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调房地产!看完2023政府工作报告,我笑了!

从昨晚到今天白天,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3月5日出炉的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两会”,恰逢政府换届,又恰逢“后疫情”第一年,对房地产市场的定调格外引人关注。


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图源:新华社

对于2023年的房地产工作,政府工作报告从政策方向上进行了定调:

“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一共82个字。

虽然篇幅不算多,但信息含量极大。

划重点:

1、对2023年的工作,未提“房住不炒”;

2、对供给端的工作,重点是“防风险”;

3、对需求端的工作,明确支持自住类需求,实施城市更新;

4、连续第四年没提“房地产税立法”!


Part 1

对于2023年的工作重点,政府工作报告未提及“房住不炒”,这是一个较大变化,容易令人产生遐想。

不过,虽然对2023年工作没有提及“房住不炒”,但在总结过去五年的房地产工作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是总结性提到: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实施房地产长效机制,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推进长租房市场建设,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对此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指出,“房住不炒”已成为住房基本制度和长效机制的基本遵循,会一以贯之地坚持

我对这个判断基本认同。因为“房住不炒”虽然没提,但对2023年的工作重点,依然把“防风险”讲得很明确。

我们确实无须为没有“房住不炒”而过度乐观,认为房价飞涨的大势又要到来,这是不客观的。

Part 2

在对供给端的工作表述中,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在“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的工作大项中提及:

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防止无序扩张,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这是此前中央就强调过的,没有变化。

与此同时,在提到“防风险”的同时,还特别强调了: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发展

这说明,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防风险”的紧箍咒,但更强调稳住房地产市场主体。改善优质头部房企状况,恰恰也是对稳定市场做贡献。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二选一。

去年底“金融16条”的出台,今年1月监管部门继续强调的支持优质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聚焦优质房企,重点推进“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工作任务,其实就是对头部房企从“化解”风险,转变到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负债情况,促进健康发展。

“防止无序扩张”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及,这意味着未来针对企业的监管或保持严格标准,以此控制较大的市场风险再次出现

Part 3

在对需求端的工作表述中,政府工作报告主要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和“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中提及:

在“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的工作大项下,提到了:实施城市更新行动

鼓励城市更新,无疑是创造新的消费需求。

这其中涉及——创造房地产去库存的需求创造装修、家电等生活类消费需求

举例来说,1月20日,除夕前夜,南京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又发布了《南京市国有土地上住宅房屋征收房票安置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城市更新拆迁+可选房票安置,等于直接创造了一部分被拆迁人购买商品房的购房需求


Part 4

在“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的工作大项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被业界广泛认为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房地产工作有关表述的亮点。

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这符合此前住建部强调需求端要“精准施策”的要求。针对不同人群,2023年支持刚需群体的政策力度有望延续,支持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有望进一步优化,促进以旧换新、以小换大的住房需求释放

另外,结合人口的最新变化和全国31个省(区、市)的政府工作报告来看,给予多孩家庭、老年家庭、人才、产业人群等更多政策侧重,也是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政策方向。


此外,除了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端精准施策还可能会体现在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物业类型上。尤其在一线城市及核心二线城市,将更为细分。


表:2022-2023年2月各线城市出台各类政策次数

资料来源:中指研究院综合整理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的表述,则意味着2023年,住房租赁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尤其是金融支持力度。

今年2月,央行和证监会就发布了“金融支持租赁市场17条”,为租赁住房项目提供多元化、多层次、全周期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体系。


Part 5

连续第4年不提“房地产税立法”,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另一点非常值得关注的地方。

上一次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房地产税”,还是2019年,当时原话为“健全地方税体系,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如此看来,2023年政策以稳为主,不搞大的改革,不折腾,是主基调

南京从去年底到今年初已经出台了不少于10项楼市利好政策,包括:

1、房贷放松,二套房首付降至4成;

2、限购放松,外地人买房无需社保;

3、增名额,主城4区重点产业板块新增购房名额;

4、降利率,公积金利率降低,商贷利率也与国家最低标准保持一致;

5、退个税,一年内换房退还所卖房源个税;

6、补贴契税,允许分区实施阶段性住房购买契税补贴优惠;

7、增加资金来源,支持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

8、优化资金监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在符合规定、保证正常交付的前提下,可优化预售资金监管;

9、带押过户,开办二手房住房公积金“带押过户”贷款业务;

10、土地市场利好,经市政府同意,在原有以土地竞买保证金缴纳作为参加土地竞买履约保证的基础上,增加见索即付银行保函作为参加土地竞买的履约保证方式。

附:

2014年-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房地产部分”表述:

2022年:

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2021年:

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尽最大努力帮助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

2020年: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9年:

更好解决群众群众住房问题,落实城市主体责任,改革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保障体系,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稳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2018年:

因城施策分类指导,三四线城市商品住宅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热点城市房价涨势得到控制;健全地方税体系,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

2017年:

目前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库存仍然较多,要支持居民自住和进城人员购房需求,遏制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加大支持对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危房改造力度。

2016年: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完善支持居民住房合理消费的税收、信贷政策,住房刚性需求和改善性需求,以及“因城施策”去库存。

2015年:

坚持分类指导,因地施策,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支持居民自住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2014年:

以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为目标,坚持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分级负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

文章来源:南京汇买房 侵权必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房地产   房地产市场   头部   平稳   住房   需求   风险   政策   城市   工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