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心龙潭寺 文/张清贤


“郭外探芳径,悬挂万树清。台高风气肃,龙卧水华磬。翠阁凌霄汉,雪山列障屏。倚栏频送月,瑶草媚沙汀。”这是明代张美写的《九龙含翠》诗。诗中所描写的,就是号称洛阳八小景之一的“龙池金鱼”的旧时胜景。时隔多年,如今这里又会是怎样的的景色呢?周日,趁着初春天晴,我和两个朋友驱车造访了景区所在的龙潭寺。

沿着河洛路西行三十里,在临近延秋界内,有一个叫龙池沟的村子。出村向北爬上一段山坡,在一处三面环山的山坳里,坐落着一处大约占地两亩多大的红墙院落,这就是龙潭寺了。虽然是“草色遥看近却无”的,到处一片苍茫之色,但身处于这样幽静的环境中,没有了闹市的喧嚣,一颗浮躁的心顿时沉静下来。

拾阶而上,迈步入内,弥勒佛祖在过厅笑脸相迎。院子中央,有一个深凹地下的大水池。同行的朋友向我介绍:这里就是传说中的金龙鱼池。按照史书记载,龙泉池围砌青石,树以雕花石栏。潭中游戏着五色金鱼,为天然所生,无需人工饲养。只可惜这里至明代遭到了破坏,大书法家王铎的《龙潭寺》诗写道:“南别关河野寺行,澄潭犹在半崖倾。残花不画英雄泪,旧磬如闻铁马声。龙去山空圆月古,狸穿冢断浅云横。禅房灰劫须臾事,不独元戎感慨生。”由此可见清初的龙潭寺已是残垣断壁,野兽出没,荒废不堪,一片凄凉的景象。所以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成了日寇监禁民夫的集中营。据说60年代池中又惊奇地生出妩媚多姿的五色金鱼,不幸有人竟用炸药捕鱼,致使金鱼绝种。现在,如果运气好了,还可以看到红色金鱼呢。可我们看了半天,里面除了污水就是腐叶,哪里有金鱼的影子?我不免有些怅然。

趁着休息的空档,朋友给我们讲了一个有关龙潭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村里有一位姑娘。因为母亲早逝,她靠着嫂嫂的照顾才长大成人。有一天,姑嫂两人到河边洗衣服。因为天气太热,两个人都口渴难耐。恰在此时,从河流的上游漂下来一个桃子。嫂子心疼小姑子,就把桃子洗了给她吃。谁知过了两个月,这个姑娘竟然有了身孕。父亲认为女儿伤风败俗,非要把姑娘沉河淹死。嫂子知道小姑子冤枉,但又不敢违背公爹的话,只好偷偷带着她跑到山上,在一个山坳里搭了个草房,让她安身,并偷偷 给她送吃的。怀胎十月,一朝分娩。等到嫂嫂去送饭的时候,只见九条小龙爬在小姑子的身上。于是,人们 把这个姑娘尊称为九龙圣母,并在这里 修庙宇,塑金身,世代供奉。



”其实我觉得,除了纪念九龙圣母,还得纪念那位贤德的嫂嫂。”我不由得插嘴,“没有嫂嫂的照顾,九龙圣母还能存在吗?”我们边议论边游览。

这个庙内有三层大殿。第一层供奉着主神“九龙圣母”,殿内木柱上、房梁上雕饰着九条形态各异的龙。另外两个大殿分别供奉着三位菩萨和玉皇大帝。所有建筑非常简陋,我们随意转了一圈,在北厢房的送子奶奶堂前停住了脚步。原因是墙上的一幅名为“厚妻薄母”的壁画吸引了我。只见图上画着一位穷困潦倒的老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他坐在凳子上,面前放着一个破碗,无奈的眼神望着远方。身后是几个调皮的孩童。再看文字说明,大意是说一个叫伊伦的人,从小父母疼爱有加,可他成年后却只知道心疼媳妇,不管老人的死活 ,等老人不能动了想让他帮忙打桶水,他都拒绝,还说是让他们运动运动,身体健康。等二位老人凄然过世,他自己的孩子也长大成人,娶妻生子,都以他为榜样,让他落得个和他父母一样的下场,正所谓“房檐滴水照窝行”啊。

等进入堂内,整个墙壁上都是这样的壁画,一幅壁画一个生动的故事:“鞭打芦花”、“慈母教子”……每看一幅,心灵就会受到一次荡涤,一次震撼。在这个大殿隔壁,还有一间画室,里面除了一尊千手千眼佛之外,最吸引人的也是这些具有教育意义的壁画故事。

比起白马寺、关林,这座寺庙确实寒碜了许多。但是,一个传说,几幅壁画,却将“因果报应”、“与人为善”等等教义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不是图文并茂、生动感人的图画版“弟子规”吗?人人都说“子不教,父之过”,这里的送子奶奶多有意思,不但管着让人生孩子,还管着怎样教孩子,怎样做人!

静心,净心,就来龙潭寺吧!


作者简介:

张清贤

通联:洛阳市老城区状元红路畔山兰溪一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龙潭   草房   小姑子   山坳   嫂嫂   长大成人   大殿   圣母   壁画   姑娘   张清贤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