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集团分析,已到击球区

美的集团应该都不陌生,这是一家目前业务主要面对消费者的公司,很多人家里或多或少都会有件美的的产品,空调洗衣机电冰箱,各种小家电等。

官网上显示的产品类别有这些,我家最早买的第一个吊扇就是美的品牌。

现在美的集团已经从当初那个筹集5000元做塑料瓶盖的企业,发展成为年营收3000亿,世界500强288位的公司。

业务分成覆盖智能家居事业群、工业技术事业群、楼宇科技事业部、机器人与自动化事业部和数字 化创新业务五大业务板块。

年报里产品营收分成三块,暖通空调(占比41%)、消费电器(占比38%)、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占比8%)。

以最新年报数据美的集团以2013年底后复权股价50元到2021年12底309元算,8年6倍,年化25%的收益率,毫无疑问的大牛股。

期间其年平均ROE也为25%,这体现了长期来看股票的收益率接近于ROE。

根据杜邦公式,净资产收益率(RO E)=销售净利率(NPM) 资产周转率(AU,资产利用率) 权益乘数(EM),ROE来源于这三部分。

美的平均净利润率在8.8%左右,很一般。资产周转率平均在1左右,也一般,资产负债率63%,挺高,这样看美的优秀ROE来源主要来自杠杆率。

靠杠杆率提升ROE一般风险大,最知名的如地产行业,这两年暴雷不断。

2021年年报中美的集团的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合同负债三项占了负债约一半左右。

这样来看美的集团的负债主要来自占用上游供应商货款来实现的。

家用电器等原材料主要是钢材铝材塑料等,没有太多的差异性,所以美的在产业链上比较强势。

对比海尔格力也差不多,说明这是整个产业的模式,并不是美的一家这么做。

美的最开始吸引我是从三个方面:

1、历史业绩证明获得稳定25%的ROE,是一家优秀的企业。

2、美的的产品用过很多,对其印象不错。

3、何享健的行事风格,美的的股权结构。

我不喜欢那种很高调的企业家,很容易脑子发热,不务正业。刚好白电双雄美的和格力就是两个极端。何享健很低调,很少接受公开采访,接受采访时也常说自己没读什么书,相信制度群策群力的力量,弱化自己突出美的;董明珠经常占据新闻热榜,雷厉风行,霸道总裁型,格力的品牌现在已深深贴上董明珠的烙印,广告都是放着她的照片,有趣的是,格里的网上媒体店取名格力明珠店,而美的当年的电风扇品牌就是明珠牌。

2021年报显示,何享健占美的集团股份约31%左右。

何享健的目标是其家族只成为一个控股股东,CEO都是职业经理人;甚至到一定时候,大股东都可以不参加董事会,董事会都职业化,完全实现股东、董事会和经营者三权分立。

他确实也是朝这个目标做的,劝退自己的家人离开公司,明确表示自己的子女不会接班,不会在公司任职,后把管理权移交职业经理人方洪波。

何享健崇尚建立优秀的企业制度,制度管人,不冒进,勇于认错,股份又占有绝对的控制权,这是我理想中上市企业的股权结构。

家电行业是个充分竞争的行业,行业3强通过前面的厮杀,踩着无数的尸体走过来的,本是一个不太好赚钱的行业。现在家电行业通过竞争目前3强活得挺滋润的本质原因,何享健提到过,我觉得很准确。

“家电业相对比较稳定,它的核心技术这么多年并没有突破性的革命,尤其是白电,你看洗衣机的工作原理有没有变化,空调的工作原理也没有变化。技术的突飞猛进,知识更新变革,对这个行业的影响有,但不是决定性的,家电业主要比企业的管理能力、市场能力、品牌能力。”

这也是黑电生意模式差的原因。

通过事业部制,分权制,职业经理人,不断优化管理能力。

美的多元化是很成功,要归功于不冒进,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美的之前也有脑子发热的时候,在美的陈列馆,一份早在2000年3月“美的斥资10亿元进军互联网”的图片至今仍然被美的人放置在陈列馆中较为显眼的位置。为什么呢?这是美的在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要记住曾经失败的教训,因为它比成功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后面悬崖勒马,在不到半年烧掉2000多万后壮士断腕退出。

有两个例子可以看出后面美的的不冒进。

2008年通用(GE)白电找美的欲求收购,但美的最终放弃了,何享健是这样说的,“我们的企业文化和通用的区别太大,GE家电本身也是很大的国际化企业,而我们对国外并购还没有多少经验,整合GE家电的成本太高。而且我个人认为,目前中国企业根本没有能力整合GE家电,老老实实做贴牌比较现实。”

对于自主品牌的国际化,美的也采取十分务实的战略。美的集团除了有针对性地在发展中国家使用自有品牌外,没有盲目在发达国家使用自有品牌出口。何享健认为,国内企业暂时还没有能力大张旗鼓地在海外运作自有品牌,如果冒进,可能会得不偿失。美的的规划是首先为海外市场的当地品牌贴牌生产,待时机成熟的时候再收购当地品牌,再来运作当地市场。

何享健说:“美的拥有一整套并购系统模式,没有十足把握我们是不会轻易出手的。首先,在成本上要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并购、能不能承担并购失败的风险。其次,我们要系统评估并购企业的真正价值,看它能否给我们带来新的产业增长点,比如,收购小天鹅企业能帮助我们确立洗衣机的行业地位,收购重庆美通则让我们一举奠定了国内中央空调行业的龙头地位……再次,要看双方企业文化是否能够顺利整合。对此,我们专门有一个专业的评估团队。最后,我们还有一套完善的决策机制。当收购谈到五六成,他们才会向我汇报;谈到七八成,才叫我和他们谈细节;谈到八九成了,我才去实地考察……在这样完善的并购模式体系下,美的谈成了十余起并购项目,涉及数十亿元的投资,但收购一个成功一个,放眼广东甚至全国这都是很罕见的,因此,我很自豪。”

管理上美的引以为傲的“T+3”模式对比格力海尔确实有很大效果。

美的未来增长在何方?

1、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 年我国冰箱、洗衣机保有量已经达到或接近“一户一机”的水平,理论渗透提升空间有限。

2、2021 年我国空调的百户保有量为 118,其中城市百户保有量为 150 台,农村保有量为 74 台,城市通常有两个卧室和一个客厅,城镇居民的空调百户保有量天花板为 300 台,农村空调保有水平尚未达到“一户一机”的水平,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旧机更新的需求。空调预计使用10年,按照每年10%的更新量算。美的33%的市场份额,这部分贡献的增长也较为有限。按2013年5000万台更新10%,美的30%市场份额,美的分到的量约为150万台,美的2022年国内空调销量2600台,占比约5.7%,这部分预计带来的增量为5%。

4、小家电还有比较大的增长空间。

5、消费升级高端产品带来价的提升。

6、国际化,美的现在国外营收占比已达42%,这部分提升也较为有限了。

7、多元化,美的目前针对于机器人(KUKA),新能源汽车电机空调部件、电梯、商业空调机市场等我都比较看好。

8、另一个负面影响,中国人口负增长,长期来看会影响增量。

估值

预计美的2022全年300亿净利润,预计增长率10%,我认为现在家电确实已经过了高速增长时期,但美的这样一家优秀的公司,获得年化10%的增长率是大概率的事情,略高于GDP+CPI。

预计3年后净利润约为400亿,取25倍PE,市值10000亿。

由于高杠杆,虽然主要是占用供应商货款,打个8折,8000亿。

以3年1倍的买入标准,4000亿市值买入,目前市值3600亿,符合买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家电   杠杆   市值   洗衣机   空调   能力   模式   品牌   行业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