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捧在手心的孩子,在偷偷“讨好”别人!

昨天在社交平台看到一位妈妈的求助贴,她发现孩子近一段时间很不对劲,直到她发现了孩子的秘密:

有将近一个多月的时间,孩子每天晚上都会问我家里还有什么好吃的?

然后就一开始搜刮家里的小零食,我偷偷观察到娃还会自己平时爱惜的小玩具、小贴画偷偷装进书包里。

实在是太反常了,后来在我的几次询问下,孩子才告诉我,这些东西都是给一个同学带的,还反问我:

“妈妈,你不是说要和学习好的小朋友一起玩吗?如果我不对她好点的话,我怕她不和我玩了!”


这位妈妈没想到,平时被捧在手心里长大、在家一向抠抠搜搜,好玩的、好吃的都舍不得别人碰的娃,在学校里竟然为了交朋友,如此大方献殷勤,同时也非常担心孩子会不会是那种传说中的“讨好型求友娃”?


看了看下面的评论,没想到有很多家长表示自己家的娃也有类似表现,为什么孩子会有这样的讨好行为呢?


这样的情况在3岁以上的孩子之间并不少见,很多时候我们会把孩子对其他小朋友的讨好行为看成是孩子渴望玩伴、害怕孤立的内心逻辑,但还有不可忽略的另一种心理动机——「慕强」


“慕强”的孩子,图什么?

你们有没有发现?小孩子永远都喜欢跟比自己大的孩子玩,而对于自己年龄相仿的孩子就不屑一顾。


这其实就是孩子非常典型的「慕强心理」,指的是人都会本能的仰慕比自己优秀的人,就像爱找大孩子玩的娃,不就是仰慕于对方年龄带来的“强”嘛~


再者,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是不是都有其圈层内处于C位的人呢?


在孩子们的小社会里,那个C位担当可能是长得漂亮的、才艺牛的、学习好的、人缘好的,那么孩子可能被这些C位身上的某种优秀特质所吸引,这些特质往往是孩子自己没有的,因为不曾拥有,更仰慕对方,产生慕强心理。


慕强就慕强,为什么非得讨好别人呢?

心理学家爱德华·桑代克曾提出过一个错误的心理认知【光环效应】。

——指的是当人在看到他人有某个优点时,就会自动为他人赋予美好联想,认为他就如光环笼罩般优秀。


显然,识人能力几乎等于0的孩子,就是陷入这种错误认知的高中招人群。


很容易会把别人的某个好的特质以偏概全而忽略了这个人其他的缺点,从而误导自己的价值体系建立,变成跟随者、讨好者,希望通过自己的诚意,加入“优秀者”的圈层,变得和对方一样好。


扭曲的“慕强”深藏隐患!

慕强本身是人非常正常的心理活动,不论男女老少,谁还没有个“崇拜”的权利呢?


可是如果一个孩子心智未全、是非不明的状态下,慕强就有可能被扭曲成可怕的“媚强”


去年年底的热搜上,一位被称为“万柳少爷”的素人引来了4.6亿人的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正是因为这位素人博主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一条不露脸的变装视频,定位在了北京海淀区的顶奢豪宅“万柳书院”,以及室内墙上疑似齐白石真迹价值4.2亿的画作......

图片来源于微博评论,侵删


下面的评论区便不淡定了,一秒梦回清朝:数以及万的网友对这位“万柳少爷”俯首称臣,自称“老奴”、“奴婢”、“贱婢”,还有人扬言要做“少爷家的狗”。


网络上玩玩梗、图个口嗨无伤大雅,但如此大体量数据的话题背后,有着多少错把“慕强”当“媚强”的心智单纯的青少年,这其中就有一位女孩真情实感地给“万柳少爷”手写了告白小作文,老实说,看完这封信,我是震惊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仅仅不到1分钟的不露脸视频,所展现的普通人没有且羡慕的上流社会显赫家世,就臆想出这位优秀者应该具备所有美好的优秀人类特质,自我奴化,主动降人一等,这其中还不泛有很多未成年的孩子!


再说一个前几天的恶性霸凌事件,海南13岁女孩被多名女同学聚众殴打至鼓膜穿孔,眼睛查出异物等不可逆的伤害,全网震怒!

图片来源于微博话题,侵删


我们对霸凌事件的深恶痛绝,更对受害女孩无比心疼

我们在重视引导孩子保护自己远离霸凌的同时,也要警惕别让孩子加入“霸凌者”的行列。


尤其是有慕强心理的孩子,家长要分外关注!


孩子所看到的别人的“强”只是某个方面的优秀,如果一味用讨好方式“求来交友机会”,对方也只是心性不稳的孩子,很难不被这种物质讨好迷失自己。


从而变成享受别人对自己的讨好,一旦你的孩子有朝一日不想讨好了,那可能会发展成“强者”对“讨好者”的欺压霸凌。


还有一种情况,当孩子在“慕强别人”的过程里迷失自己,无脑跟随!


就像前面咱们说到的霸凌事件,十几个孩子打一个女孩子,打她的原因是因为看不顺眼,那难道巧合到十几个施暴者都对女孩看不顺眼吗?


更有可能的原因是跟随者居多,与女孩无冤无仇,只是因为他们“慕强”的对象发号施令,她们就甘愿加入霸凌别人的行列!


慕强没有错,但我们不希望孩子因为盲目慕强而迷失自己,踏入错误的深渊。


孩子,“慕强”不如变强!


孩子能看见别人的“优点,想通过向“强”靠近,让自己变强,是件好事儿!


不过当我们发现了孩子“慕强”的苗头时,也要适当给孩子一点“小点拨”,稳住孩子不易坚定的心态,摆正孩子可能走歪的路线,让孩子“理性地在慕强心理下交友”!


告诉孩子应该“慕什么”

无论孩子有没有慕强心理,都可以在平时的闲聊里给孩子渗透,看见比自己优秀的小朋友,可以回来和妈妈分享自己“仰慕”对方的是什么。


凡是对方小朋友是通过努力变得很厉害的可以“慕”,比如学习、兴趣爱好、生活好习惯等,这对孩子来说都是学习的好榜样。


也要让孩子知道,别人某些优点是不可改变的、天生自带的不要“慕”,比如长相、家里有钱等。


更要通过平时的交流,多多告诉孩子自己的优点也有很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并不需要讨好他人去获得。


有了“我也很棒”的底气,孩子也就不会执着于跟随强者而一味讨好,这才是真正“变强”的开始。


看见强者的背后努力

孩子羡慕别人的强,因为他并没有看到别人在变强的过程中付出过什么样的努力,不明白为什么别人能优秀,自己不行,误以为打入“优秀者”的阵营就能变优秀。


平时多带孩子看看一些与努力相关的纪录片,比如伟大科学家和我国奥运冠军的背后付出,引导孩子认识到,所有笼罩着光环下的强者,背后要付出相应的努力。


再小到学习,引导孩子平时多多观察班上的成绩优秀者,让孩子学会观察别人是如何累积优秀的,这无疑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激励作用。


提供价值避免单方面讨好

无论是什么圈层的社交都会有一个不变的内核——接受新成员加入,那么原由的小圈子就会需要打破现有平衡和资源分配。


无论是孩子们之间的社交还是成年人的社交,都遵循着这一规律,更是一种人性的共性。


所以,我们通过这个角度可以多一点教孩子的思路——让自己变得优秀、有价值,不用讨好他人,也能吸引到优秀伙伴加入社交!

孩子的成长路上,社交启蒙里,会有很多次迷失自己的时候,我们父母责无旁贷地负有指路人之责,任何孩子的小异变,都要及时引导,指引孩子往对的路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1

标签:孩子   都会   少爷   强者   特质   社交   手心   平时   努力   优秀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