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儿脸,一天三遍

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

“春捂”是传统的养生之道,因为春天的气温升降不定,需要靠增减衣物来平衡人体的温度,才不会受到杂病的困扰。

“春天孩儿脸,一天变三变。”

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地脱掉棉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

这时,病菌乘虚而入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气管炎、关节炎等疾病。“春捂秋冻”最重要的原则,是不“捂”不行,“捂”过了也不行。

冬季一过,就早早地脱去棉衣,容易患上风寒感冒;穿太多又怕捂出汗,更怕捂出湿疹。

因此,把握“春捂”的度就十分重要。

“春捂”并非是全身上下捂得严严实实为好。现代医学认为人体下部血液循环较上部为差,易受寒冷侵袭。


因此,“春捂”应重点做好手腕、腰部、肚脐、小腿及双脚保暖。


厚裤和厚袜不可过早减去,并常用热水泡脚,睡觉时下半身盖厚一点。


此外,初春时节,人们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谨记“上薄下厚”的穿衣原则。


下身的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而上身略减则无大妨碍。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6

标签:乘虚而入   乍暖还寒   棉衣   孩儿   初春   气温   冬季   春天   原则   身体   人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