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扩大,我国人民币是如何走向国际化的?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展

参考李稻葵和刘霖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定义,从三个方面来看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现状。首先在人民币境外流通方面,目前随着我国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扩大,QFII、RQFII、沪/深港通等制度的相继推出及其额度的不断高,人民币境外流通渠道不断放宽,人民币境外流通度高。


但依托于中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增强,很快境外经济主体对人民币持有恢复信心,以人民币为币种的国际支付比例在二〇一六年之后便保持平稳的态势,直至二〇二〇年底,人民币境外流通迎来了新的发展高峰,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以人民币为币种的国际支付比例为2.7%,首次超过日本,国际支付比例排名第四,表明人民币在境外流通方面取得较大进展。

其次,从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来看,在二〇一〇年至二〇一五年人民币国际化快速推进时人民币国际债券和票据未偿余额直线攀升,在全球所占份额也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二〇一六年经历小幅下降,在二〇一七年之后保持平稳,且后期未偿余额在国际市场上比重保持在0.4%左右。

从发行额来看,其波动相对未偿余额更大,但在人民币国际化初期,发行额同样快速高,二〇一七年之后进入稳步升的阶段。二〇二一年底人民币的国际债券及票据的未偿余额达到123477百亿美元,占全球货币未偿余额的0.44%是二〇一〇年第一季度的7倍多;

其发行额在二〇二一年第四季度为20036百万美元,全球份额为1.233%,比二〇一〇年第一季度的0.036%升了33倍,表明人民币计价的金融产品在国际投资中的比重不断升高。最后,从国际贸易结算交易情况来看,人民币的跨境贸易结算总体经历两轮增长,第一轮是在人民币国际化快速发展时期,二〇一〇年至二〇一五年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金额大幅高。

二〇一〇年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额为1284亿元,而截止二〇一五年的12月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达到了7981亿元,短短五年时间里增长了5.2倍之多。二〇一五年之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遇阻放缓,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受到影响,出现大幅下降,但随着国内经济的调整,人民币国际化企稳回升,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也扭转局面。

二〇一七年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结算进入第二轮增长,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并在二〇二一年十二月达到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开展以来的最值8508亿元。但以上仅从单一方面对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进行简单刻画,无法直观的观察分析人民币在行使国际货币职能时的表现。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从而更加精确地描述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

二、人民币国际化程度衡量指标及测算方法

目前中国未完全放开资本管制,资本跨境流动受限,造成人民币行使国际货币功能的状况不平衡,从而加大定量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难度。除此外,货币国际化职能代理变量易受多重因素影响,单一职能的代理变量无法完全准确刻画一国在国际范围行使三大国际货币职能的综合表现,因此基于单一国际货币职能对货币的国际化进行测度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为了较为全面准确地刻画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本文借鉴现有文献研究成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国际货币三大职能的代理变量进行加权整合,构建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综合考虑人民币在世界范围行使三大国际货币职能的情况。

指数构建以及指标的选取参考沙文兵等,时间跨度为二〇一〇年到二〇二一年第一季度,为保持数据频率的一致性对缺失数据采取插值法补齐。本文选择的七个解释变量分别代表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但这些变量之间供的信息可能存在重叠。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能够在保留各指标的主要信息的基础上,对七个反映人民币行使三大国际货币职能状况的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剔除信息重叠部分。具体步骤为:确定各项指标在解释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时所占的权重,对七个指标赋权构建货币国际化指数。

三、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KMO统计量为0.721,表明数据可以接受进行主成分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值显著性P值为0,表明变量之间高度相关。累计贡献率达到82.45%。其中主成分1的载荷均为正值,从负荷值可以看出,国际贸易结算货币份额、国际债券和票据余额货币份额、外汇交易货币份额、人民币对外信贷货币份额、国际债券和票据发行额份额、利率衍生工具市场货币份额这六个指标的负荷较大。

表明取的主成分1主要代表了这六个指标,可以基本涵盖国际货币的三大职能,ITSS、IBSSS负荷值大于0.9,表明主成分1是价值贮藏和交易媒介倾向成分。而取得主成分2则主要代表央行外汇储备货币份额、外汇交易货币份额两个指标,且对交易媒介这一职能倾向明显。根据载荷因子分析表明,取的两个主成分可以很好的代表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行使三大国际货币职能的七个代理变量。

随后依据所取的两个主成分的载荷系数除以特征值的方差平方根,得到两个主成分的相应系数,将每个主成分的方差贡献率在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的占比作为权重进行加权平均,并对所得综合得分进行归一化处理。具体可以分为四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为二〇一〇年初至二〇一五年底,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不断高。

第二阶段为二〇一六年初到二〇一七年底,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出现阶段性小幅度的下降,在此阶段人民币经历二〇一五年8.11汇率改革和中美贸易摩擦两大考验,货币国际化进程有所放缓。第三个阶段从二〇一八初到二〇二〇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企稳回升。

在二〇一八年初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逆转下降趋势出现小幅增长,在二〇一八年底至二〇二〇年上半年则保持平稳状态。第四阶段为二〇二〇年下半年至今,人民币国际化指数再创新高,表明人民币国际化迎来新的发展风口。具体来看第一阶段,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从0.22%一路攀升到1.02%,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一路高歌,发展势头迅猛。


在此阶段跨境贸易不断发展,资本双向流动渠道不断拓宽,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与国际支付中的结算比例不断高,非居民对持有人民币意愿增强,人民币在国际范围内认可度不断高,承担起更多国际货币的责任。除此外,在此阶段人民币离岸市场不断发展,呈现出金融工具不断丰富,参与主体呈现多样化,金融中心从一个向多个发展的趋势。

在第二阶阶段,二〇一六年至二〇一七年这两年的时间里人民币国际化指数一改往昔迅猛增长势头,呈现小幅下降趋势,人民国际化进程遇阻停滞。在第三阶段,二〇一八初到二〇二〇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经历了短期的快速发展后保持平稳运行。张明和李曦晨指出,二〇一八年之后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更多依靠人民币计价的石油期货交易、国内金融市场开放和“一带一路”相关建设与投资中更多使用人民币。

可见,二〇一八年之后的人民币国际化路线图更加注重对人民币真实境外需求的培养,因而其风险相对前期较小,故在二〇一八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逆转下降趋势,人民币国际化企稳回升。二〇一九年初到二〇二〇年上半年人民币国际化指数稳定在1.06%附近,伴随国内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状态,人民币国际化也进入稳步推进的状态。


在第四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程度再创新高。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低迷,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停滞不前,但在疫情发展后期,中国作为第一个遏制这一流行病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的国家,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中国国内金融市场以及人民币成为国际资本避险的优先选择,为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赢得先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人民币   账户   份额   职能   货币   成分   程度   资本   走向   指标   指数   阶段   我国   贸易   国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