彩艳丽、舞袖翩翩、长裙及地的汉服造型,从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出发,带领市民穿行于苏河沿岸一栋栋历史建筑之间,讲述这些建筑曾经的历史故事。

在北站街道苏河岸线,坐落着四行仓库、怡和打包场、福新面粉厂、天后宫、新泰仓库、上海总商会等一栋栋历史建筑,它们承载着城市的历史文化记忆,见证了上海百年巨变。市民跟随“民星”的讲解,感受城市沧桑变迁,探寻城市历史文脉。最后行至四行仓库,感受八百壮士的抗日壮举,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和熏陶。

最后,社区“民星”与市民代表从苏州河四行仓库码头登上水上游览船,从水路一路往东直至外滩源。在游船过程中,来自北站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苏州河沿岸历史保护建筑的文化志愿者,为市民分享一座座极富历史年代感的桥梁和历史建筑曾经的故事,近距离欣赏苏州河碧波荡漾鸥鸟翩飞的生态美景,感悟“一江一河”串珠成链后,城市滨水公共文化空间融入市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美丽画面。

水上游览

“上海要建立国际化大都市,单纯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杨永发说,苏州河沿岸有大量历史建筑,也有许多新兴的文化空间和市民文艺团队,将这些优质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水上资源和岸上资源联动,为老百姓提供“文旅结合”的优质产品,是这次活动举办的初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静安区   市民   城市   北站   社区   上海   穿着   团队   记忆   建筑   文化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