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红:丝缕之间显匠心

记者 石鑫

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提起生产教练田春红,很多人都会竖起大拇指赞一个:“服!”

她结合实践反复琢磨,创造性地提出一套操作方法,让气流机的生产效率提高到99.3%;她主动请缨攻破了涡流纺细支纱技术难关,使得公司涡流纺产品支数得以提升;她对气流工序棉条上段操作法进行优化,每年可节约成本150余万元……

苦干加巧干,田春红用匠心精神纺好每一根纱。

“纺纱如同绣花,一针一针,不容有丝毫闪失。”3月27日,在纺纱车间,伴着机器低沉的轰鸣声,田春红说。此刻,一根根细如发丝的纱线正伴着齿轮匀速转动、缠绕。

3月27日,在巴州金富特种纱业有限公司纺纱车间,田春红(左二)正在指导、培训员工。陈小可摄

巴州金富是全国最大的粘胶新型纺纱生产企业。2015年7月,41岁的田春红入职巴州金富,从此与纺纱技能培训有了不解之缘。

初来乍到,面对新机型、新工艺,田春红也有点犯难:“这里引进的都是来自德国、瑞士、日本的国际先进纺纱设备,操作方法不配套,设备就无法正产运行,对产量、效率也会有很大影响。”

为了提高业务水平,田春红吃了不少苦头。每天提前进车间走巡回,反复钻研各工序操作法,下班后还要练习接头、换桶、包卷等操作。她的手指经常被纱线、条桶边割破。

新型自动化纺机可通过信号灯和电子显示屏跟踪“断头”的纱锭,但接头等工作还是要靠工人手工完成。在纺纱车间,田春红手指上下翻飞,不到10秒钟便能接好一根细如发丝的断头纱线。

多年来,田春红摸索出了一套与巴州金富纺纱设备相适应且简单高效的气流机操作方法,使接头速度由原来的每10个头110秒缩短到90秒,包卷速度由原来的35秒减少到28秒,落纱速度由原来的80秒降至50秒左右,气流机的生产效率提高到99.3%。

田春红还主动请缨攻破了45S(S是纱线的一种表示方法)涡流纺细支纱技术难关,使得公司涡流纺产品支数得以提升、品种不断丰富。

“一个人的力量微乎其微,做工匠,就是要把我们的技术技能延续下去,培养出更多的人才。”这些年,田春红在公司先后培养出“金牌标兵”71名、“金牌能手”123名,已成为生产车间的骨干力量。

一路走来,田春红经历了纺织行业的变革与发展,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巾帼标兵、自治区劳动模范称号,以田春红命名的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获“自治区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面对荣誉,田春红显得很平静。她说:“岗位连着责任,付出才有回报。只有不断改进工艺、追求更好,才能无愧这份职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支数   操作法   匠心   自治区   涡流   断头   纺纱   标兵   气流   纱线   车间   田春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