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Com: 局部生成的水合氢离子诱导的高pH环境中的析氢行为

全文简介

电催化的大多数基础研究都是基于大块模型材料的实验和模拟结果。其中一些机理的理解不适用于活性更高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本文结合最简单、最典型的电催化过程——析氢反应,在发现一种新的中间体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纳米材料的替代反应机制。在不同条件下对一系列纳米材料进行了原位拉曼光谱和电化学热/动力学测量。在体相水合氢离子(H3O+)浓度可忽略不计的高ph电解质中,在水解离和氢吸附过程中,催化表面产生大量H3O+中间体。这些H3O+中间体在纳米结构的催化表面上形成了独特的类酸局部反应环境,降低了整体反应的能垒。纳米结构电催化剂上的这种现象解释了它们在高ph条件下被广泛观察到的异常高活性。

结果与讨论

图1 不同碱性环境下的HER活性比较。a 不同条件下Pt/C的HER极化曲线。b 不同条件下Pt/C和多晶Pt(插图)的活性趋势。多晶铂的数据取自文献。c Tafel 图和不同条件下 Pt/C 对应的Butler–Volmer拟合结果。d 不同条件下Pt/C的Tafel斜率

图1a显示了从中性缓冲液(pH = 7.1)到1m KOH (pH = 13.5)电解质中Pt/C (20 wt %金属)记录的HER极化曲线。可以看出,在高OH ([OH ])浓度下,Pt/C的表观活性明显高于低碱性环境下。注意,在2m溶液中的低活性可能是由于OH*在这种高碱性环境中的转移动力学比水的解离速率慢。此外,Pt/C在1m KOH中的活性远高于其他条件下的活性,其趋势与以往大块Pt电极的结果有很大不同(图1b)。此外,在不同的碱性电解质中,HER的速率决定步长(RDS)也有所不同,图1c, d所示的Tafel图证明了这一点。在相似的范围内(比平衡电位负~50 mV)比较不同电解质的Tafel斜率,以避免高过电位极化和形成气泡的影响。Pt/C在缓冲液和0.01 M KOH溶液中的Tafel斜率为~180 mV dec 1,说明在这些环境中HER的RDS为水解离过程。然而,当[OH ]增加到0.1 M时,Tafel斜率下降到94 mV dec 1,而在1m KOH溶液中,Pt/C上HER的Tafel斜率约为30 mV dec 1 (2m KOH溶液中为40 mV dec 1)。对于Tafel斜率小于120 mV dec 1的反应,反应的RDS为质子重组(Volmer-Tafel)步骤或电化学解吸(Volmer-Heyrovsky)步骤,类似于酸性环境下Pt/C的RDS。两种反应途径均表明电极表面存在足够量的水合氢离子。否则,水解离应是反应的RDS,产生Tafel斜率>120 mV dec 1。

图2 实验获得的一系列使用不同电解质的Pt基材料的H吸附能力和活性(j0)之间的关系。图中的符号是圆形:Pt/C;方形:PtFe/C;立三角形:PtCo@Pt/C;倒三角形:PtCo@Pt/C;钻石:PtNi/C;星:PtFe@Pt/C;五边形:dealloyed PtNi/C;六边形:PtNi@Pt/C。电催化剂的H吸附能力由每种材料的d波段空位表示

由于HER活性与材料对H的吸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研究了一系列pt基纳米材料在不同[OH ]条件下对H的吸附变化。这里用实验得到的d带空位(通过补充图7所示的原位x射线吸收近边结构光谱(XANES)计算)来表示催化剂对H的吸附能力;Pt的d带空位越大,Pt-H键越强,反之亦然。随后,通过定量评价一组不同的pt基纳米材料对H的吸附能力,得到了材料对H的吸附能力与材料活性之间的关系。从图2a可以看出,这些催化剂在不同电解质中的活性顺序为:1 M KOH > 0.1 M KOH»中性缓冲液> 0.01 M KOH。这证实了所研究的纳米结构电催化剂在高pH值溶液中表现出异常高的HER活性。更重要的是,可以看出材料在1M溶液中对H的吸附能力与活性之间存在火山型关系(在1M溶液中测试的催化剂仅达到火山图的左侧)和0.1 M KOH电解质。在0.01 M KOH和中性缓冲电解质中没有观察到这种火山关系(补充图8)。众所周知,在酸性环境中,催化剂的HER活性仅取决于其吸附氢的能力,而吸附氢的能力与催化剂的电子结构(如d带空位)关系非常密切。然而,在碱性环境中,催化剂的HER活性更多地依赖于其他因素(如水解离率),而不仅仅是吸附氢的能力。一般情况下,对于大块金属表面,氢吸附能力与催化剂HER活性的关系不太符合碱性环境下的火山形状。由此可见,纳米结构电催化剂对H的吸附能力与其在高pH电解质中的活性之间的火山关系表明,在这种条件下,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HER行为更接近于酸性环境。。

图3 不同条件下Pt/C和体Pt的拉曼光谱。水基碱性环境中a) Pt/C和b)体Pt的拉曼光谱。c氘水基碱性环境中的Pt/C。标记过电位与HER的起始电位相比(例如, 0.1 V比起始电位低0.1 V)。催化剂表面的拉曼信号为:碳的g带:~1580 cm 1;H2O: ~1600 cm 1;H3O+: ~1750 cm 1;D3O+: ~2720 cm 1;HD2O/H2DO+: ~2850 cm 1;D2O: ~2380 cm 1,~2500 cm 1

我们用原位拉曼光谱检测了不同碱性环境下催化剂上的吸附量,验证了我们的假设。如图3a和补充图9所示,在高ph电解质下,纳米结构Pt/C表面的光谱上观察到一系列峰,如Pt- h (~2100 cm 1)、H2O (~1600 cm 1)和H3O+ (~1750 cm 1)。这些峰的位置与理论值和/或报道的数据一致。然而,在0.01 M溶液中,大块Pt样品(图3b)和Pt/C的光谱(图3a)上不存在这些特征。具体而言,从补充图9可以看出,H中间体在HER起始电位(0 V)之前就已经吸附在Pt/C催化剂上,当施加负电位时,H中间体很快被解吸。同时,由于吸附水量较大,材料原始g带峰(~1590 cm 1)也较参考曲线变宽,电位增大(图3a)。有趣的是,随着过电位的增加,Pt-H3O +相互作用峰出现并变得更强(图3a)。注意,所有测试的碱性电解质中H3O+物种的浓度极低(10 - 13 M)。因此,通过拉曼光谱在催化剂表面检测到的H3O+必须是在HER过程中原位生成的。迄今为止,铂与H3O+的相互作用仅在酸性环境下的体Pt上报道过,在碱性溶液中未观察到体Pt与H3O+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到如此强的H3O+信号,可以假设在高pH环境下,催化剂表面产生了富含H3O+的类酸环境。在0.1 M KOH溶液中HER过程中H3O+的形成不仅在Pt/C上可见,在其他纳米材料上也可见。作为高活性纳米结构HER电催化剂,PtNi/C和脱合金PtCo/C也在不同的碱性环境中进行了测试。对于这两种材料,在0.1 M KOH电解质中,可以在 0.1 V左右检测到Pt-H3O+特征(补充图10)。此外,通过LiOH和KOH电解质的氘取代实验进一步证实了H3O+的存在。如图3c所示,在0.1 M溶液中,纳米结构Pt/C的光谱上可以观察到相应的D3O+ (~2720 cm 1)和HD2O+/H2DO+(~2850 cm 1)信号。相比之下,当反应发生在0.01 M KOH溶液中,无论是H2O还是D2O环境下,大块Pt和任何其他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光谱上都没有观察到这种信号(补充图11-13)。这表明Pt-H3O +的相互作用在高ph环境下是独特的。

图4 H和OH与不同催化剂相互作用的趋势.a 三种催化剂在不同电解质中获得的OH相互作用电位。从一氧化碳汽提测量中获得的数据。b, c 不同电解质中块状铂和铂/丙的CV。虚线表示Hupd峰值的移动趋势

我们认为H3O+的形成与反应中H*的生成和水的解离过程密切相关。众所周知,OH中间体与催化表面之间的良好相互作用可以促进水的解离。此外,可以使用一氧化碳(CO)溶出试验来监测这种相互作用。从定性上看,CO氧化势越低,催化剂与OH*的相互作用越强,水解离越好。如图4a所示,随着[OH ]的增加,Pt/C等纳米结构电催化剂与OH 的相互作用更强(氧化电位更低),表明这些纳米材料在高pH电解质上的水解离过程得到了改善。

然后,研究了催化剂与H*之间的相互作用。先前对本体多晶Pt进行的研究表明,在碱性环境中,随着pH值的增加,H的解吸更加困难。这种强烈吸附的H被认为对减水不利。为了将这些结果与当前案例进行比较,我们记录了不同[OH ]环境下Pt/C和块状铂的循环伏安图(CVs)。对于块状材料,在0.01 M和0.1 M KOH中只能清楚地观察到检测到的H(Hupd)峰,随着[OH ]的增加,Hupd电位变得更加正(图4b)。当[OH ]高于0.1 M时,只能检测到一个弱的Hupd峰。这可能是由于大量的OH 阻塞了本体Pt表面上的一些H吸附位点。通常,与本体Pt上的H吸附相关的峰出现在较高的电位下,并随着pH值的增加而变化。相反,对于Pt/C,随着pH值的增加,Hupd峰正在向较低的电位移动,表明H吸附减弱(图4c)。在此阶段,很明显,随着[OH ]的增加,Pt/C表现出更高的水解离能力和减弱的H吸附能力。我们认为,这种变化会导致在HER过程中产生大量的H3O+;详细的形成机制将在后面解释。

图6 纳米结构电催化剂上的减水机理示意图。a 高[OH ]溶液中纳米结构电催化剂上的表面中间体。b 低[OH ]溶液中纳米结构电催化剂上的表面中间体。c 高pH环境下本体电催化剂的减水机理。EDL双电层

在所有碱性电解质中,水解离始终是产生氢源的最重要步骤。在高[OH ]时,电解液中存在大量的OH ,容易吸附到催化剂上,强烈促进水解离过程。结果,生成了大量的H*,大部分H活性位点很快被强结合的Hupd覆盖。注意,在负电位下,水分子是相互连接的。随着水解离的继续,越来越多的H离子仍然与附近的水分子结合,而不是与催化剂表面结合,催化剂表面被Hupd物种占据。因此在双层内产生大量游离H3O+离子,形成局部类酸环境。随着更多的电子转移到表面,Hupd转变为Hopd(过电位沉积氢),随后相互结合形成H2气体(遵循Tafel机制,Tafel斜率为~30 mV dec 1),留下一个空区域。同时,H3O+在该位点被还原为H*形成循环(图6a)。

另一方面,另一种解离产物OH中间体在双层内不会以OH 解离。根据贾等人的报告,OH中间体将直接形成羟基-水-碱金属阳离子加合物(在我们的例子中为OH*-(H2O)n-K+),其可以通过双层直接解吸到本体溶液中。结果,OH 的局部浓度不会增加,生成的OH*-(H2O)n–K+不会与水合氢物种反应。在目前的研究中,这一假设也得到了原位拉曼光谱的证实。如补充图16所示,在不同的过电位下,OH拉伸模式(拉曼位移3200–3600 cm 1)变化不大,表明反应过程中催化表面的[OH ]状态稳定(图6a)。

然而,由于环境中的低[OH ]以促进关键的水解离过程和供应H中间体,因此在低碱溶液中无法进行相同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Volmer步长(H2O + e H* + OH )成为整个反应的RDS,如Tafel斜率为166 mV dec 1所示。在这种低[OH ]环境下,催化剂需要高过电位与水相互作用以开始水解离,从而为整个反应带来高活化能。此外,低浓度的金属阳离子也会导致OH中间体从双层中缓慢去除。结果,H*的生成缓慢,导致整体HER活性低(图6b)。

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研究了一系列Pt基纳米结构电催化剂,揭示了纳米材料上独特的水解离和质子还原机理。在高[OH ]条件下首次鉴定出在催化剂表面产生酸性环境的独特H3O +中间层。发现该H3O +中间层负责碱性电解质中纳米结构电催化剂的异常酸样HER活性。更多的电化学分析和原位拉曼表征表明,这些H3O+是由促进H*在电催化剂表面解吸的高速率水解离过程产生的。这种独特的纳米材料反应机理可为水环境中纳米材料催化反应(包括二氧化碳还原、氮还原和其他电催化还原反应)的催化剂/电解质的设计/选择提供重要指导。

参考文献

Wang, X., Xu, C., Jaroniec, M. et al. Anomalous hydrogen evolution behavior in high-pH environment induced by locally generated hydronium ions. Nat Commun 10, 4876 (2019).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斜率   环境   水合   电解质   相互作用   电位   碱性   溶液   催化剂   诱导   纳米   活性   局部   氢离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