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瑞金、蒙牛相继杀入专业运动饮料赛道,需要一点耐心

2023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与亚运会相继将在成都、杭州举行,让品牌商嗅到了商机。


去年11月成都糖酒会上,包材巨头奥瑞金与中体产业合作推出首款专业运动饮料“犀旺”;近日,蒙牛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进军专业运动营养赛道,并同步推出了两款迈胜运动蛋白饮……




与红牛、东鹏特饮、乐虎等传统能量饮料相比,运动饮料的场景定位更细分,市场更聚焦,如今一众巨头的加入会让这个赛道“飞”起来吗?


什么是运动饮料?


根据国家标准(GB 15266-2009),运动饮料是这么定义的:营养素及其含量能适应运动或体力活动人群的生理特点,能为机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能量,可被迅速吸收的饮料。


从国标规定中可以看出,运动饮料含有适量的电解质和水,这不仅有助于补充汗液中丢失的钠、钾,还有助于水在血管中的停留,使机体得到更充足的水分,预防机体过热。



虽然运动饮料在饮料产业里的定义很明确,但对于消费者而言,运动饮料与能量饮料的区别并不清晰,甚至消费者会统称为“功能饮料”。


根据《饮料通则》中的规定,特殊用途饮料被分为运动饮料、营养素饮料、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等。虽然按照标准来说有着明确的划分,但是一般人可能并不容易分辨出这几类饮料的不同之处,而且在面对这些饮料产品时也比较混乱。


实际上,运动饮料与能量饮料有着较大的区别。从成分上来说,能量饮料的主要成分是咖啡因、牛磺酸等,代表品牌如红牛、东鹏特饮、魔爪等。而运动饮料的主要成分是电解质、氨基酸、维生素等,代表品牌如佳得乐、尖叫等。


另外在作用上也有明显的不同,能量饮料主要用来缓解疲劳、提神醒脑等,运动饮料则是为了保持人体内液体平衡、更好地补充水分等。在运动饮料产品发展的过程中,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普及其作用和功能,帮助消费者更好地认识这一类产品。


运动饮料一开始主要是为了运动员提升运动表现而研发的,普通人并不十分关注运动饮料。不过近些年来运动饮料的热度不断增加,整个市场也逐渐变得热门起来,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


比较早出现的运动饮料品牌是佳得乐,当初研发就是为球员补充出汗损失的碳水化合物以及电解质。在经过比赛测试之后,开始在体育界中流传开来。而在佳得乐之后,也陆续出现了不少新的运动饮料品牌,比如中国的健力宝、尖叫等。



去年4月初,外星人正式推出为中高强度运动及30分钟长时间运动人群打造的新产品“外星人电解质水Pro”,正式进军专业运动赛道。据了解,这款产品不仅可以缓解运动后疲劳,还可以减少肌肉蛋白分解、促成合成代谢、预防肌肉痉挛等,为长时间持续运动功能。


在如今国内运动饮料市场中,已经陆续涌现了不少国内外品牌,比如像佳得乐、农夫山泉、华润怡宝、健力宝等。而且在运动饮料市场中,也开始出现了很多的“专业型”产品。


比如2021年,农夫山泉宣布旗下尖叫品牌推出新品,即第三代“等渗”尖叫,专为运动人士量身打造。相比之前的两代产品,这次的新品明显是目标人群更细分、更专业。2020年,华润怡宝旗下魔力品牌全新升级上市,定位是为日常运动爱好者提供三种运动阶段合理补给建议。



而就在去年11月,可口可乐宣布以56亿美元收购运动饮料制造商 Bodyarmor剩余85%的股权,从而实现对其全资持有。其实早在2018年,可口可乐便收购了Bodyarmor的部分股权,这可能也是可口可乐在运动饮料领域内展开竞争的重要一步。


而如今奥瑞金、蒙牛等巨头的加入,为运动饮料市场又添了一把火。


专业场景与大众认知的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中国运动饮料市场保持着增长态势。


智研咨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饮料行业市场深度评估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大陆功能饮料人均消费量为2.2升,远低于美国的24.6升;消费金额为6.2美元,人均消费金额不足中国香港的50%,与英国、日本和美国差距更大,约10%-20%。


随着运动人群的增加,运动饮料的消费需求也在增长,而且相比一些发达国家,国内运动饮料还有较大可挖掘的机会,品牌不断进入运动饮料市场可能也是看中了未来的发展潜力。



不过就目前来看,运动饮料市场竞争者较多,消费者对于运动饮料的认知还不够明晰。


正如大部分消费者并不能完全辨识清楚运动饮料与能量饮料的差异性,使得运动饮料的消费场景出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缺失。


有业内人士分析,“就目前来看,国内运动饮料市场发展比较疲软,因为与国外的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还缺乏比较大型的体育赛事,导致运动饮料的销售动力不足,而且曝光度也不够高。”


换句话说,运动饮料与运动场景的联系程度可能还不够高,直接体现在国内运动饮料和体育赛事的合作还很少。


比如农夫山泉旗下的尖叫,该品牌的水产品很早就成为多项国内外赛事专用水,但是尖叫却很少出现在赛场上。


与之相比,佳得乐在美国已经成为NFL、NBA、MLB、NHL赛事和PGA等联赛的官方运动饮料。



另外对于一般的运动人群而言,他们可能会更注重补充水分,甚至会选择能量饮料、电解质饮料等,这都对运动饮料产生了竞争。而且运动饮料本身也含有糖,对于剧烈运动的人群来说有所帮助,但是运动量不达标的人群可能反而没有助益。


因此对于运动饮料市场来说,可能还面临着许多的挑战,而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和改善,可能会直接影响运动饮料未来的发展。


但运动饮料的优势也在于目前还有较大潜力可挖。


首先是近些年来中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不断上升,有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9年,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从3.9亿人增长到4.4亿人,呈现上升趋势。


在疫情影响下,对自身健康更为关注,运动就是方式之一。而且在全民运动的趋势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入其中,无论是出于健康瘦身还是跟风尝试的需求,都推动了运动人群不断扩大。


在运动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之际,对于运动饮料的需求也在增加。就拿当下十分火热的刘畊宏运动来说,不少“刘畊宏女孩”也在自发地宣传运动饮料产品,在运动之后适当补充运动饮料也成为了明显需求。



《2022功能饮料线上市场分析报告》中显示,运动饮料2021年销售额达2.6亿元,涨幅较快为68.4%,在功能饮料品类所占比重上升至18.2%。也就是说运动饮料在功能性饮料中的增长速度较快,受需求增长发展较快。


因此,有业内人士建议,对于运动饮料品牌而言,未来如果想要进一步推动市场发展壮大,以及品牌在市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可能还需要从产品和场景等角度出发,为消费提供更多选择运动饮料的理由。


运动饮料还需要与“运动”更加契合,在适应更多的运动场景的同时也要求产品更具针对性,比如面对跑步、跳舞、篮球、普拉提等不同运动场景可以研发不同的运动饮料。


只有通过将产品的专业性与运动场景更好地联系在一起,才能够帮助唤醒消费者的购买兴趣,同时也能进一步深化运动饮料的消费意识。


· END ·


声明:本平台推文旨在分享交流,不作投资建议。

文中数据均来自企业公告及媒体公开报道,图片均来自网络、官微、电商平台等,如无意中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2

标签:瑞金   山泉   饮料   电解质   赛道   能量   场景   耐心   人群   功能   品牌   专业   市场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