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方:石漠化治理凸显生态经济效益 荒山变“金山”

来源:【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

初春时节,在大方县黄泥塘镇兴林村的支嘎阿鲁湖樱桃旅游园,映入眼帘的是连片的樱桃树,每到阳春三月漫山遍野的樱桃花风姿绰约,装点着青山绿水,浓浓春意扑面而来,宛如人间仙境一般,很难想象这里曾经是一片黄沙漫天、土地荒芜的景象,“分地分得罗家坡,石头更比泥巴多;辛辛苦苦种一年,苞谷只收一箩箩”是兴林村罗家坡过去的真实写照。

“我们村原来是大片的荒山,石漠化严重,一样作物都种不了,我们只好外出去务工。”大方县黄泥塘镇兴林村村民曾凡维回忆过去时说到。

为科学推进石漠化综合治理,促进石漠化地区产业发展和乡村旅游开发,大方县采取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自2017年来先后投入项目资金280万元,撬动社会资本近1000万元,利用“客土栽培”的科学方法,在兴林村罗家坡流转土地种植玛瑙红樱桃1000余亩,并配套智能水肥一体化滴灌设施一套、滴灌管网170公里、输水管道3公里、蓄水池600立方米、机耕道4公里、田间采摘便道3公里、旅游接待中心一处,开展“客土栽培”与产业发展相结合的石漠化综合治理试验示范。

黄泥塘镇兴林村玛瑙红樱桃基地常年解决群众务工30多人,采摘高峰期每天达100余人在基地务工,每年发放群众工资达80余万元。每到樱桃成熟开园后,尤其在销售旺季,基地按2元每斤的价格聘用当地群众进行采摘,每人每天的工资在160至200元不等,不仅让周边村民有了常年稳定的务工场所,更让村民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自项目实施以来,基地累计发放土地流转和劳务费用400余万元,公司每年还从产品收益中提取一定数额的利润给当地脱贫户分红,将基地利益与大家分享,并带动周边发展玛瑙红樱桃近5000亩,带领当地群众共同致富。

昔日荒山秃岭,今日生机盎然。毕节人在石漠化土地上渐次铺开了一片片绿色生态植被,培育出一条条绿色发展的产业链,激发了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践行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有力推动全市“从石漠化严重地区向生态环境优美地区转变”。

贵州台记者:王慧 杨键江

编辑:杨键江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荒山   客土   大方县   金山   黄泥   贵州   玛瑙   经济效益   樱桃   大方   群众   生态   土地   基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