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包袱论”探讨(1):广大普通职工到底是不是“包袱”?

90年代中后期,陆续开始的大批量国企深入改革及改制工作,有不少方面都是值得再探讨的。

就拿一些“公知”抛掷出的所谓“包袱论”来讲,对不少地方制造业国企本身,就存在“说半句话”、盲目“一刀切”、偷换概念现象等等问题。

例如,说国企改革,基本上都是笼统的说。但是实际改革及改制的方向,又都是重点指向实体制造业大型国企。

再如,说国企普通职工是所谓包袱时,只强调几个工资及福利等等。对广大普通职工的价值创造,往往是选择性“失明”。

另外,建议国企各类改革工作也好,还是“私有化”及“股份制”等等言论也罢。基本不看政策整体性;基本不谈国企可持续发展;基本上不说真正原因等等。

更有甚者,完全不讲党性原则;完全不谈地方制造业大型国企的“自立自强”科技创新过程;完全不说国企普通职工的科技创新能力等等。

例子一,80年代左右,很多规模以上制造业国企,普通职工每年“小改小革”创造的效益,基本上可以自己养活自己。

如北方一个万人左右的国企。从55年到90年左右,普通职工年平均为企业额外创造效益都在几百万以上。如果按照当年的工资水平计算,企业基本上没有拿出多少工资来补充。

还有一个大型制造业国企,90年代中后期,有一个普通技术工人,年平均就为企业节约成本,近500万元。加之几千个普通职工的其它小技术及小创新,该企业仅此一项,每年平均额外效益,就有千万元以上。

实际上,三十多年前,很多规模以上制造业国企,普通职工“合理化建议”也好,“小创新小改造”等等,都是普遍现象。

同时,企业各类职工学习技术的氛围非常浓厚。

对此,无论是被“改制”的企业下岗职工,还是现在不愿意进工厂的不少年轻人,都有点想不明白的是:为何“一些人”,总是把普通员工看是所谓“包袱”?

难道普通技术工人就不能搞出“大技术创新”?难道普通工人就不能搞出“新发明”?

正像网络上很多人评论中所说:如果普通职工都是“所谓包袱”,那么,过去“铁人精神”、“红旗渠”的奇迹,是怎么来的?

如果制造业国企普通职工都是“包袱”?那么过去国企里面的很多、很多“合理化建议”,很多“技术创新”等等的额外效益?难道是从天上掉下来……

实际上,经过“市场化”的几十年发展,很多方面我们已经“摸到了石头”。

为此,“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多次重点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

#大有学问#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4

标签:红旗渠   国企   包袱   职工   江山   技术创新   制造业   效益   年代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