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磷菌最新研究进展-除磷代谢机理、工艺应用和影响因素

研究背景

目前, 污水生物除磷通常采用生物除磷、 化学除磷或两者相结合方式。化学法除磷消耗大量药剂, 形成的化学污泥难以处理。

生物除磷具有经济性, 同时可利用生物除磷过程中的富磷上清液或者含磷污泥进行磷资源的分离和回收。因此从磷资源回收角度, 生物除磷更具有优势。

生物除磷的模型主要有厌氧/好氧吸磷、缺氧反硝化除磷等,近几年发酵除磷现象的发现和研究成为了热点。

国际上非常重视侧流强化生物发酵除磷(S2EBPR)工艺,美国国家层面将其作为下一代营养盐去除技术。

文章摘要

聚磷菌及其除磷代谢原理被广泛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近几年,新型聚磷菌及其除磷代谢机制被不断发现和应用,比如能够进行发酵除磷的Tetrasphaera菌和反硝化除磷的Dechloromonas菌等,促进了侧流发酵强化除磷和反硝化除磷工艺的相关研究和应用。

本文主要综述了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典型Ca. Accumulibacter,以及最新的Dechloromonas和Tetrasphaera等主要聚磷菌的除磷代谢机理、工艺应用和影响因素,并对污水生物除磷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主要内容

主要聚磷菌的除磷代谢机制:

(a)好氧吸磷:以Ca. Accumulibacter为代表功能菌,利用VFA作为碳源,以氧气作为电子受体进行好氧吸磷。

(b)反硝化除磷:以Dechloromonas为代表功能菌,利用VFA作为碳源,以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

(c、d)发酵除磷:发酵除磷是指Tetrasphaera 菌可以通过降解大分子有机物(如葡萄糖、 氨基酸等)进行发酵除磷, 从而降低对进水VFA 的依赖,具有更加稳定高效的除磷性能。更适用于我国低碳源生活污水的情况。


主要聚磷菌在不同生境中的丰度:(包括Candidatus Accumulibacter, Dechloromonas , Tetrasphaera,Acinetobacter,Pseudomonas,Comamonadaceae)等。


近几年,EPS的除磷机制也被报道。

未来发展

总结了近几年成为热点的发酵协同好氧除磷代谢机制(即被广泛提及的侧流强化生物除磷工艺等,比如S2EBPR)。


文章来源:污水处理工作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0

标签:大分   碳源   工艺   热点   受体   污泥   研究进展   机理   污水   机制   因素   化学   生物   最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