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2.09%

近日,中国理财网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底,银行理财市场存续规模为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4.66%。全年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募集资金189.62万亿元,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2022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09%。有金融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近期各类理财子代表性产品净值经历短暂平台期后恢复上涨趋势,但2月理财或仍存赎回压力。此外,银行理财的赎回压力,或许对债市仍有冲击,不过很难再出现2022年12月那样大的调整幅度。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楚涵

累计募集资金189.62万亿元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260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2.94万只,累计募集资金189.62万亿元。

存续产品方面,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47万只,较年初下降4.41%;存续规模27.65万亿元,较年初下降 4.66%。

其中,理财公司存续产品数量和金额均最多,截至2022年底,存续产品只数1.39万只,存续规模22.2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9.36%,占全市场的比例达80.44%。其次,城商行存续规模2.45万亿元,占全市场的比例为8.85%。

理财投资者整体风格更趋保守

报告指出,理财新规发布以来,银行理财产品投资门槛大幅降低,产品种类不断丰富,投资者数量持续增长。

但从投资者风险偏好来看, 2022年,理财投资者整体风格更趋保守,其中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二级(稳健型)的个人投资者数量占比较去年同期进一步增加。截至2022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个人投资者数量最多的是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占比35.44%。

此外,理财产品还实现较为平稳的产品收益。2022年,理财产品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8800亿元。其中,银行机构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3602亿元;理财公司累计为投资者创造收益5198亿元,同比增长1.45倍。2022年各月度,理财产品平均收益率为2.09%。“2022年,债市年末调整、股市调整,导致银行理财在内的大部分资管产品表现不佳。”普益标准研究员王晨宇指出。

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占比95.47%

从理财产品类型结构来看,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成效显著。截至2022年底,净值型理财产品存续规模26.40万亿元,占比为95.47%,较去年同期增加2.52个百分点。

同时,产品结构优化调整。报告显示,2022年,新发封闭式理财产品期限较长,加权平均期限在339至581天之间,为市场提供了长期稳定的资金来源。

此外,截至2022年底,风险等级为二级(中低)及以下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24.54万亿元,占比88.73%,较去年同期增加5.76个百分点;风险等级为四级(中高)和五级(高)的理财产品存续规模为0.10万亿元,占比0.38%。

2月理财或仍存赎回压力

广发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刘郁分析指出,1月30日 2月8日,偏债混合、短债、中长债理财产品合成净值区间收益率分别为0.19%、0.15%、0.09%。各类理财子代表性产品净值经历短暂平台期后恢复上涨趋势,偏债混合及中长债代表产品合成净值超越2022年内高点。

“不过2月理财或仍存赎回压力,主要是因为破净及业绩不达标定开型理财产品的打开规模较大。银行理财的赎回压力,或许对债市仍有冲击,不过很难再出现2022年12月那样大的调整幅度。也就是说,2022年12月中旬信用债各品种的利差高点可能也是接下来债市调整的高位区间,理财的赎回风险可能更多体现为流动性好的品种(比如银行资本债)波动变得频繁。”刘郁说。

普益标准的研究报告指出,2023年,谨慎型投资者年初可配置以债券、非标资产持仓为主的纯固收、“固收+非标”理财产品,把握住债市利差高位、估值错杀下的阶段性投资机会,辅以现金管理产品保持资金灵活性和安全性。激进型投资者年初可配置以偏股混合和权益类为主的理财产品,把握2023年股市阶段性投资机会,但同时面临的市场波动风险也更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理财产品   净值   收益率   年初   投资者   收益   年底   平均   风险   规模   银行   产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