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谣言与暴力害死无辜粉发女孩


「公众号改版后订阅栏变小,粉丝说刷不到推送。亲亲们记得点个星标,就不会迷路啦~(详细步骤在文末)」


大鹏的新电影《保你平安》引起热议。


电影中涉及的黄谣和网暴,不仅仅存在于荧幕,更是频繁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字眼。


张静初、张含韵、黄多多、粉发女孩......


为什么总是女性被造黄谣?造谣者是什么心理?面对黄谣,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黄谣之下,谁能平安?


最近,电影《保你平安》上映,目前豆瓣评分7.9,网上的评价也普遍不错。


虽然不算大火的电影,但这部喜剧片角度刁钻,笑点不俗。


它聚焦的话题也很值得关注——网络谣言与暴力。


而且,它讲到的是黄谣——与性有关的谣言。



不止是在影片中,现实中,也有很多女性正身陷被造黄谣的囹圄。


电影里有一句台词,“当你张嘴说一个女人是小姐的时候,不管她是不是,她都已经是了。”


有太多的女性,因为无端的谣言,受到无妄之灾。


比如持续半年多被造黄色谣言的95后女孩郑灵华。


仅仅因为她染了粉色头发,就被捏造身份作假、学历作假,甚至是“陪酒女”,与爷爷的合照被污蔑为“老少恋”。


最终,她在2023年1月23日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自杀事件发生后,演员张静初带上粉色假发,发文表示:希望在黄谣网暴中的朋友们拥有更多的勇气,大声发出自己的声音,好好活下去,不放弃自己是对网暴者的不妥协。


在今年1月,她刚刚打赢了一场关于黄谣的官司。


但这是一次胜诉的官司,也是一场失败的维权。


张静初被抖音账号“芝士快跑“诽谤攻击,内容包括:利用不正当男女关系获取工作机会,被封杀、被掌掴等。


视频的播放量多达1300万次,点赞数量将近10万,带来了恶劣的影响。



经过漫长的维权,她胜诉了。


但法院强制执行的结果,就是在人民法院报上披露案件信息,视频号依然可以继续正常运营,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平台申诉的结果是让大家“友好协商”。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


然而造谣者东窗事发的后果,犹如隔靴搔痒。



还有最近被疯传的“广州地铁三号线美女搞露出”事件。


小红书上的穿搭博主,照片被p成了裸照。


正常的穿搭分享,成了地铁上公然脱衣的“香艳”场面。


被传播的原图是没有打码的


这些年,被造黄谣的又何止这几位。


从明星到素人,通通都能被安上子虚乌有的离奇故事。


比起肢体暴力,谣言才是真正高级的伤人手段:

杀人不见血,害人少担责。





为什么是黄谣?


黄谣,因为与“性”相关,其暗含的禁忌感本身极强的挑逗作用,吸引人去关注。


而黄谣归根结底也是谣言的一种,本质上源于人性,与人性的主观需求有关。


造谣者通过伤害别人来获得内心的满足,缓解个体焦虑和感情冲动。


《东八区的先生们》


根据卡普费雷观点,谣言还与娱乐、交际等关联。


外表、穿着、性经验、人际关系......


只要想造谣,就一定能找到可以攻击的地方。


原本正常的元素,都可以被曲解为与“性”有关的揣测。


由于谣言具有“新奇性”,能激活人们的情绪,具有强传播力,制造谣言还能够满足造谣者被关注的心理诉求。


黄谣便更甚,而这个话题隐秘又刺激因而给造谣者带来了被关注的极大心理满足,甚至是财富收益。



黄谣有两个让受害者无法摆脱的特征。


一是黄谣具有“模糊性”,难以得到权威认证。


几张出处不明的截图,几段道听途书的文字,就能给一个人盖棺定论,当事人也很难证明自己是否清白。


在这样的模糊性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群众心理,给黄谣提供了滋生的温床。



二是它对于受害者来说,有某种重要性。


会关乎受害者的清白、名誉、业内风评、事业前景......



而且,黄谣的主角往往都是女性,为什么?


最常见的,是由于内心的刻板印象带来的认知失调。


所谓认知失调,就是我们自己的认知与外在信息有冲突。


由于传统的“女子本弱”观念根深蒂固,当看到一个女性拥有资源、财富,就会下意识的寻找“最合理的解释”:这是别人给予的。



还有成长教育方面的两性差异。


受到教育和成长环境的影响,女性对于自身性别的意识和学习,往往是作为私密的话题存在的。


她们在成长过程中往往会伴随着“身体羞耻”,不像男性那样坦荡能够面对性别特征的变化。


《不害臊的姑娘》


同时,性的双重标准,也导致了东亚社会传统的“贞洁羞耻”。


造黄谣对女性的杀伤力更大。


因此,当造谣者对其怀有恶意,造黄谣是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为什么黄谣有这么大的杀伤力?


黄谣到底会给当事人带来多大的伤害?


以柳岩为例,她因为性感身材一直被认为是靠身材上位。


当年她被扔下水,差点走光,身为受害人却反而被批评心机炒作,得罪了半个娱乐圈,演艺事业一度中止。



杭州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的吴女士,取快递的时候被人偷拍造谣“已婚少妇勾引快递员”。


谣言在网上发酵后,吴女士遭到谩骂,事发一周后,她丢了工作,两个月后,她被确诊为抑郁。


即使谣言的始作俑者被判刑,事实已经澄清,但吴女士仍然难以回归正常生活。



还有因网暴而死的粉发女孩郑灵华。


她去世的消息传出后,有人表示不解:“被网友骂几句就寻短见,是不是太脆弱了?”


但事实上,郑灵华的性格开朗活泼,是个很阳光的女孩。


郑灵华好友的微博


但荡妇羞辱、造黄谣、人格侮辱、攻击她最爱的爷爷……太多太多不堪入目的言论,实在令人心惊。



郑灵华也反抗过。


她寻求过法律帮助,也确实得到了一些网暴者的公开道歉。


可是这个过程无疑是痛苦的,因为她要不停地收集证据,作公证,在此期间她不得不反复观看那些不堪入目的言论。


更令人备受折磨的是,一些网暴者就跟狗皮膏药一样,根本甩不掉。


“他们辱骂我的人格,搜索我的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电话短信骚扰,还威胁要找学校乃至家人等。


他们好像不需要做别的事,除了网暴我。”


网暴者“杭州土匪”在多个平台追着网暴郑灵华


郑灵华身心俱疲,患上了重度抑郁,不得不放弃学业、入院治疗,并最终万念俱灰。


从道歉者的言论来看,他们大多只是头脑一热,就开始肆无忌惮地在网上随意谩骂侮辱他人,毫无公德心和责任感。


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也不应该是道德低地。


造谣网暴是需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如今,我们是黄谣的旁观者,但会不会有一天,我们自己也成为受害者?


到时候,我们该如何面对?


在围观吃瓜时,多一些理性、多一些谨慎、多一些善意。


在受到伤害时,拿出勇气、积极维权。


就像张静初说的那样:




作者:来士普

责编:若林



星标设置步骤





推荐给你我们的小红书账号!

「印客美学」是印客美学内容集合频道,分享小众电影、音乐和优质书籍,一起来提升审美,成为更优秀的自己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谣言   女孩   平安   不堪入目   受害者   认知   无辜   暴力   快递   心理   女性   电影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