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吸引、留住、用好人才?济南起步区在这样谋划

记者 王杰

在广泛调研、充分借鉴国内先进地区经验基础上,济南市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当前形成了一整套聚才用才兴才机制。起步区的人才支持政策有哪些亮点和特色?3月6日,济南市委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公务员局局长王玉跃介绍了相关情况。

“注重衔接配套,更具系统性;注重人无我有,更具创新性;注重人有我优,更具竞争性;注重精准聚焦,更具实用性。”王玉跃表示,当前起步区人才支持政策有四大特点。

“衔接配套”方面,起步区充分考虑政策的系统性、连续性,在政策顶层设计时,站在人才视角,从实施人才集聚行动、拓宽引才用才渠道、搭建创新创业载体、健全人才激励机制、打造最优人才发展生态5个方面出发,在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下功夫、做文章,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支持。政策形成过程中,注重与省、市人才政策相衔接,与起步区产业政策相配套,做到互为补充、各有侧重,最大程度发挥政策的叠加效应。

“比如,制定的省市创新创业大赛落地奖励、海外留学回国创业扶持等人才支持类政策和院士专家工作站、新型研发机构等平台类支持政策,都是在省、市人才政策的基础上进行再次奖补,最大限度放大政策的激励效应。比如,对企业新获批研发机构的支持方面,起步区产业政策突出支持平台,人才政策则突出支持研发人员。”王玉跃说。

“人无我有”方面,起步区立足先行先试的改革权、试验权,以聚力打造人才管理改革示范区为契机,充分发挥“四区叠加”政策优势,根据建设发展需要,在人才支持政策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比如,在引进海外人才方面,推出外籍人才创业同权、境外执业资格认定等措施,为海外人才来区创新创业提供便利条件;在推進校企合作方面,充分借助省会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建立“人才工作在企业、编制在高校院所”的人才共享共用机制,促进校企人才流动;在人才激励方面,实施人才个税奖励,对人才个税超过15%的部分给予全额奖励,都较以往有了一定的创新突破。”王玉跃说。

“人有我优”方面,起步区重点对比国家级新区及省内其他区域相近政策的补贴扶持力度,坚持“外地能给的起步区也能给,外地已给的起步区更优惠”,保持比较优势,彰显起步区引才用才的诚意和态度。

“比如,支持对象方面,既对人才给予资金支持,也给予用人单位引才补贴,最大限度降低用人单位引才用才成本;支持额度方面,对战略科学家等尖端人才领衔的团队项目,量身打造个性化支持政策,最高可以给予1亿元综合资助;对获得产业领军人才奖励的,在起步区购买首套商品房给予最高100万购房补贴,这种支持力度都是处于国内一流、省内领先水平。”王玉跃说。

“精准聚焦”方面,起步区紧贴建设发展实际需求,把产业领军人才、青年人才、海外人才、技能人才作为集聚重点,根据不同人才的特点和需求设置政策,把真金白银用在“刀刃上”和“紧要处”,切实提升政策支持的靶向性和实效性。

“比如,直面起步区初创阶段给人才带来的堵点痛点,针对人才创业融资难问题,成立人才赋能基金,为人才创业提供金融保障;着眼起步区目前通勤成本较高的问题,为青年人才发放交通补贴和生活补贴,实施人才安居工程等等,都对人才关切作出了政策回应。”王玉跃说。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济南   齐鲁   人才   产业政策   精准   省内   限度   注重   海外   政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