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肥胖其实是疾病,会影响成年后的健康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儿童超重肥胖并不是简单的体态问题,而是一种病理状态,并且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并对儿童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影响生命。”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慧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表示。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潘慧呼吁共同关注儿童超重肥胖问题。

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潘慧

肥胖是综合问题,不单是脂肪细胞堆积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报告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和6-17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分别达到10.4%和19%。

“肥胖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不是简单脂肪细胞堆积问题。” 潘慧谈到,“比如在门诊中,经常观察到有些孩子脖子的皮肤变厚变黑,这是黑棘皮病,主要由于肥胖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血糖、血脂异常,引发黑色素细胞增生。腹型肥胖的孩子脏器周围脂肪堆积,会分泌大量炎性介质,引发血管损伤。”

肥胖对儿童健康带来的危害,还会导致儿童血糖、脂代谢异常,产生胰岛素抵抗,糖尿病低龄化。肥胖还会引发心脏肥厚、心血管疾病、高血压、高脂血症、脂肪肝、痛风、呼吸睡眠暂停等并发疾病。

潘慧指出,近年来,儿童性早熟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也与肥胖有关。这主要由于脂肪细胞里芳香化酶活性比较高,促使儿童雌激素水平升高致使孩子容易出现性腺轴提前启动而发生性早熟;同时雌激素水平增高还会导致骨骺提前闭合,而影响孩子终身高。

在心理方面,肥胖儿童还容易出现心理退缩、焦虑、抑郁情况。肥胖对孩子心理层面、以及社会适应等方方面面都会产生更严重的影响。

潘慧特别提到,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诊断和评估标准与成年人不同,根据孩子年龄对应BMI值,不同年龄段标准不同。同时,在门诊中也会同步查看体成分,身体脂肪比例、脂肪分布模式,以及腰围指标来进行综合判定。

儿童超重肥胖首选行为干预

《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实施方案》中提出明确的防控目标,2020-2030年我国0-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2002-2017年的基础上下降70%。

“针对儿童超重肥胖,一定要做到明确病因,将对应治疗和综合治疗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潘慧指出。《中国儿童肥胖诊断评估与管理专家共识(2022)》提出,儿童肥胖的病因有环境因素、自身饮食和身体活动因素、遗传因素、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内环境改变、药物引发或精神心理因素。潘慧谈到,部分疾病如甲减、库欣综合征、小胖威利综合征等都会引起儿童肥胖。

“我们通常会首选行为干预,而对于严重肥胖的孩子,如果行为干预效果不理想,再结合适度的药物治疗。”他建议,“针对复杂的疑难重症肥胖,往往合并多种并发症,我们临床会开展多学科的MDT包括内分泌科、儿科、心理科、甚至整形外科,共同参与商定治疗方案。”

饮食、运动,还有睡眠、情绪都是帮助孩子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关键环节。潘慧提醒家长们,在日常生活中,超重肥胖儿童应避免摄入高油,高脂,高盐食品,避免用大量果汁代替蔬菜。此外,培养孩子细嚼慢咽的习惯,可以减少单位时间内食物的摄入量。“还有一个窍门是家长们最好不要再拿食物作为奖励,让孩子在把食物当成一种正面暗示。”他说。

此外,适度运动锻炼,例如快走、慢跑、慢速跳绳等长时间、不间断、有节奏的有氧运动,既能帮助孩子控制体重,对学习也有帮助。潘慧特别提出,“持之以恒的运动对孩子来说可能更难,因此家长要帮助孩子培养热爱运动的习惯,这其中父母的陪伴和示范作用非常重要。”

我国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问题已经进入攻坚期,他还特别要呼吁家长,要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孩子的肥胖问题,积极鼓励并帮助孩子进行健康管理。

责编:王卓

本文来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5

标签:肥胖   儿童   人民日报   都会   健康   脂肪   青少年   细胞   疾病   孩子   心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