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誉为“金山银水”的准噶尔盆地,在专家的探索下,原形毕露!

在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过去人们提到金山银山,往往会和金矿、银矿和财富联系到一起。而进入21世纪,伴随着人们对于环保的重视,一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迅速引起了大众的共鸣.

从此以后,人们心中的金山银山有了新的模样。

然而位于我国的新疆的准噶尔盆地,却也有一处地方被誉为“金山银山”,但是它的模样和上述的两者都毫不相关,它又为何获此殊荣呢?

藏在准噶尔盆地里的“金山银山”

准噶尔盆地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被天山和阿尔泰山两大山脉包围,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其面积仅次于塔里木盆地。

由于深入内地,这里气候干旱,生物绝迹,著名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便位于此处。

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荒凉的地方,当地人却将其称为“金山银山”。

2022年,一幅拍摄于新疆准噶尔盆地的照片引起了地质学家们的关注,照片中和大众所熟知的一样,荒凉一片,看不见任何的植被。但是专家们的目光,却被照片中的地形给深深吸引住了。

只见照片中的土地上沟壑纵横,而一条看上去银灰色的河流穿梭在这片像是被刀劈斧砍过的大地上,像极了一条银色的玉带。

而图片的发布者,在下方配文提及了“金山银山”四字,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由于没有联系到拍摄人,他们决定亲自前往这片“金山银水”探测一番。

怀揣着这样心思的地质学家们出发了,在到达当地之后,通过向导的指引,专家找到了传说中的“金山银山”——奎屯河大峡谷。

尽管照片有些失真,但是专家凭借过硬的专业能力,快速确定了照片的拍摄就是位于该处。

但初到当地的地质学家,仍然对照片拍摄者所提及的“金山银水”四字一头雾水。因为眼前的土地,似乎和这四个字沾不上半点关系。

后经调查组的多方走访询问后才知,“金山银水”的说法在当地由来已久。传说,这里曾经有着一片金矿,吸引着不少人到这里来淘金,此前有部分当地的村民,因好奇进入过山中的洞穴,发现了不少穿着清朝服饰的干尸。

当地人认定这里肯定存在过金矿,因此便将此山称为金山。至于“银水”的说法,是由于峡谷中那条流淌的河流,当地人也将其称为“命河”。

顺着当地人的指引,专家在峡谷的底部发现了传说中的“银水”。但是眼前的景象,让他们大所失望。

因此和照片相比,这条河流不仅水流较少,而且整体呈现出灰褐色,和大家所想象的“银水”大相径庭。

本着科学的态度,专家们对河流进行相应的采集,并对其成分进行研究。发现由于河流中所携带的泥沙过多,导致了河流整体呈现出灰黑色。

但专家们也表示,现在带来的节点较为特殊,如果冬季到来时候,峡谷地区气温较低,河面可能会出现结冰的现象。出现当地人所说的“银水”现象,也是极其有可能的。

同时,由于这里的地理位置特殊,水源在当地是一种极为珍稀的资源。

而这里出现的河水,可能维系着在这里生活的一家老小日常生活所需,在当地眼中,被称为“命河”也不为过。

而在对“金山”进行考察中,专家们认为当地人口中过去曾是金矿的传闻,可能并非空穴来风。

研究显示,准噶尔盆地过去曾经是一块海洋,受到地面抬升的作用,渐渐变成如今的模样。受到当地风蚀地貌的影响,原隐藏在石头中的金子渐渐裸露出来。

随着山坡渐渐滚落下来,最终形成沙金。而山上那些打造规整的山洞和山洞下的大块鹅卵石便是最好的证明。

随后为了验证古时,这里曾经有过金矿,专家对当地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研究,希望在其中找到蛛丝马迹。

准噶尔盆地采金历史

历史上的准噶尔地区并不是一个太平地带,从元代开始,这里便是盘踞着多方势力。其中以明代时期的瓦剌和清朝的准噶尔汗国,强盛空前,屡屡对我国中原地带进犯。

清康熙年间,双方爆发了激烈的矛盾,清政府决定对准噶尔开战,实现清政府在西北的统治地位。

而在这场战争之中,原本空前强盛的准噶尔汗国,在遭遇了连年的内战以及内部爆发的天花瘟疫等打击,人口急剧减少。这给清政府对准噶尔的作战,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终于1758年,即清乾隆23年,这场长达70年的战争宣告结束。而准噶尔部也随之分崩离析,部分部落选择出走,进入更内陆的区域。而投降到清政府旗下的准噶尔部,则被安置热河、漠北、新疆伊犁、科布多一带。

而他们此前盘踞的准噶尔盆地被清政府收为版图后,派驻了大量的汉人到此屯兵开发,而黄金的开采也由此开始。

而从当地的史料中,以及后续的实地走访考察后,当地确实曾经一个重要的黄金开采区。

而至于当地人所说的山洞里发现了身着清朝服饰的干尸,应该是在这里淘金过程中,不幸遇难的淘金者。

而后,这里的黄金被开发殆尽。失去黄金吸引的奎屯河,很快因为荒凉的环境重新归于宁静。唯有那“金山银水”四个字,似乎在记录当年的那场浩浩荡荡的采金历史。

“金山银水”从新出发

准噶尔盆地深入内陆地区,尽管有奎屯河、额尔齐斯河等水源,但是由于土壤贫瘠,沙化严重,不适宜开展大规模的种植业。因此,该地区长期以发展游牧业为主。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曾派遣了大量的知识青年到当地,大力开发该区域。为这片古老却荒凉的土地带来一股全新之风。

同时,地质学家在对准噶尔盆地深入的探查后发现当地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还有大量古生物化石。如此看来这里被称为“金山银水”也并非没有根据。

未来,在各方的努力下,这“金山银水”一定会如数兑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准噶尔盆地   金山   准噶尔   噶尔   专家   原形毕露   金矿   当地人   河流   清政府   照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