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优秀同伴的影响下,孩子也会变得优秀吗?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青少年的同龄人通常是以一种平行、平等、自然的方式存在的。

青少年的同龄人不仅年龄相似,可能也具有相似的地位或级别,并且是来自不同家庭或同一家庭的不同成员的其他人群。

“孟母三迁”的故事体现了对子女教育环境的选择,暗含了教育环境中的同群者对学习成绩的重要影响。

同龄人的同伴效应在于儿童与一个或多个同伴一起所属的群体的经历,以及他们作为局外人目睹的包含两个或更多同伴的群体的经历。

学校教育中同龄人与同伴效应融合的突出特点是学生们会尽可能接近同龄人群体。

同伴的学业成就是产生同伴效应的路径之一,一般观念认为,学校或班级的同辈群体越优秀,处于这个环境中的学生的学业成就也越好。

问题来了,在优秀同伴的“光环”笼罩下,真的会越来越优秀吗?

一、你好我也好:近朱者赤的积极溢出效应

青少年与同龄人之间的交流无所顾忌,有话题可讨论。所以,陪伴在他们身边的同伴对自身所形成的同伴效应是十分深刻且具有巨大影响力的。

良好同伴效应建立之后,学生就会对同伴具有强烈的依赖和归属感。有学者提出三种不同类型的同伴关系:

互相提名的同伴称为“互惠型同伴”;自己提名同伴却未被对方提名的同伴称为“非互惠型同伴”;自己被同伴提名却没有提名对方的同伴称为“追随型同伴” 。

互惠型同伴和追随型同伴的数量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非互惠型同伴的数量对学习成绩有消极影响。

即不同类型同伴群体的规模对个体学业表现具有显著影响。

在作用机制方面,同辈群体同时具有社会尊从和社会比较两种不同的功能,并对群体成员产生两种不同的效应。

同龄人会集体排斥在学校中具有负面表现的学生,比如:学业成绩、价值观、学习态度、上课表现等方面;

而那些被同龄人接纳的孩子则比被同龄人排斥拒绝的孩子更容易在学业上获得成就。

青少年在他们是否将朋友视为学习资源或障碍方面存在差异,将朋友视为资源与向朋友寻求学业帮助之间存在积极联系;

将朋友视为资源与学业能力之间也存在积极联系,有学者指出,尤其是对数学和英语成绩的帮助较为明显。

二、效仿、沮丧、分流:同辈群体是柄双刃剑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社会交往和人际互动最重要的结构情境之一,它可以是一面“镜子”,反映社会规范和学习技能。

在同辈群体中,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都有相似的背景、共鸣的话题、类似的爱好和共同的行为空间和行为倾向,因此更容易相互认同。

这时,同辈群体就扮演了一种“锚”的角色。如果与“落后”的同辈在一起,他们可能也会与之同攻同守,学业成绩退步;

与“优秀”的同辈在一起,则可以相互学习和激励,学业成绩会变得更好。

如果个体非常重视这位同位,也就是说,当同伴为“重要他人”时,同伴扮演的“榜样”角色甚至可能大于天赋、以往的学业基础乃至自身家庭社会背景的影响。

同群人的不当行为也可能对学生个体成绩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

同群人行为间的互动导致行为结果的外溢,如可以通过谈话、小组学习、互相帮助、间接地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影响。

不可避免的是自律较差的学生可能会扰乱班级的这种良性互动,产生行为传导的负作用。

此外,个体社会化过程涉及一系列广泛的个人、群体和机构。根据社会压力理论,同辈群体的交往可能成为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一个压力源。

如果参照的同辈群体能力非常强,相比之下,学生会认为自己的相对竞争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沮丧效应”。

也就是说,个体主观上会贬低自己的表现或自尊心受到打击。

同伴效应中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精品-分流”理论,即个体与其具有相似特征的人聚集在一起表现最好。

例如,搞学业和打游戏的同学共处一室往往表现得不那么“和谐”,会发展成为爱学习的同学整天泡在图书馆而不愿意回宿舍。

因为爱打游戏的同学直接把宿舍变成了网吧,他们一直盘踞在宿舍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游戏。

长此以往,这种相处不兼容的相处情况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放大和极化两类同学的特点:

爱学习的同学成绩越来越好,爱游戏的同学成绩越来越差,打游戏时间越来越失控。

此外,还有研究表明:学生学业成绩的宿舍同伴效应存在学习能力异质性。如果个人自控能力强,受室友学习能力构成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自控能力极低,这种影响也不明显。有意思的是,中学习能力的学生对室友学习能力构成变化比较敏感,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说到底,可能还是个人的自控能力说了算。

三、“趋同性交友”还是“差异性交友”?

同伴效应的内在逻辑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人格、竞争和群体结构等。

自尊心低的个体对自己缺乏信心,更容易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他们的行为、立场、观点往往比自尊心高的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

类似地,性格偏内向的个体由于比较自我封闭,自我认同水平较低,产生自我质疑的几率更高,也比性格偏外向的个体更易受同伴影响。

情绪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与“乐天派”相比,负面情绪水平高的青少年相对更容易受同伴影响,同伴对他们消极学习行为(例如上课走神、不完成作业等)的影响也会更显著。

当个体处于同伴差异较大的群体中时,容易产生社交隔离现象,降低个体的归属感、信任感、亲密度和参加集体活动的积极性。

如果学校一味地注重学业成绩导向,例如当前许多学校普遍实施的“绩点中心制”,会导致同伴间的排他性竞争,学生会过于注重绩点紧盯着如何超越旁人。

同伴效应的社会互动机制可以分为身体互动、学习互动、信号互动、偏好互动等几种形式。

如果以同伴圈子的不同特征来衡量的话,考察种族、性别、年龄、宗教等因素,相似背景的趋同性交友比较普遍。

相对地,在教育、社会网络等方面,差异性交友比较普遍,也就是说,交友背景的趋同性特征并不十分明显。

前者是为了满足交友过程中的情感表达需要,而后者则是在社会资源分配不平等的情况下,通过“差异性交友”作为一种交换,获得某种工具理性上的收益。

对个体而言,其同伴在某些特质上的趋同性或者趋异性可能都对自己具有正外部性。

所以,并不必然意味着应该根据某种“特征”或“类型”将不同的人隔离开来。

只要相处愉快的,就是值得交往的同伴。

结语

如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需要全世界正视和共同应对的公共卫生议题,其挑战性与日俱增。

据调查,在全球范围内有超过20%的青少年曾经有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令人担忧的是,这个比重还在逐渐呈现上升趋势。

对于“近朱者赤”环境中的同学,家庭、学校应该适当减压,通过适当减压来达到更好学习成绩的目的。

相对地,而处于“近墨者黑”环境中的同学,则应该适当加压,密切关注行为,及时进行强化激励引导,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因材施教,才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参考文献

《心理学与生活》

《儿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8

标签:同伴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   同龄人   学业   青少年   效应   群体   个体   成绩   同学   能力   优秀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