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崇拜成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实着青少年精神世界

人在是一个自然生命的同时可以发挥其主观能动作用创造性的改造客观世界,通过自由自觉的、理性的社会实践把人脑中意识的东西变成现实的存在。

作为自然人的青少年在肉体上、精神上拥有欲望、需要等自然性,渴望安全舒适的生存环境,偶像崇拜可以带给他们精神上的欢愉,同时他们把偶像作为理想自我的化身,自觉主动的以偶像为方向不断发展,又表现出人所特有的社会性。

其二,人是现实性与可能性的统一。人是一种有生命的存在,不断追寻生活意义的存在,人的存在不是现成的而是生成的,人总是在否定自我中发展自我、成就自我。

“人性的本质既在现存的实然中,又在超越现存的应然中,存在于上述两重性的否定性统一之中”。雅斯贝尔斯把人的存在理解为对未来可能性的设计,生存的过程就是不断摆脱限制走向未来的过程。

存在就是生存,具有超越性,可以超越限制和现实。因而,人首先是一个现实的存在,与此同时又朝着“理想”和“未来”的可能性迈进,树高千尺,营养还在根部,在其现实性上。

青少年必须打牢基础,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将来才能发挥无限潜能,此外,他们在现实的基础上崇拜偶像,是追逐卓越、追求理想自我的表现。

其三,人是有限性与无限性的统一。现实中的人都是有限的存在,在不断创造价值、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确立自身,成为区别于物的存在的特征。

在人们的概念里,人的肉体、社会经验、身心发展水平被具体的、现实的客观世界所束缚,无法发挥其无限的可能性,但是人对未来的追求和探索是无止境的,人以有限的环境为根基,在追求无限的渴望中实现超越和发展。

受现实性的制约,人们幻想出具有无限可能的偶像来弥补有限性与无限性之间的差距,偶像被赋予了超越现实的能力,青少年一旦有了崇拜的偶像,便会在偶像那里获得超越性的精神和力量,追寻着偶像的足迹不断突破自我、获得新的发展。

人创造了社会又被社会所束缚,人在约束自己天性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化,又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打破束缚、实现个人发展。

社会性要求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包括社会、政事、经济、文化的要求和规范;人的个性要求展现其独特性,“包括独立的自我意识、自我选择和独特的个性,反映个体的主体性”。

偶像崇拜现象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推移消磨殆尽,反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烙上了新的时代背景的印记,显然它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而是一种综合了人性、社会等因素的必然。

一方面,人的本质属性是其社会性,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他们与身处其中的社会环境密切互动,社会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对青少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用。

另一方面,对于青少年来说,他们在成长中逐渐产生“自为存在的意识”,表现出对自我的关注、认识和自我的需要。

自我意识的觉醒和个体化的发展使他们日益获得精神的自由和意志的自由,他们选择了心仪的偶像加以崇拜是人的主体性发挥作用的表现。

内在动因: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要具有丰富性,“需要”是人的活动的内在动因,是理解人的活动和人类历史的逻辑起点之一,直接关系到对人的利益、价值、自由、信仰、理想以及如何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认识和把握。

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他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其一,只有在较低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得到满足以后,人们才能追求较高层次的需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青少年的需要是最丰富的、最多样化的,具有明显的复合性和多重性,随着社会的前进和发展,青少年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和物质需要基本得到满足,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偶像崇拜成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满足青少年精神需要的作用,当需要得到满足就会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幸福感。

其二,人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做出某种的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一是偶像崇拜在排解青少年学业压力、转移负面情绪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青少年在自己的安全舒适区可以得到放松,获得精神慰藉。

二是青少年希望摆脱父母的束缚,同时又渴望得到新的情感归属,这时偶像崇拜便满足了青少年填补情感空缺的需要,把幼时对父母、老师的崇拜转向对偶像的崇拜,他们在自发或是从众心理的影响下进行偶像崇拜,可以与同伴拥有共同话题,避免被排挤、孤立。

在融入同伴群体的过程中也融入了同一偶像的粉丝群体,在此过程中获得归属感,满足了青少年的社交需要。

三是偶像所具有的良好品质与人格魅力是青少年所渴望和追求的,偶像是青少年理想自我的化身,青少年趋于对审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把自我投射于偶像身上,在偶像获得成功的同时增强了对自我价值的认可。

教育导向: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具有丰富而深厚的内涵,为加强青少年的思想政事教育提供了方法、原则,对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偶像崇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

其一,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青少年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而非片面的发展,是联系的发展而非孤立的发展,要坚持全员、全程、全方位共同育人,把青少年培育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

一方面,坚持协同育人,打造三全育人共同体。一是全员育人。

青年强,则国强,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偶像崇拜,帮助青少年培育独立健康的人格,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二是全程育人。

青少年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在开展教育的同时要把握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以青少年的认知能力、认知范围为限度进行教育。三是全方位育人。

实现青少年的全方面发展要注重课上课下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教学与实践相结合以及不同课程之间的结合,这需要各个环节协同发力。

另一方面,坚持融合育人,构建五育并举的教学模式。一是加强思想政事教育,提高青少年道德素养。青少年只有以崇高的理想信念为指引,才能做到少走弯路、不走错路,以高尚的品质精神为追求,才能形成向上向善的良好品格。

二是传授基础知识,培育青少年科学文化素养。青少年在偶像崇拜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盲目、幼稚的想法,教师应以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头脑,使青少年聪慧、灵活的摆脱愚昧观点。

三是加强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身体是的本强,强健的体魄是青少年学习知识、将来有所作为的前提和基础,青少年应多多的“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强身健体,提高身体机能。四是春风化雨,提高青少年审美情趣。

青少年是情感最为丰富、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教师要牢牢抓住时机加强对青少年美感的培育,培养高雅、积极、多元、健康的审美观,拒绝肤浅和平庸。五是弘扬劳动精神,提高青少年劳动素养。

对青少年进行劳动教育有助于青少年形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意识,使青少年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也有利于青少年提高劳动创造能力,将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7

标签:青少年   崇拜   偶像   精神   现实性   全面发展   组成部分   现实   需求   自我   社会   世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