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速递)川渝代表团建议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中新网北京3月5日电 (梁钦卿)记者5日获悉,重庆代表团和四川代表团联合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交《关于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促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建议》,吁请国家层面加大指导支持川渝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的力度,进一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当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对照目标定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体现在综合竞争力有待增强、产业协同竞争力不强以及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有待提升等。

对此,代表们联合提出五个方面的具体建议:

一是打造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战略基地。建议充分利用成渝地区钒、钛、锂、钾、锰等资源优势,江河山地等自然特点,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长江黄金水道作用,通过全球配置资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布局国家级、区域级初级产品生产基地、储备中心,共建一批国家物流枢纽,把川渝地区打造成为保障国家重要初级产品供给的战略基地。

二是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议国家在成渝地区前瞻部署一批政府主导类重大平台和重大工程,同时积极引导中央企业和国内头部企业重大生产力布局在成渝地区,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我国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备份”基地。

三是打造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支持在成渝地区规划布局一批智能应急产业园,大力发展智能无人应急救援设备、智能穿戴设备、应急通讯与指挥系统、应急救援服务等。支持成渝地区防灾备灾体系和能力建设,加强应急实训基地在成渝地区布局和建设力度,完善重大灾害事件预防处理和紧急救援联动机制,推广实施公共设施平急两用改造,把成渝地区打造成为平急转换产业先行区。

四是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卫生健康领域试验内容。建议在两地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卫生健康领域试验内容,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医药科技创新中心。实施鼓励“本土创新”与加速“海外转化”双擎驱动政策,加速川渝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引进国内外高端医疗资源。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三级甲等医疗机构开展干细胞临床前沿医疗技术研究,发挥地区产业发展优势,支持生物制品(包括疫苗),抗癌药等临床急需创新药产业发展。加强基础医学研究,建立医药科技创新孵化中心,设立医药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成渝地区分中心。支持川渝口岸药品和生物制品检测能力建设,加快构建批签发管理的生物制品检验功能,推动成立药品及医疗器械审评西南分中心。优化化学药品、首次药品进口备案和生物制品进口备案职能,建设食品药品检测基地。建立新药研发用材料、试剂和设备进口绿色通道,适度放宽医药研发用小剂量化学制剂的管理,支持在自贸试验区内建立备货仓库。鼓励质子放射治疗系统、手术机器人等大型创新医疗设备创新。

五是加大国家统筹协调和资金支持力度。(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双城   经济圈   建议   地区   生物制品   区内   代表团   速递   两会   医药   基地   国家   生产力布局   中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