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人为什么这么爱吃鸡?



没有一只鸡可以活着离开广东.


广东,鸡可以是菜、可以是点心,也可以是汤,做法百变又可口。


到底是因为鸡太好吃,所以广东人离不开鸡?还是因为广东人离不开鸡,所以为鸡创造了各种美味的吃法?


这个问题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一样,没有唯一的答案。



01早吃鸡,晚吃鸡,中午还是得吃鸡!


广东有句俗语:“无鸡不成席。”


而广东的宴席随处可见,孩子满月、好友聚会、生日派对、传统节日、升职加薪、乔迁之喜、婚丧嫁娶、团建应酬、拜师学艺,总之你能想到的,稍微正式一点的场合都要吃鸡。


如果你在广东餐厅吃饭,点菜不点鸡,店老板一准知道这是个外地人,当你仔细的看看这个本地老板的菜单,就会发现里面的招牌菜必然有一道是鸡。



但是,千万别以为只要是鸡广东人就爱吃,在广东,人们对鸡的要求非常严格。


一只合格的鸡,得肉质新鲜无冰冻,不隔夜且有脂肪,鸡的年龄不能太小,还得是那种长期离开笼子自由奔跑的走地鸡,如果没能达到,就会被广东人贴上一个“没鸡味”的标签。



正是因为鸡都是根据严格的条件培养、筛选出来的,所以广东人早上吃鸡粥,中午吃鸡肉,而晚上又可以喝鸡汤,一天三顿吃鸡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


你以为正餐吃鸡就结束了吗?没那么简单,还有鸡仔包、糯米鸡、鸡肉生煎、豉汁凤爪、鸡球大包、棉花鸡扎、鸡肉紫菜卷等广式点心,它们在早茶桌上等着你。



略懂厨艺的人拿到一本广东菜谱,看看目录,1/3都是鸡,而不同的菜又要用不同的鸡,煲汤用老母鸡、白切用小母鸡、吃火锅用线鸡,吃法如此讲究,难怪百吃不厌。


想吃鸡,但自己懒得动手?无所谓,在广东的每个街头巷尾都有烧腊店,那儿有各种各样的鸡,白切鸡、盐焗鸡、葱油鸡、酱油鸡、手撕鸡、窑烧鸡,让不会做饭的人也享受到顿顿吃鸡的快感。



02属于鸡的百变大咖秀


相声节目中有报菜名,道道都是国菜,而据说在广东鸡的做法就有3829种,足以让人滔滔不绝的念上好几十分钟,如果不信,你可以试试读出下面这段话。


我请您吃:盐焗鸡、白切鸡、猪肚鸡、豉油鸡、辣椒鸡、葱油鸡、水晶鸡、花雕鸡、手撕鸡、鲍鱼鸡、香油鸡、太爷鸡、花胶鸡、炸子鸡、桑拿鸡、啫啫鸡、吊烧鸡,还有那榴莲煲鸡、土窑烧鸡、冬菇蒸鸡、灵芝煲鸡、红葱头焖鸡、荷香八宝鸡、花旗参煲鸡、金华玉树鸡、茶树菇煲鸡、虫草花煲鸡、五指毛桃煲鸡,让您吃上一口鸡,日日都能大吉大利。



请看这一道白切鸡,那光滑白嫩的鸡肉点缀着翠绿的青葱,视觉上的搭配让人胃口大开,一口咬下去,嫩滑紧实的肉质和果冻般爽脆的鸡皮配上葱姜汁或沙姜末,简直停不下来。


虽然两广和海南都有白切鸡,但是只要一说白切鸡,人们还是会想到广东的白切鸡,因此白切鸡既是地域性美食,也是广东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除了白切鸡,盐焗鸡也是广东名菜,比起白切鸡清淡的口味,盐焗鸡不但在当地流行,也渐渐走向北方市场,而广东最为出色的盐焗鸡,分别是东江盐焗鸡、梅州盐焗鸡和饶平盐焗鸡。


盐焗鸡吃起来咸香可口,最重要的是做法简单,不需要复杂的工序和道具,只需一个电饭煲和盐焗鸡腌料,就能做出好吃的盐焗鸡,鲜嫩的鸡肉伴随着香气,味觉和嗅觉享受双重盛宴。



除了整鸡之外,切成一粒粒的鸡肉也能做出好吃的菜肴,正如这道广东早茶必备的糯米鸡。


清香的荷叶包裹着糯米和鸡肉,花生香菇点缀其中,更有咸蛋黄和肥瘦相间的猪肉相伴,散发出肉和植物的香气,不但口味鲜香还兼顾了营养。



说到鸡当然也少不了美味的鸡爪,一道豉汁凤爪在广东的早茶店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说无鸡不成宴,那么早茶也少不了豉汁鸡爪,它看似颜色深味道重,实则浓淡适中,融合了油炸和水蒸两种做法,因此软烂可口,即使是老人和小孩也能毫不费劲的吮吸食用。



除了传统做法之外,广东人还吸收借鉴了全国各地甚至国际做法,咖喱鸡、炸子鸡都是其中翘楚,口味清淡而不失鲜美的鸡肉紫菜卷也是其中之一。


鸡肉紫菜卷不但融合了冬菇的鲜、鸡肉的香以及紫菜清爽的口感,还结合了米饭用以饱腹,多一分则太浓,少一分则太淡,无论是单独吃还是配合其他茶点、菜色都相得益彰。



鸡不是什么珍禽异兽,所以全国甚至全世界都在吃鸡,但广东人对鸡竟然如此着迷,自然也有着非卿不可的理由。


03爱吃鸡也是有历史渊源的


你看过那个新闻数据吗?2017年广东人均每年吃20只鸡,而广东常住人口有一亿多,所以全广东一年就有20多亿只鸡死于非命。现在5年过去,这个数据超过50亿也不过分吧!



不仅如此,广东还极其重视传统习俗,春节的年夜饭、元宵的团圆饭、清明要去祭祖、端午划龙舟包粽子、中秋做月饼和糕点、重阳节配老人登高,除了这些,还有不少地方每逢初一、十五都要杀鸡拜神。


传统习俗是一方面,地方俗语也显示了广东对鸡的重视。



偷个懒叫偷鸡、电动车叫电鸡、小学生叫小学鸡、喊人集合叫吹鸡、错失机会叫走鸡、没有证书叫野鸡、手忙脚乱叫腾鸡、事情结束叫谢鸡、神志恍惚叫瘟鸡、做人吝啬叫铁公、浑身湿透叫落汤鸡、做事有好处叫捞鸡,原来听广东人说话都能吃一桌子鸡。


不仅是现代,如果往上追溯,早在石器时代中后期,广东的多个遗址中有鸡的骨骼化石,用途就是拜神和祭祀,后来秦汉时期,广东当地人不但养鸡,甚至做出鸡笼以供家禽居住。



清代乾隆年间的文学家袁枚在他的《随园食单》中提到的“白片鸡”实际上就是白切鸡,至今已有300多年。


那时的鸡虽然已经深植于广东人的食谱中,但大家都是自养自食,直到光绪年间,广州才渐渐发展出了专门售卖鸡的店铺,就在今天的惠爱中路与中华路交界处,号称“鸡档一条街”。



其中一家刘耀泉三兄弟经营的店面“鸡林”甚至自行研发出了科学养鸡的方法,从清远采购鸡苗,然后放入自家的养鸡场,用牛奶混合着小米、麦糠、豆麸、赤豆等谷物来喂鸡,还定期用硫磺给鸡场消毒。


原来,将近150年前广东人就对清远鸡有如此追求,也许正是从那时候开启了整个广东对鸡严格的筛选标准。其中的清远鸡不但号称中华十大名鸡,还成为了广东人的骄傲。



大家都养鸡,凭什么广东的鸡这么好?民国时期的作家张亦庵在《旧时滋味:民国名家美食记》中说:“广东所产的普通鸡也胜过上海的鸡。”其实还真有原因。


广东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拥有大量的山区和林地,还有多种肥美的虫子和丰富的果实,对于鸡来说,吃喝玩乐全都能满足,这里不就是鸡的天堂吗?难怪发育良好。



拥有如此优越的养鸡条件,再加上严格的食用鸡分类标准,搭配上几千种烹饪方法,要是当地人不喜欢吃鸡,反而是件奇怪的事了。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在公交、地铁上,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转头一看,有人在手机上玩吃鸡游戏,这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但是,如果你在广东听到有人说今晚吃鸡,不用怀疑,他们说的并不是玩游戏,而是真的吃关于鸡的菜肴,毕竟看看这广东的地图,像不像一只鸡腿呀?



普普通通一只鸡,不但对年龄、体脂率有要求,就连性别、品类和料理方法都千变万化,如果论吃鸡的讲究人,难怪广东排名全国第一。


广东人常说“吃鸡要有鸡味”,而有鸡味的鸡才是一只有灵魂的鸡,那么问题来了,你吃过哪种有灵魂的鸡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你爱吃的鸡。


——END——

【作者|青叶】

【编辑|知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4

标签:清远   广东人   子鸡   早茶   紫菜   烧鸡   广东   糯米   鸡肉   做法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