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文旅融合的精品文化资源

来源:【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

众所周知,旅游是最绿色的经济,文化是旅游的内生力量。我一直认为,实现文旅融合,推动湛江文旅高质量发展对发展湛江经济、提升湛江城市形象、提高市民的幸福感和认同感都具有重要意义。要达到这个目的,除了持续不断筑牢交通、治安等旅游“基础工程”,还需要在旅游中融入文化因素,提高旅游品质。为此,我曾在一份关于文旅融合的建议中提出实施文旅高质量发展的“四个一”工程:一是着力打造一个5A级标杆景区;二是精心挑选、串联一批有特色的景点形成一条精品路线;三是建设或改造一条真正的湛江美食街;四是打造一场高质量的文化演出,将本土文化融入旅游,提炼雷州半岛文化精神,展现雷州半岛文化特色,实现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结合。

湛江的高质量文化演出能否诞生,如何像《印象刘三姐》《七彩云南》那样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最近看了作为“红树林之城”文化活动周重点项目的诗画音乐剧《红树林深处的灯塔》,再看看调顺岛已经封顶的湛江文化中心三馆项目,一下子有了信心。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红树林深处的灯塔》选取了湛江本土符号和历史文化资源,有代表性。剧作将红树林作为整个故事发生发展的空间背景,不仅动态展示出红树林的生态之美,而且突出显现了红树林对于湛江民众在生产生活方面的根基性意义,也符合湛江打造“红树林之城”的发展战略。灯塔对于湛江来说,不仅仅是具有文化蕴涵的历史遗留物,也是海域里的引航路标。在剧中反复出现的灯塔成为一个象征性意象,是雷阿满守护的一片爱与光明,也是白露与李晓光心中的未来指引。剧作将红树林和灯塔这两个在雷州半岛具有代表性的元素集中在一起进行书写,既有现实关怀,又有历史韵味,既有外来推广性,又不乏本土亲切感,可谓找到了一个很好的结合点。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红树林深处的灯塔》将时代需求、地域热点和作者表达融为一体,是一部思想性较强的音乐剧。全剧选取四个时期,每个时期选取一个与湛江息息相关的历史事件为切入点,艺术再现了湛江人民在渡海作战、修建青年运河、勇战超级台风和建设“红树林之城”中的勇敢、坚毅、温厚的品格。一代一代的雾号岛人不断成长,他们身上的精神代代相传,白露的回归不仅受到了这种精神的指引,更是当代青年所作出的明智选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红树林深处的灯塔》还表现出不俗的艺术性。作为五幕三场诗画音乐剧,做到了诗画的相互融合。舞美和数字手段的运用展示出一个蓝天白云、绿树掩映、白鹭纷飞的湛江形象,几个场面栩栩如生。尤其是大段大段的唱词,述说的生活场景、掺入的方言词汇和部分雷歌的采用,无不在展示着雷州半岛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样态。

正是因为诗画音乐剧《红树林深处的灯塔》具有本土文化的代表性、融入时代的思想性和不俗的艺术性,使其有望成为推动湛江文旅融合的精品文化资源。它不应该只是文化活动周的一场演出,而是应该更多参与到更加全面和丰富的湛江文旅演出大戏之中。

本文来自【湛江日报-湛江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雷州   灯塔   文化   红树林   音乐剧   本土   半岛   深处   演出   精品   旅游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