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乡村旅游振兴发展 富民路上不落一个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长春市九台区土们岭街道马鞍山村,位于长吉北线43公里处,幅员面积16.6平方公里。全村有耕地550公顷,林地890公顷,森林覆盖率达46%。全村共有6个自然屯,594户,1800人。马鞍山村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形成了“一山一田一馆一民宿”的发展态势,推动田园综合体、如美乡村项目、游客服务中心等企业形成了以“休闲观光、民宿体验、生态农业、康养度假、红色文化”等产品为产业支撑,区域性乡村旅游产业为链条,打造出了一个都市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全村2020年总收入达3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75万元。

一、积极发展文旅产业,打造乡村旅游名片

文旅产业不断壮大

2021年马鞍山村积极发展文旅产业,全村域内包括马鞍山村村史馆、三下江南战役纪念馆、氿遇山居、如美乡村特色民宿等文旅项目克服疫情影响对外开放运营。亚汶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正在施工建设。依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一期工程正式接续施工。吉林省政协主席张恩惠、原吉林省省委书记王云坤等领导考察了马鞍山村的旅游资源和产业状况,对马鞍山村以文旅产业为引领,实施“文化+农业+旅游”的“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给予了充分肯定。

旅游产品逐步形成

通过实施活动引领,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马鞍山乡村旅游名片。为满足群众多样化的旅游体验,精心策划了乡村旅游线路、马鞍山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线路、马鞍山观光研学线路等多种系列的游览路线,将各具特色的景观串联起来,涵盖马鞍山村历史人文、自然生态、民俗体验、休闲度假多个方面,构建起了全域发展的整体脉络,迎合了游客个性化、休闲化的消费需求。

示范作用日渐显现

马鞍山村大力挖掘旅游资源,推动文化、旅游和农业深度整合,探索以旅游产业为引领,全面加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起到成了很好的辐射效应。中国旅游报、中国吉林网、吉林省广播电台和长春市广播电台相继报道了马鞍山村旅游产业发展的最新动态。

二、“三路”布局“三业”共进,营造美丽乡村宜居环境

深入谋划“三路”布局,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建设

马鞍山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主攻方向,深入探索“三路”,不断实践致富路径。一是深入谋划转型发展之路。转变村民单一粮食生产的思维方式,引导村民走以旅游产业为主、多业协同发展之振兴之路;转变以往资源粗放开采的生产模式,走生态发展和资源保护利用之路;转变传统耕作方式,走以现代农业为主实施“农业+”的发展之路;转变低效生产,走集约化生产和提质增效之路。截止目前,累计退耕还林13公顷,关闭各类矿场8个。二是深入谋划产业引领之路。把全村各行业有机融入乡村旅游大产业体系整体规划之中,构建以旅游产业为龙头、带动乡村各业竞相发展的格局。目前,马鞍山村已把乡村旅游业渗透延伸到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个领域,农业、服务业、乡村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已经纳入到旅游产业体系。三是深入谋划内外联动之路。通过招商引资,启动项目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借助外力壮大内力。加强与长春市域内和域外旅游企业、旅行社、旅游网点的联系合作,壮大旅游产业的体量和规模,把乡村旅游业置于长春市、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大环境下去发展,靠内外联动来推动促进乡村旅游业,提高乡村旅游业的质量、层次和品位。目前,已引进企业8个、项目15个、资金54亿元,形成了很好的产业布局。

着力发展“三业”共进,扎实推进强村富民战略

马鞍山村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将各行各业有机融入到旅游产业,逐步形成了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等业态共生共进,有机构成了马鞍山村旅游业发展的新格局。一是着力发展生态农业旅游业。2018年通过引进亚汶旅游企业计划投金50亿元,发展以香蕉、芒果、咖啡等高端种植为主的现代农业项目,形成以乡村现代农业观光为主的生态农业旅游体系。目前,亚汶旅游企业在马鞍山村完成第一期工程投资金2.15亿元,已建成占地7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1座,年接待参观能力达30万人次。二是着力发展民俗体验旅游业。进驻的文化国旅采取租期10年与农户租赁合作的方式,租赁农户闲置房屋,创办民宿民餐旅游项目,开发民宿点5处16间,民宿餐点1处2间,农户民宿平均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文化国旅还打造了“马鞍工坊”民俗文化产品,开发了包括满族剪纸、玉米皮草编等旅游项目和产品,利用马鞍山村旅游资源,开发了“我村有块田”等采摘、观光、民俗体验和野菜节、徙步行走等品牌旅游项目,形成了以村史馆为龙头的民俗体验旅游产业体系。三是着力发展红色文化旅游业。马鞍山村充分利用解放战争时期三下江南和东北抗联英雄罗明星英勇事迹等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广泛宣扬东南解放军打响三下江南战役和罗明星抗日斗争的历史,大力构建和发展红色旅游产业,成为吉林省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和红色文化旅游产业的龙头。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大力营造美丽宜居环境

马鞍山村坚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的发展理念,把完善和提升全村基础作为乡村振兴的首要条件,作为党组织的头等大事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一是逐步提升旅游体系标准认证。长发旅游投资集团投入3000余万元建设完成的长吉游客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年初以来,长吉旅游集散中心共接待游客3.6万人,通过发挥旅游产业持续发力推动马鞍山村经济向好发展。二是逐步完善旅游配套设施。马鞍山村不断完善旅游设施标准化建设,长春市文广旅局拨付旅游发展专项资金110万元建设了生态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休闲驿站、景观石,打造了徒步旅游线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了旅游服务的保障功能。三是逐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2020年,马鞍山村对照乡村振兴要求,共建设水泥路6300米,砖砌排水沟约2700米,混泥土现浇盖板边沟约1500米、涵管线23处,新建桥梁1座,安装太阳能路灯381盏、新建广场2处、合计1200平方米,实现了马鞍山村乡村治理全面升级改造,营造了美丽乡村的宜居环境,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指数和获得感。

始终坚持人文关怀,真心帮扶群众急难愁盼

马鞍山村党总支把帮扶群众、解决村民的“急难愁盼”作为衡量各项工作的重要标准,纳入年度工作重点,列入书记“一号工程”,常抓不懈,一抓到底。一是坚决守住返贫监测底线。马鞍山村按照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要求,坚决落实“四个不摘”工作部署,针对已有的26户贫困户进行了严格筛查,通过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台账、上门入户核查等措施,严防返贫现象发生。二是极力打通产品销售瓶颈。2020年三社尹家的蜂蜜大丰收,但产品销售却成了闹心事。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驻村工作队主动与长春市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协会对接,通过参加第二十届吉林省农博会和第十三届东北亚博览会第一书记代言活动,使其蜂蜜全部售出,还带动了其他蜂农的蜂蜜销售。长春广播电台、中国吉林网和吉林卫视对蜂蜜、山野菜和瓜子等代言情况进行了播报,起到了很好的宣传和推介效应。三是重点解决群众的闹心事。三社贫困户杨文财的儿子杨易鑫考上了九台职高,这是老杨家的喜事,但学费问题也成为老杨的一件愁事。马鞍山村党总支主动沟通街道扶贫办寻求办法,驻村工作队积极与学校联系对接,按照2021“雨露计划”帮扶政策,为杨易鑫申报办理了补助事宜,感动的杨文财逢人就说:“赶上了党的好政策,遇到了党的好干部,解决了群众的闹心事。”

下一步,马鞍山村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全域旅游发展为突破,以村屯环境治理为重点,强化措施,综合施策,打造森林康养徒步、红色文化体验、天然生态美食、乡愁记忆民宿等特色文旅产品,规划建设集“文化历史、现代农业、民居民宿、餐饮美食、乡村旅游”为一体的A级景区。围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建设探索新的路径,为促进地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加速推进长吉接合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工作贡献应有力量。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长春市   乡村   马鞍山   吉林省   旅游   全村   山村   旅游业   先进集体   路上   产业   文化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