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尔谈规划:郑州都市圈成员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发布!

路网通,产业兴,如今随着郑州都市圈的蓝图绘就,要引领都市圈发展,综合交通极为关键。

交通区位优势是河南省发展的重要优势。因此在谋划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发展规划上,河南走在了前列,不仅在全国是首个发布规划的省级单位,如今郑州都市圈1+8成员都陆续发布了。

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看看,郑州都市圈已经公布城市的总体规划和2025目标,按照公布顺序进行。

平顶山市

总体布局

紧抓“交通强国”、“交通强省”重大战略机遇,推动“公铁水空枢”五位一体建设,加快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打造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重点实施“12519”发展行动,即围绕一个中心、构建两个体系、建设五张网络、投资1000亿以上、实施九大工程。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基本形成内畅外联、经济高效、泛在先进、安全绿色、整体智治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平顶山至中原城市群主要城市 2 小时通达、长三角城市群 3 小时直达,市到县半小时通达。

展望2035年,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基本建成交通强市,发展规模、服务水平、智慧绿色、行业治理走在全省前列,为建设“四个强市、四个鹰城”提供强有力的交通支撑和保障。

依托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以公、铁、水、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重点,积极推动济郑渝、二广、宁洛等通道建设,构建“X+井”字型综合通道布局,实施快速网、干线网、基础网三网融合,强化与周边区域、城市群的快速衔接和便捷联系,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打造豫西南综合交通枢纽。

开封市

总体布局

以综合交通枢纽为支点,以“两环两横两纵”综合运输通道为主骨架,以“通道+枢纽+网络”运行系统为支撑,促进资源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推动产业链一体化布局,科学引导城镇空间开发,构建“一带、六区、多点”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枢纽经济融合互促发展总体布局,打造全省枢纽经济先行区。

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保障有力、全省前列”的交通强市,发展规模、服务水平、智慧绿色、行业治理省内领先,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枢纽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勇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开路先锋中当好先行。

到2025年,基本建成面向国际、贯通全国、联动都市圈、城乡一体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快速网、干线网和基础网“三网”融合、立体互联,开封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地位明显提升,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化成效显著,交通运输支撑和保障国民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能力显著增强。重点实现四个“升级”,即“交通基础设施升级”“郑开交通走廊升级”“运输服务水平升级”“综合发展能力升级”。

“郑开交通走廊升级”:形成以开封为中心,通达郑州、航空港区、兰考的“1小时交通圈”。开封至郑州实现3条轨道交通、7条高快路网连接;开封至港区实现5条高快路网连接;开封至兰考实现2条轨道交通、3条高快路网连接。

漯河市

总体规划

服务大局,引领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服务重大战略实施,坚持交通基础设施适度超前发展,强化交通运输的先行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充分发挥郑州都市圈桥头堡作用,体现漯河支撑中原、沟通西北、承接东南的枢纽节点功能,有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发展目标

展望到2035年,全面建成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运输服务能力和品质全面升级,互联互通水平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实现“人悦其行、货优其流”。

到202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郑州都市圈外围复合型次级交通枢纽影响力显著提升,对外综合运输通道通达顺畅,市域综合交通网络成环成网,综合运输服务一体高效,交通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有力,为全面推进现代化漯河建设提供坚强支撑和有力保障。

积极构建中原城市群、郑州都市圈融合发展复合交通运输通道,谋划瀑河一郑州都市圈的多层次、多等级、多方式、辐射广的复合型交通走廊,加快漯河与郑州融合发展步伐。重点推进许信高速、新G107等项目建设,规划研究许昌至课河城际新通道,实现漯河与郑州都市圈主要城市、郑州航空港直达,强力融入郑(州)开(封)许(昌)黄金三角区。

洛阳市

总体规划

战略引领,服务大局。以“一带一路”、交通强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为引领,科学谋划、持续推动交通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服务支撑洛阳积极打造区域增长极、充分发挥中原城市群引擎作用。“十四五”时期,着力构建“11369”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一枢”:拓展洛阳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增强洛阳龙门站、国际陆港物流中心等枢纽功能,推动枢纽与区域、城市、产业深度互动融合,提升洛阳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地位,打造全省枢纽经济发展先行区。

“一圈”:打造洛阳“123”出行交通圈。围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全省“一主两副、一圈四区”总体格局,着力打造洛阳“123”出行交通圈,提升与相邻地市、中原城市群地市以及国内重要城市群城市之间的高效连通水平。

“三网”:对标《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构建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和广泛的基础网。其中,发达的快速网主要由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高速公路、民航网络等组成;完善的干线网主要由普速铁路、普通干线公路、内河航道等组成;广泛的基础网主要由支线铁路、农村公路、通用机场等组成。

发展目标

展望到2035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能力充沛、结构合理、一体衔接、安全高效、智慧绿色”,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成效显著,枢纽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连接东中西、辐射海内外的开放能力全面提升,平安、开放、共享交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建设“三个强市、两个高地、一个家园”现代化洛阳中当好先行。

到2025年,基本建成适应新阶段国家发展新格局要求、契合洛阳资源禀赋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网络加速完善,运输通道覆盖广泛,枢纽城市地位凸显,枢纽经济深度融合,重点实现“三绕三连通、三圈三提升”。

新乡市

总体规划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锚定“两个确保”,聚焦“十大战略”,围绕打造“两地三区一枢纽”,以推进郑新交通一体化为核心,统筹存量和增量、传统和新型交通发展,大力推行先进运输方式,切实提高交通保障能力和运输服务水平,着力推动交通区位优势向枢纽经济优势转变,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围绕打造“一网两圈五通道”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新格局,着力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加快构建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打造外联内畅的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络。

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基本建成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形成基础设施一体化、运输服务高效化、交通治理现代化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枢纽经济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到2025年,基本形成“一枢一网两圈五通道六突破”的综合交通运输和枢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即建成“一个枢纽”(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区域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形成“一网两圈”(“一网”指市区形成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环城,县(市)形成普通干线公路环城,市与县(市)通快速路,市域形成环形+放射快速路网;“两圈”指与郑州都市圈主要城市之间形成1小时通勤圈、与豫北各市之间形成半小时高铁圈),畅通“五大通道”(京港澳、大广、北沿黄、济郑渝、沿太行通道),实现“六大突破”(枢纽经济发展实现新突破、综合运输服务品质实现新突破、智慧交通发展实现新突破、绿色交通发展实现新突破、平安交通建设实现新突破、行业治理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为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展现新乡市更大作为提供坚实支撑。

高速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普通公路、普速铁路为基础,水运为补充,充分融入全省“米+井+人”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布局,建设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三纵一横一放射”综合交通运输通道,高效对接京津冀、山东半岛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等,打造畅联郑州、辐射豫北、连接全国的交通新优势。

焦作市

总体布局

以打造区域现代商贸流通中心和供应链中心为重点,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体系为依托,以构建流通信用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为支撑,聚焦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积极融入郑州都市圈统一大市场,着力打通经济循环堵点,降低流通成本,提高流通效率,全面塑造现代流通发展新优势,为形成现代产业体系、链接国际国内双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一圈、两廊、三区、九园、N节点”的总体布局,积极盘活存量,有序发展增量,大力引导和支持集聚发展,加强社会物流资源的优化整合,提高物流资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推动我市物流业集聚集约发展,增强区域物流综合服务功能,形成与郑州中心功能互补、联动发展的物流格局。

发展目标

展望到2035年,现代流通智慧化、标准化、绿色化水平走在全省前列,流通业成为我市战略性支柱产业,形成一批具有国内竞争力的流通主体,流通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流通市场环境、制度环境更加成熟定型,全市流通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实现现代化。

到2025年,我市区域现代商贸流通中心和现代供应链中心地位初步确立,基本建立起开放立体、竞争有序、协调融合、绿色智能、安全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对建设现代经济体系、服务新发展格局的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构建多层次轨道交通体系。主动融入轨道上的都市圈,统筹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普速铁路建设,加快构建“四纵三横”高(快)速铁路客运网络和“十字形”普速铁路货运通道,推动轨道交通网络、通道、枢纽融合。

济源市

总体目标

大力弘扬愚公移山精神,抢抓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1+8 郑州都市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按照“工业强市、旅游富民、产城融合、城乡一体”的发展要求,优化综合交通网络布局,加强各种交通方式协调衔接,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效率,强化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政策创新,推动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奋力建设创新型高品质现代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济源当好开路先锋。

发展目标

展望至 2035 年,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全面构建人民满意的综合立体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至2025年,济源示范区实现综合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1345”总目标,即“一核三圈四通道五体系”。“一核”即以建设一个区域性交通枢纽为核心;“三圈”即构建以济源为中心的市域半小时通勤圈,周边主要城市 1 小时联动圈,中原城市群 2 小时通达圈;“四通道”即构建“井字形”综合运输通道;“五体系”即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实现“高铁连通、高速成环、镇镇通二级、村村通等级路”。

在全省综合运输大通道布局的基础上,依托济源独特的地理区位,规划形成连接东西、贯通南北的“井字形”综合运输通道布局,高效对接周边城市群及产业经济带,促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新时期济源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郑州都市圈规划图 官网

结语

郑州都市圈1+8蓝图绘制后,今年是建设元年,联动发展,交通先行,从都市圈成员综合交通总体规划中,我们可以看出,除了正在推进的综合交通路网工程外,还有一些新的谋划,从超铁到高铁、从城际到市域、从机场到水运、从高快路网到国干路网。

郑州、许昌和开封作为都市圈核心动力源区域,目前除了开封已经发布外,许昌和郑州都在编制中,近期将会发布,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作为引擎区的综合路网规划,既要满足主城区的发展需要,还要衔接都市圈间的联通,大家都期望哪些项目呢?底部留言区一起聊聊吧。

说明,文中为了展示都市圈成员路网,部分图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发布为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郑州   交通运输   洛阳   都市   高效   枢纽   通道   成员   体系   交通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