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车半价清仓大甩卖,新能源完蛋了?所有人都被骗了!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最近这两天,相信很多人都被“燃油车史上最大优惠”的消息刷屏了。


最一开始,是来自东风雪铁龙的一张海报,上写“湖北政企综合补贴最高9万元”5个大字。


总之就是:“20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20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的问题,12万的C6小毛病多是车主的问题。”


随后,在史无前例的政企补贴力度下,本田、别克、标致甚至和湖北八竿子打不着的丰田也加入到了这场补贴争夺战中,店里甚至比网红景点还要热闹,全是来看车的人。


上一次见到如此盛况,还是去年特斯拉降价的时候。


更离谱的是,这两天又曝出BBA跟进大幅降价。


什么12万的宝马1系、22万的奔驰C、甚至还有22万的奥迪A6L……就连日系豪强雅阁凯美瑞,都只要9万9千8就能带回家!


这可真是饼铛里藏手榴弹——炸开了锅。

有好多人都问我“是不是降价了”、“能不能买”,还有朋友转发了一篇财经类文章,大概意思是说油车降价、利空新能源,劝我赶快离职跑路……

(看到这句“投资还是要理智一些”,真是给我直接气笑了……狗头)

那么,这波燃油车大降价到底是不是真的?什么时候买车最合适?又会不会利空新能源?


这里面的种种门道,听社长来给大家好好盘一盘。





01. 油车大降价?假的!



当所有人都在关注降价的时候,一个客观事实是:大家能拿得着的优惠,即使没有优惠政策,车企也给到了至少90%;而那些看得见的优惠,大多数人又很难摸得着。


就拿这次备受关注的雪铁龙C6来说,其实一共分为4个版本。



稍微想要点舒适性配置,比如彩色中控屏、真皮座椅、座椅通风、11扬声器,只能选旗舰版和nappa版,优惠就会直接收窄到4万多块,和车友们的提车价没多大差别。


(算一下就知道,补贴前的终端零售价也不会超过21万)


就算捏着鼻子去买优惠9万元的“丐中丐”版,里面也有猫腻——


比共创版配置更低、价格却更高的舒适版售价是13.68万,和政策曝光前的清仓价几乎一模一样,还是库龄1年以上的库存车。


看似最划算的共创版,其实是雪铁龙去年推出的直售车型,用户只能在官网小程序下定,官方统一售价16.47万元。真实的优惠幅度,“只有”4.28万元!


而且这台车,还是手快有、手慢无的“限量款”,目前已经不接受新增订单了。

想买的话,麻烦去隔壁左转13.68万元的舒适版,或者为了这次活动特制的政企版。



至于其他“大降价”的品牌,也有不少是在浑水摸鱼:打着补贴优惠的旗号,其实价格根本没便宜几个(百分)点。


就比如某宝马4S店的宣传海报,丐版1系的价格甚至比二级经销商的售价还高;而“xxx起”的这个“起”也是精髓,强加选装包或者店内装潢也不是没可能,反正羊毛出在羊身上。


更不用说还有一部分打着“包牌包税”的旗号,卖的却是全新二手车的商家了。


总而言之,车企的确是把能放的优惠都放出来了,但远没有到网传“打骨折”、“亏本卖车”那么离谱。车企和经销商该挣的钱,还是能挣到的。


社长也问了问雪铁龙的零部件供应商,他们表示C6即使卖到12万也不会亏本,顶多算是贴着成本卖车。价格更高的其他配置,100%能挣钱。


而那些网传12万的宝马i3、13.75万的丰田亚洲龙和16万的奥迪A4L,只要大家打个电话问一问,就知道根本没有的事。


信誓旦旦承诺能以超低价买到的,要么就是网上的乐子人,要么就肯定是骗子。


(友情提醒:网络交易不可取,不要线上下定金,一切以线下签订合同为准!!!

重要的事说三遍!!!)


如果大家想知道车辆的真实成交价格,我在这里推荐一个不太保准、但大差不差的办法。


下载一个“车行168”APP,选好品牌车型,看看当地、以及全国二级经销商的价格。要是80%的车商给出的价格都大差不差,这就是你在店里能谈到的底价。


比这个价格低太多的话,100%有问题——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目前线上这波降价,更像是车企和经销商联合起来的营销套路。优惠的确是有的,可远没有到大降价的地步。


但今天我要告诉大家的是,离真正的“大放血”,已经不远了。





02. 燃油车为何降价?



不难发现,这波降价潮始于东风系。


除了标致雪铁龙之外,东风风神、东风日产乃至东风本田都拿出了夸张的优惠幅度,有不少车是真打到成本价在卖的。不像某些品牌

,借着补贴蹭热度。


海报上还生怕别人看不到,特意注明是“湖北政企补贴”。


而湖北,正是东风汽车集团的所在地。


难怪有小道消息说,东风汽车整体已经接近崩盘,必须紧急动用政企补贴才能救东风。


消息真不真实我们暂且抛开不谈,但这里面的一句话基本可以确定属实:“库存车辆达到历史极值”。


从东风集团在港交所发布的产销快报来看,今年1-2月集团累计销量仅为26.2万辆,同比下降48.48%,几近腰斩。


销量核心的东风日产(10.13万辆)、东风本田(6.18万辆)和标志雪铁龙(1.07万辆)三家合资公司,下滑幅度均在50%上下!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东风集团按照去年同期的销量来排产、且销售能力维持现状(减半)的话,目前已经积压了少则4个月、多则6个月的库存!


(车企需要预留1-2个月的库存便于销售,再加上今年压库这1个月,就是4-6个月)


然而等不到4-6个月,7月1日的汽车圈就会发生一件大事,也是直接促成此次燃油车“降价潮”的最大原因:全面实施国6b排放标准。


现在不达标的这些燃油车,如果没赶在6月30日之前上牌卖掉的话,全都会变成一文不值的废铁。


有小伙伴会问了,现在的燃油车比如雪铁龙C6,不是早早就通过国6b验证了吗?还真不是。


国6b本身,居然也分为3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在2020年。当时的车企达标比较困难,所以国家把PN值(细颗粒物排放数量)要求放宽到了6 10¹²,算是缩水版的国6b。


现在执行的,是没缩水的第二阶段,要求是在实验室通过排放测试。


而7月1日实施的第三阶段,还要再加入真实路况的排放测试,对催化器的寿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才是真正的完全体国6b。


不达标的话,几乎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那又有小伙伴会问了,既然库存那么多卖不出去,那让工厂停产,车企慢慢卖不就行了?


全球的汽车工厂,都曾经在2020年初面临过大规模停产。根据权威机构的报告,大众集团在欧洲每停产一天,损失就会超过5000万欧元。


这么停产、还是4个月,对东风集团的打击无疑会是毁灭性的。不仅工厂和机器需要重新检修、维护,工人们的遣散费和招聘费用,也是一笔极大的开支,还会影响后续的销量。


车企宁愿贴着成本出售,也不可能停工减产。


万一走到这一步,对湖北当地也会有着极大的影响。所以东风集团才会和湖北一起采用“政企补贴”的方式,宁可不挣钱也要做一件事:尽快清库存。


冷知识:当一件商品能够满足人类需求、且价格仅为生产成本的时候,那么它一定会在短时间之内被一扫而空。


所以,这才有了这次万人空巷的盛况,以及限时3月31日前上牌、车主必须湖北户口/湖北身份证/湖北地区半年社保三者有其一、加之一定时间内不允许过户的政策(防止倒卖)。


其实这种清库存的“盛况”,早在2019年从国5切换国6a的时候,就已经上演过一次了。


还留有记忆的老观众们,应该都记得那年5月盛传凯迪拉克ATSL只卖16万(实际是18-19万)。凯迪拉克风评被害,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的。


甚至一台10万块钱的大众宝来,国5和国6之间都能有高达5000块钱的差价,就是因为国6不愁卖,但国5需要清仓。


所以湖北和东风,只会是开始。在不久的将来,各地也都会铺开针对本地车企的“自救模式”,比如长春、上海、广州、深圳……


还能再借机刺激一波汽车消费,简直一举三得。


当然最获益的,肯定是那些低价购车的车主。





03. 利空新能源?



听社长讲到这里,或许你对“燃油车降价是否利空新能源”,已经有了基本的判断。


这并不是因为燃油车还有很大的降价空间,才能从容面对新能源车所带来的冲击,而是新能源先站起来了、挤压了燃油车的生存空间,才逼得燃油车薄利倾销!


一个事实是,2022年和2023年,燃油车真的卖不动了。


在整体车市微增1.9%的大环境下,前15名中能够维持增长的比亚迪、长安、奇瑞都是新能源大户。广汽丰田增加的15%销量,也都来自HEV车型。


而几乎没有新能源车的东风日产、长城汽车、上汽通用和东风本田就要惨得多了,跌幅普遍超过15%……这可真是跌停板接跌停板——跌跌不休。


微观层面,比亚迪宋DM-i凭借一己之力,吃掉了哈弗H6、长安CS75、丰田RAV4和日产逍客的市场;秦DM-i也杀得轩逸、朗逸、卡罗拉节节败退。


一个热知识:根据价值规律,价格围绕价值波动,供求影响价格。


当PHEV拥有成本和价格优势的时候,就会像风力发电替代火力发电一样,对燃油车形成产生降维打击。而被动挨打的燃油车,只能祭出“降价大法”来应对。


就拿14万的丰田卡罗拉双擎来说,2021年初几乎没有优惠。但当秦PLUS DM-i上市之后,2022年初优惠1万、年中优惠2万、年底优惠3万……


这可真是林书豪上跳台——疯狂跳水!


降价后的卡罗拉,又会去挤压级别更低的别克英朗、吉利帝豪,把寒气传递给本田飞度、大众POLO,最终形成一个完美的燃油车降价闭环。


另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燃油车现有的价值体系,已经彻底崩坏了。


电机平顺、安静和无延迟的动力响应让大排量发动机无法再堂而皇之地卖出高溢价,更是在体验上完全碾压小排量;


而“冰箱、彩电、按摩椅”的智能座舱,也似乎在重新定义:什么才是数字化时代的豪华。


在2023年还守着单色大屏、只能连接蓝牙、使用倒车影像过活的国6bII老旧燃油车,就像是秋后的蚂蚱——没几天蹦跶了。


没错,说的就是开头那台雪铁龙C6:值,但仅值12万。





写在最后



其实能够以极低价格买到合资燃油车的车主朋友们,于情于理,都应该对我们的自主品牌道一声感谢。


2000-2010年,是刚刚起步的自主品牌凭借着一腔热血和还很稚嫩的技术,让人们只花半价就买到了能遮风挡雨的小汽车。虽然质量并不可靠,但胜在便宜。


当时我们没有能力制造的“中高档车”,大众迈腾加2万、丰田凯美瑞加1.5万、本田CR-V加3万……但好在家用的紧凑级轿车,开始从平价向降价销售靠拢。


2010-2015年,初具规模的自主品牌渐渐能造出像模像样的车了。摆脱了山寨的原创设计开始抬头,动力总成的研发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时,加价的对象变成了豪华品牌:奥迪Q5加5万,宝马X5加6万,奔驰C级加2万……以往高高在上的中高档车,在官降的基础之上,也开始有了数万元不等的优惠。


2015-2022年,在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和DM-i、长城的3.0T+9AT、蔚来的换电、问界的鸿蒙车机等技术加持下,自主品牌的产品水平和销量,已经逐渐追上了第一梯队。


人们买车时的第一句话,终于从怯怯的“加装具吗”变成了底气十足的“有优惠吗”。在2023年的中国市场上,除了百万级豪车之外,已经没有车拥有加价的勇气。


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20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6

标签:新能源   燃油   雪铁龙   丰田   政企   东风   湖北   销量   半价   所有人   品牌   价格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