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上海影视乐园

在很多讲述民国时期上海故事的影视剧里,我们看到的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的地标建筑与风土人情,基本上并非实地取景,而是影视人拍摄于上海影视乐园里的景观。

几年前,我和家人驾车去过一趟,以至如今,每当看到剧中那一幅幅清晰而熟悉的画面时,我都会想起那些模拟的场景。那次观光,有些景观令我难以忘怀,几年过去了,不知如今咋样,总想再去看看。于是,在新冠疫情好转之后,我和家人轻车熟路,再次抵达。

经过上次游览,我们得知:上海影视乐园位于上海市松江区车墩镇。此镇相传为三国时期吴越国官员出猎停车之地,故名“车墩”,该影视乐园又名“车墩影视小镇”。它始建于1992年,是由上海电影集团投资建设的一座集影视拍摄、旅游观光、文化传播的主题乐园,是“中国十大影视基地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园区占地43公顷,由三十年代南京路、欧式庭院、石库门里弄群、教堂、外白渡桥、苏州河、和平广场等多处影视拍摄景观及多个摄影棚、服装道具仓库、置景工厂所组成。其特色是以民国时期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带有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风情。

进园后,我们依然领取一张《导游图》,按图观景,比较景点与几年前的异同。

第一站仍然是看老爷车车展。这些老爷车停在大、小两个展厅里。小厅里摆放着不同产地、不同款式的老爷车,有视频循环播放车展介绍,供游客观光与怀旧;大厅里也排放着与其相同的老爷车,供游人和影视人租赁。这种八十多年以前行驶在南京路上的名流豪车,现在只能作为拍摄用的老式汽车道具沉睡在此处,等候拍摄人来挑选和游客观光怀旧了。许多影视剧里都有它们奔驰的身影。展厅里,有些爷叔和阿姨挨着老爷车,摆着各种姿势拍照。随着几声“滴、滴、滴”,一辆老爷车开出车展大厅。有些游客尾随其后:“看拍电影去!”

我们没去凑热闹,有了上次看拍摄的经历,知道拍摄者不会让游客靠近,以免有人拍照剧透,所以,依然按《导游图》游览。

走进十六铺码头,那艘二三十年代的大客轮依然稳稳地停在原地,但与上次看到的有所不同了。上次见到的“船”,仅有面向镜头的这一面“船”墙及与之配套的设施,如上船的铁梯、平台,船上的三层栏杆、两层楼的一间间船舱门、大烟囱、救生圈等大小配件,“船”的两侧和后面都有乔木或建筑物遮挡着;而今所见,有了四面“船”墙,且都做成了船的模样,连船舱里面的设施都一应俱全,若把地面想象成江河,它似乎就是船了。明知它是假的,我还是忍不住上了“船”,站在铁梯上留个影,一下子找回多年前即将登船远航的感觉。这艘大客轮也在多部影视剧中出现过,当时,我似乎看到一个个剧中人走马灯似地在眼前晃过。

过马路,进入园区主体,我站在一大圈欧式庭院的草坪路径上,再次观赏这一座挨一座布满藤蔓、青苔的德式别墅、西班牙楼、英式别墅等豪门洋楼建筑群;根据读过的文学著作和影视剧,想象庭院里的那些上流社会的主人过着怎样的奢华生活。那幢有着北欧挪威建筑风情的城堡式别墅——马勒公寓依然很吸眼球。相传:1919年英国冒险家马勒来上海,以一匹马为赌资通过博彩发迹。其爱女梦中走进一座宛如安徒生童话中的房子,醒来画在纸上。马勒见了很感兴趣,便以此为蓝本投巨资建造了一幢拥有大小106个房间的住宅,且每一间的款式都不同。所以马勒公寓堪称“梦幻公寓”。

马勒公寓旁一幢洁白典雅的豪华建筑是法国总统住宅,高楼当面建有圆形的三层楼,楼外两边,有环绕着它的楼梯,像个大括号,一直“括”到地面。这栋楼在很多影视剧中出现过。在园区里,这幢1500平方米的“名宅”是“上影服装道具展馆”。展馆中保存了很多影视剧中精选出来的服装、道具、布景等等,让游客了解上影辉煌的发展史和民国剧中的精粹。有些服装、道具也可供游人租赁拍照。

上次我们到此一游后,欲离开时,看见几个人正拉警戒线,将游客请出公寓门前草坪一百多米以外,说有剧组来拍外景。能亲眼目睹拍电影,我们有点小激动,便随人群等候在警戒线外。

半个多小时以后,草坪中间的圆形水池旁摆放了一些摄像机器和设备,架起了高高低低的多组大灯,展开了黑幕布。人群中有些躁动,不断地,有人兴奋地朝水池那边走动的十几个人喊:“刘涛,涛儿姐!”“黄轩儿,黄轩儿!那个是轩儿哥!”也有声音反对说不是他们的“涛儿姐”“轩儿哥”。我踮起脚尖看过去,离得远,分辨不出谁是谁,在我看来,帅哥美女都长得一样。随后,几个戴棒球帽、墨镜的人来到水池旁。其中,有两个上了摄影架;两个站在机器前;两个拿文件夹的走到早已等候在水池旁的十几个人中间。这些人,除了四五个男女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学生打扮以外,余者均在各自衣服外面套有统一的蓝马甲,其背上的字,我们看不清。

不一会儿,高高低低的多组大灯全亮了,拍摄大约开始了。

警戒线外的看客既看不清表演者的表情,也听不见他们的台词,只模糊看见那几个学生打扮的围着水池中的雕像走动,中间一个还将手里的碗状东西甩出去了。

我们便离开没瓜吃的群众,转到别处去了。

这次转到此地时,也见到有拍戏的。豪门内灯火辉煌,豪门外有几个穿中山装和旗袍的演员,身旁站着几个穿时下休闲装的拎包青年,可能在候场。草坪上还有几对拍婚纱照的。我们瞟了几眼,就往南京路那边去了。

南京路位于园区西北部,是以20世纪30年代旧上海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主要景点有先施、永安、新新三大公司,鞋帽店和轨道电车等。这三大公司相峙而望,另有三阳南货店、沈大成点心店、日升楼、盛锡福鞋帽店、得意楼茶社、王星记扇庄、亨得利钟表店、张小泉刀剪……

上次来游玩时,此处热闹得不亚于当时实景的上海南京路。一簇簇现代人在林立的高楼、栉比的店铺间应接不暇。叮叮当当的轨道电车,在各处景点之间穿行。前些年看到的《功夫》、《新上海滩》等许多大片中,都有在这里拍摄的景观。这演绎着十里洋场梦幻的仿真品,既确保了影视人的取景效果,也把游人置于当年繁华的上海滩之境中。

可这次见到的南京路,不止南京路,园区多处景点,因新冠疫情刚见收敛,甲流又来作妖而繁华阑珊。游客稀少,多处商铺铁将军把门,有些高楼正在修缮。

百乐门、大戏院等多处亦在修整。百乐门外墙上,镶嵌的巨幅旗袍美女照及它上方的“夜上海”字样还是能给人于怀旧情绪。

记得上次来游玩时,我们坐在二楼的包间里,向下望灯光迷离的舞台和舞池,听台上唱周璇版的《夜上海》,看台下跳三十年代的交谊舞。这婉柔的歌声像留声机,旋转出老上海的韵味;这曼妙的舞姿如行云,流淌着当年上海滩的气息。我身临其境,忆起影视剧里关于百乐门的情景,似乎穿越了时空隧道:“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华灯起,车声响……歌舞升平,酒不醉人人自醉……”

再次来到石库门里弄群。土红色的门楣,灰色的墙壁,房顶上一杆鲜红的党旗稳稳地插在那里迎风招展,格外醒目。这里是一大会址建筑群。它位居石库门里弄群之首。门虽锁着,也可想象出当年十三名代表是如何冲破重重艰难险阻,汇集于上海石库门,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时的情景的。

漫步于石库门里弄,追寻革命先驱的战斗足迹,想象《建党伟业》等影片的拍摄场景,回味石库门的文化积淀。

据专家考证:石库门始建于19世纪70年代清朝同治年间。它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融合中西建筑艺术之后而自成一体,成为上海城市标志性的建筑模式。它的建筑营造技艺已列入国家非遗名录。

这里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诸多重要政治机构的所在地。它影响了近、现代上海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生活方式。这里更是诸多文艺作品的发表之地。比如,田汉、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在这里唱响,鲁迅先生的《且介亭文集》等“匕首与投枪”在这里发出。

石库门里弄文化是代表上海的一个鲜明符号,它最为典型地反映了这座城市里市民社会的特征,也成为上海人重要的文化基因。里弄过道上方支开的衣杆上晾晒着的旗袍、向左转的裤子和腌肉、菜篮飘浮着老上海的民间烟火气,架在弄堂里的煤炉沉淀了里弄人邻里关系的和谐与温馨。这些原汁原味的石库门生活布景,在很多影视作品里出现过。当时,旁边弄堂口就有老爷车停在那里,有灯光、布景、警戒线,我们便折回绕道去了下一个景点。

乐园里的“老上海民国市井风情街”既有室外的,也有室内的。室外的,将逼真的蜡人从事各种劳作的场景,定格在沿街面的一个个大橱窗里。有打被絮的,编织篾货的,织布的,修鞋的,酿酒的,打铁的,打豆腐的,做衣服的,卖药的……徜徉在这样的街市上,浓浓的老上海风情扑面而来。室内的,还原了上世纪30年代的各种小店铺小摊位,如米行、肉铺、豆腐坊、菜担子、酒肆、剃头挑子、混沌摊、擦鞋摊、旗袍店、当铺、小人书摊、西洋镜、报亭、电话亭、代写信摊、邮箱、平安旅社、张大仙文王神课……五花八门的民国市井生活布景,应有尽有。影视人拍摄相关场景时,演员就位即可表演。它也让游人穿越时空,体味了旧上海五光十色的风土人情。

沿途路经的几个大型影棚,都虚掩着门,门口有工作人员把守,不让游人靠近,说“对不起,在拍戏”。路过关门闭户的各种风格的天主教教堂、中世纪酒庄,往乐园内模拟的苏州河那边走去。这苏州河上有两座桥,一座是原址在外滩的外白渡桥(后更名为浙江路桥),另一座叫四川路桥。当天,这两座桥上都有灯光、布景,我们被拒之一百多米外。外白渡桥上似在拍骑马的戏,也有老爷车在那里。细看,演员骑的那马只有头动,身未动。四川路桥上可能在拍跳河的戏。呵呵!故事中的主角跳河,跳崖,车祸都不会死,自有贵人相救,只是另一个情节线的开启。

我们望了望桥那边古朴的老街和桥边模拟的当年的监狱,折回转到和平广场。广场上的和平女神像依旧高耸,两孺子分居两侧,怡然牵裙。据资料记载:这座雕像是1924年为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上海外国侨民回国参战的死难者而建,坐落于今延安东路外滩,面朝西。可惜这件优秀的艺术品存在的时间并不长久,1941年,此地被日本鬼子占领,当局将其拆毁。

模拟的老火车站没有剧组来拍摄,火车上还留有一节车厢没锁,供游人上去拍照留念。

当天,我们三小时游遍上世纪三十年代大上海的经典景观。这要感谢把民国时期上海滩之精粹浓缩克隆到这里的设计师和建设者。

随着时代发展,真迹真品总有消亡的时刻,而将有价值的真迹真品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直观而逼真地模拟出来留给后人,这本身就是记载历史的一种方式。园区中那些模拟的摩登建筑、怀旧街道及还原的千姿百态的景点,虽然是制造者通过现代高科技、新工艺,真实而艺术地高仿出来的景观,但它所承载而展现的上世纪30年代上海滩特有的历史是真的。可谓假作真时假亦真。

每一件艺术作品亦是如此。比如,剧本的故事都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尤其现实主义剧本,其中的人物多用“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塑造典型人物的艺术手法。从完全真实的角度来看,所谓戏是假的,但演员必须进入角色,用情至真,假戏真做,才能让观众认可:是符合生活真实的。为什么有些演员的戏拍了一条又一条,在导演那里就是通不过,还需导演一遍又一遍地启发导戏呢?因其演员只是在演别人的戏。

而真实生活中的人生舞台上,上苍在冥冥之中早已给每个人写好了剧本,且只导演一次。如果你重复摔碗,他就会收回你的碗;如果你只想舒服骑木马,他就会让别人开汽车远超你;如果你跳河,他不一定安排贵人捞你上岸……一个人来这世上演场戏真不易,能较为顺利地演好儿女这台戏,圆一场夫妻梦,送走寿终正寝的父母,就要感谢上苍给这个人导了最圆满的戏。

上海影视乐园,一个缩小版的民国时期的上海滩,一个拍摄影视剧的实景似场地,一个上世纪30年代大上海的知情人穿越时空的怀旧场所,一个时下人在休闲游玩中体验老上海风情的好去处,一本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留下珍贵的直观史料的经典画册……


上海影视乐园

作者简介

周艳琴,出版《国学读本》《胡敌传奇》《胡敌故事》等书,长篇小说《孤鸿一片影》曾在网站上连载,短篇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教研论文等散见各刊和公众平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马勒   上海   南京路   上海滩   影视   老爷车   景点   布景   游人   游客   乐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